- 全部(1109)
- 发展规划
- 学会规章
- 学会领导
- 大事记
- 学会刊物
- 科普活动
- 公益活动 (3)
- 中国教育学刊
- 学会动态 (148)
- 学会通知 (402)
- 获奖名单
- 中国基础教育
- 中小学数学
- 学术活动 (3)
- 机构列表 (23)
- 机构活动 (49)
- 实验区列表
- 实验区活动
- 单位会员活动 (2)
- 微视频征集
- 学会宣传片 (1)
- 项目宣传片
- 历届理事会名单
- 机构通知 (215)
- 电子期刊
- 论文交流
- 直播
- 视频
- 中国教育学刊
- 未来教育家
- 省市教育学会 (5)
- 学校(幼儿园)
- 其它教育团体
- 学术公报
- 独立自主型
- 紧密合作型
- 小学版
- 初中版
- 高中版
- 学会公示 (2)
- 学会声明 (1)
- 通知公告 (243)
- 专家声音
- 学会观点
- 要闻聚焦
- 动态新闻
- 现场照片
- 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家庭教育专题
- 学会第八届理事会暨40周年纪念会 (2)
- 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二次学术年会 (4)
- 抗·疫情
- 优秀在线教学
- 领航计划 (1)
- 政策精神
- 党建引领 (1)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
- 单位会员品牌活动
- 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五次学术年会
-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1)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届学术年会 (2)
- 学会活动
-
中国教育学会关于举办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的预通知 2015-06-24
中国教育学会关于举办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的预通知学会发〔2015〕66号 各分支机构、单位会员、教育改革实验区、现代学校联盟学校(幼儿园)、个人会员;有关科研院所、中小学校(幼儿园):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要求,积极探索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为全面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智力支持与专业服务,中国教育学会将于2015年11月28-29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核心素养与适合的教育 二、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 中国教育学会 承办单位: 学大教育集团 三、会议时间 2015年11月28-29日,27日全天报到 四、会议地点 福建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地址:福建省厦门市会展路198号) 五、会议内容 (一)开幕式 (二)大会主旨报告 (三)分论坛 (四)对话教育专家 (五)微论坛 (六)现场嘉宾访谈 (七)闭幕式 (具体内容详见9月年会正式通知) 六、参会人员 教育部有关领导、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副会长、学术委员;各分支机构、单位会员、教育改革实验区、现代学校联盟学校(幼儿园)负责人;各支持单位、承办、协办单位负责人;特邀教育理论研究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中小学校长、幼儿园负责人和教师代表等。 七、会议论文征集与评选 (一)论文选题 会议论文应紧紧围绕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核心素养与适合的教育”的主题撰写,未结合此主题的论文不予接收。 (二)征文要求 1. 作为论文的唯一作者或第一作者,每位作者限报1篇。除第一作者外,每篇文章的合作者原则上不超过2人。 2. 论文字数控制在10000字以内。具体格式要求,详见附件1。 (三)论文报送 请填写《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报送表》(附件2),于2015年8月15日前,以电子邮件方式将此表与论文报送至会务组邮箱xueshushi@cse.edu.cn,过时不予受理。 (四)论文评审 学会组织专家成立论文评审委员会,经初评、复评后,确定优秀论文获奖名单,并在学会网站予以公示。 (五)论文奖励 1. 获奖者将获得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会议优秀论文荣誉证书。 2. 优秀论文将被收录入《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 3. 学会将邀请部分优秀论文作者在年会相关论坛上发言。 4. 特别优秀的论文将推荐至《中国教育学刊》、《未来教育家》等杂志刊发。 (六)论文征集与评选不收取费用。 八、参会费用 会务费1000元/人(含资料费、会议期间餐费、场地服务费等),个人会员凭《中国教育学会会员证》,会务费优惠至600元/人,缴费方式详见正式通知。 与会人员住宿费、往返交通费自理。 九、联系方式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学术室 联系人:师老师、杨老师 电 话:010-62290373 电子邮箱:xueshushi@cse.edu.cn 中国教育学会 2015年6月16日 附件: 1. 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格式要求 2. 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报送表
-
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关于召开第二次学术年会暨班主任专业发展之核心能力建设研讨会的通知 2015-06-17
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关于召开第二次学术年会暨班主任专业发展之核心能力建设研讨会的通知各单位会员,各位理事、个人会员,相关学校及班主任工作者: 班主任专业发展是永恒的课题,班主任核心能力则是班主任职业的标志性要求。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构建班级新常态过程中,如何加强班主任核心能力建设是适应课程改革、实现班级转型的新趋势。经研究,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定于2015年10月15-18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年会暨班主任专业发展之核心能力建设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会主题 班主任专业发展之核心能力建设 二、参会人员 单位会员,理事、个人会员,一线班主任、中小学校长、德育干部、高校班主任理论研究工作者、行政科研人员。 三、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协办单位: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湖北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 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协会 湖北省教育学会德育分会 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研究课题组 四、会议时间 2015年10月15-18日,10月15日全天报到,18日离会。 五、会议地点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汤逊湖北路特1号) 六、会议内容 10月16日上午:开幕式 著名专家学术报告 10月16日下午:班主任专业发展之核心能力建设分论坛(小学、初中、高中) 10月16日晚上:全体理事会议 10月17日上午:班主任大讲堂 专家点评引领 10月17日下午:主题班会活动展示(小学、初中、高中) 专家点评引领(小学、初中、高中) 班主任专业发展之核心能力建设主题报告 大会总结,会旗交接 七、论坛参与方式 为了给全国一线班主任和研究者搭建更为广阔的平等宽松的互动交流平台,本次年会特设置小学、初中、高中分论坛若干,欢迎每位代表紧扣会议主题提交论文参与,欢迎单位及个人申办分论坛。有关电子材料请于9月10日前发送至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秘书陈宏斌老师邮箱:67443993@qq.com,手机号13951053729。 专委会将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筛选,选出分论坛承办者及现场演讲者,并进行辅导,有关材料将推荐参评,结集出版。 1.分论坛申办方式:申请承办分论坛的单位和个人需在班主任专业发展之核心能力建设方面有专门研究,论坛负责人有学术影响,提出核心主张,有专业前沿的论坛内容设计,并提交申办表(附件1)。 2.论坛参与方式:提交的论文需紧扣大会主题,不超过4000字,与相关视频展示总时长不超过15分钟。论文如能在7月15日前报送,将择优报中国教育学会评审。论文格式请到中国教育学会官网www.cse.edu.cn5月13日《中国教育学会关于开展2015年度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的通知》中下载。 3.班主任大讲堂遴选:演讲者将从各分论坛优胜者中推选。 八、会议费用 本着以会养会的原则,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凭个人会员证交纳会务费600元∕人(含资料费,16日、17日中餐和晚餐),其他代表交纳会务费800元∕人(含资料费,16日、17日中餐和晚餐),由中国教育学会收费并出具发票,住宿费、往返交通费等有关费用回所在单位报销。 根据中央“八项规定”,不同单位人员参会报销标准不尽相同,本次年会为参会人员提供了各类标准的酒店(都在年会举办地周边)信息,请参会人员按照自己的要求提前选择联系酒店,落实住宿(会场周边酒店信息详见附件2,如自行安排住宿确有困难,需要会务组协助的,可提前与会务组联系)。 九、报名和交费方式 请所有报名参会者务必在2015年9月30日17:00前将报名回执(见附件3)报(武汉)会务组邮箱:jkkt2012@163.com 联系人:袁恩光15607100755,刘红丽18986168301,卢晓娟13667222936,办公电话027-88862019。 本次活动采用网上报名、缴费的方式,操作如下: 1.网上报名、缴费 请登陆中国教育学会网站(www.ces.edu.cn)首页右侧—会议培训—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关于召开第二次学术年会暨班主任专业发展之核心能力建设研讨会的通知—我要报名,按步骤进行操作。 网上交费成功的代表,请保留系统发给您的短信或短信中的订单号,在会议期间凭“短信”或“短信中的订单号”按照会务组安排领取您的发票。 2.原则上不接受现场报名和缴费,经会务组同意现场缴费的,由会务组开具收据,正式发票在会议结束后20个工作日以内采取快递到付方式邮寄给参会人员。会议报到(现场缴费)地点: 酒店一:武汉市诺威香卡酒店,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号(万科城市花园附近500米),酒店电话:027-81888688 酒店二:武汉金谷国际酒店,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民族大道307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东二门)电话:027-52111111 酒店三:广信国际大酒店,武汉市江夏区江夏大道16号,电话:(027)-81652992。 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 2015年6月15日 附件: 1.分论坛申办表 2.会议地点周边住宿信息一览表 3.会议回执 4.交通方式
-
教育经济学分会关于召开2015年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暨理事会换届大会的通知 2015-04-24
教育经济学分会关于召开2015年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暨理事会换届大会的通知各单位会员,各位理事、个人会员,相关学校及教师: 经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研究决定,定于2015年6月12-14日在北京召开“2015年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暨理事会换届大会”,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共同主办。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1.新常态下的教育资源配置 2.理事会换届大会 二、会议论文征集 1. 会议论文可通过个人独立提交和自组专题两种方式提交。 独立论文提交:准备向会议提交论文的个人投稿人请于2015年5月20日前将论文电子版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分会秘书处。 自组专题论文:本届会议继续设“自组专题”,有此意向的学者可作为专题组织人,自行确定专题名称、寻找和组织专题论文,并将专题名称、主持人及其联系方式、所有专题论文(请控制在7篇以内)于2015年5月20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分会秘书处。专题组织人应首先对论文质量负责。通过自组专题提交的论文请不要再独立提交。 2. 秘书处将组织专家对独立提交论文和自组专题进行评审,以此确定会议议程。 提交论文的格式:中英文题目、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详细联系方式、电话和电子邮件。 3. 会议论文征集、评审等不收取任何费用。 三、会议费用与缴纳方式 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凭个人会员证及在校学生凭学生证交纳会务费400元/人,其他参会人员交纳会务费600元/人(含资料费、会议期间餐费),由中国教育学会收费并开具会务费发票。住宿费、交通费自理。 四、报到时间、地点及住宿情况 1.报到时间:2015年6月12日7:00-20:00;6月13日7:00-8:30 2.报到地点:北京京民大厦一楼大厅(北京朝阳区民族园西路华严里10号,宾馆电话:010-62020011) 3.会务组将根据回执表安排住宿(京民大厦)住宿费标间、单间均为360元/天(含早餐)。 五、会议回执 欲参会的人员请务必于2015年5月31日前将参会回执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分会秘书处。 六、分会秘书处联系方式: 联系人:袁佩琦010-58809973,Email: ciee@bnu.edu.cn 通信地址: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100875)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 2015年4月15日 附件:参会回执
-
中国教育学会2015年大事记 2015-04-19
中国教育学会2015年大事记 一月 1月7日,《人民日报》第12版刊发该报记者蒋云龙就中国教育学会主导的“中国大学先修课程试点项目——高中生提前学习大学先修课”专访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的文章,题为《学生“吃不饱” 加点微积分》。 1月16-17日,中国教育学会在北京召开“全国安全教育实验区第二次工作会议”,同时发布《2014年全国暑期安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和教育部一司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来自全国22个安全教育实验区的负责人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负责安全教育的相关人员100余人参加会议。两年时间里,中国教育学会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已建立22个实验区,共覆盖22670所学校,已有1350万学生、33.6万教师在实验区的“学校安全教育信息化平台”上开展安全教学及相关活动。 1月17-18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2014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广研修活动”在北京十一学校拉开帷幕。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词。李希贵校长作了题为《寻找》的主旨报告,十一学校教师和学生作了12个专题报告,同时还安排了深入教学实践改革前沿的4场平行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名校长、教师参加了此次研修活动。 1月20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与光明日报社联合举办的第8期教育沙龙在京举行。本期沙龙的主题是:“走”起来?——高考变向中的高中改革。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主持沙龙并讲话。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沈献章、北京十一学校副校长于振丽、北京市东直门中学校长薛丽霞、天津市南开中学副校长马健、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教务处副主任马占武、浙江省杭州二中校长助理谢春禄等围绕主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1月25日,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在京召开第七届理事会扩大会议暨第八届理事会成立大会。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副会长李烈、秘书长杨念鲁、副秘书长马建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中雄,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马云鹏、王林、吴正宪、李光树等出席会议;小学数学专委会理事代表近50人参加会议。经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提名,常务理事会审定,聘任吴正宪为专委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杨刚、梁秋莲、马云鹏、王林、李光树、贾振东、曾令鹏、王永春为副理事长。 1月28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国家大剧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首都体育学院支持东城教育综合改革签约仪式在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举行,以专业助力东城区教育改革,全面提供学术技术支撑。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秘书长杨念鲁,北京市教委副主任付志峰,东城区政府副区长颜华,东城区教工委书记、教委主任冯洪荣等相关领导以及东城区中小学校校长、部分教师代表150余人参加了“高校科研院所支持东城区教育综合改革签约仪式”。 1月28日,由教育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支持、李嘉诚基金会主办、汕头大学承办、中国教育学会协办的第三届“与大师同行”活动在汕头大学正式揭幕。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生命科学与未来。中国工程院韦钰院士,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申继亮副司长、马嘉宾处长,中国教育学会游森副秘书长等领导出席开幕式。从上万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的82位学员,与来自美、英、德、以色列等国家顶尖学府的7位医学、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知名科学家,进行了为期3天的“与大师同行”学习交流活动。 1月31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未来教育家》编辑部和青岛市黄岛区教体局主办,青岛开发区实验初中承办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专题研讨暨教育家成长实验基地授牌仪式”在青岛开发区实验初中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实践探索。 三月 3月17日,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正式启动“为北京史家小学量身定做家庭教育家校协作特别培训项目”。参加授课的教师团队由国内教育名家、家庭教育和家校协作优秀专家、有实践经验的优秀教育工作者组成。培训于2015年3月17日至12月底在史家小学举办。培训形式是面授和实操训练;培训和实操学时各为20次课,共40学时;培训要求是精练,入题快,节奏感强,实操性强。接受培训人员是史家小学400余名班主任和学科教师。 3月18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与光明日报社联合举办的第9期教育沙龙在京举行。本期沙龙的主题是:中外教育,如何取长补短?光明日报社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保纯主持沙龙。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曾天山、上海市教委原副主任张民选、北京35中校长朱建民、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吴正宪、教育专栏作家韩祎以及学生家长董郁玉等围绕主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3月29日,“中国教育学会2015年度工作会议暨第七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京民大厦召开。本次会议总结了2014年工作,部署了2015年工作。教育部副部长、国家总督学刘利民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俞伟跃、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副主任林仕梁分别介绍有关情况。会议期间,召开了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学术委员、分支机构、单位会员、教改实验区平行工作会议。来自分支机构、单位会员主要负责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学会负责人,各教改实验区负责人等共300余人参加会议。 四月 4月10日下午,中国教育学会与美国蒙台梭利协会的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出席,秘书长杨念鲁与美国蒙台梭利协会首席执行官Richard博士签订了合作协议。该合作项目内容主要是研制符合中国特点的,建立高起点、高质量的教师培训体系和项目。 4月19日下午,“中国教育学会2015国际青年志愿行动发布会”在北京西单大悦城酒店召开。游森副秘书长出席发布会并致词。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分布在亚洲、欧洲、南美洲以及非洲地区的国际志愿服务项目信息和2015年度国际志愿者行动申请规则及流程。来自青年学生、家长和媒体代表近80人参加发布会。 4月20-21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和华东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世界学前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国际研讨会暨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上海举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副会长尹后庆、秘书长杨念鲁,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汪荣明出席会议。欧洲学前教育研究会主席Christine Pascal、英国学前教育协会主席Tony Bertram、美国建构主义教育家George E. Forman及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终身教授李辉、华东师范大学朱家雄教授等分别从各自国家、地区专业研究的角度阐述了学前教育的不同理论流派和实践反思。来自多个国家的教育学、心理学专家和全国学前教育理论研究人员等近800人参加研讨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太平洋区幼儿教育研究学会中国大陆负责人朱家雄担任。 4月24-25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湖南省教育学会、长沙市教育局协办,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公民教育现场会”在湖南长沙举行。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政府区长廖建华、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慕菊、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德育处处长朱东斌出席会议;开福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邹特作了题为《深入推进公民教育创建区域教育特色》的专题报告;开福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谭树茗汇报了开福区4年来以“实践核心价值观,培养合格小公民”为主题,区域推进中小学公民教育实践探索的经验和做法。来自全国的教育工作者400余人参加会议。 4月26-28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学校文化研究分会、上海市海外教育专修学校承办的“中国好课堂”启动仪式暨常熟市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在江苏常熟举办。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堂江、副会长胡金波、副秘书长马建华,学校文化研究分会理事长周满生、江苏省常熟市副市长陶理等领导和专家出席活动。 五月 5月9-10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广研修活动”在北京十一学校举行。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堂江、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课程处处长李明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在为期两天的研修活动中,李希贵校长作主旨报告,十一学校呈现了3位资深教师的思想分享研讨会,还安排了深入教学实践的4个分论坛。在校园考察环节,与会者零距离接触了十一学校全部功能教室。来自全国各地的1300余名校长、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5月9-10日,中国教育学会自2015年起举办的“教改中国•中国教育学会会员服务万里行活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及首场专题研讨会在青岛黄岛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中举行。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家干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词;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马建华、王燕分别主持有关活动。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顾问谈松华作了题为《为学生的未来做准备》的讲话;学校文化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冯恩洪作了题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打造中国好课堂》的主旨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教师、教研人员等4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5月15日,中国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分会第六届理事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杨念鲁秘书长宣读了《关于对中国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的批复》。聘任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为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李晓亮、丛中笑、朱迎、贾坚毅、陈白桦、黄建明、沈梅、余建南、郜世奇、王振民为副理事长。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分会理事代表约200人参加会议。 5月16日,中国教育学会青少年创新思维教育研究中心成立暨“青少年创客成长计划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王元,国际博协科技馆委员会副主席李象益,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马建华,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郑萼等出席会议。会上,马建华宣读了《关于对中国教育学会青少年创新思维教育研究中心第一届理事会的批复》: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李亦菲教授任中国教育学会青少年创新思维教育研究中心第一届理事长。会议期间,李亦菲教授作了《创客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的专题学术报告;中国教育学会、新影集团、中国科学院网络中心举行了“青少年创客成长计划”三方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创新思维教育研究中心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代表50余人参加会议。 5月18-19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一零一中学承办的“初中质量建设大会”在京举行。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祝启程致开幕词;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陈昌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外交部原部长助理、新闻发言人沈国放,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俞伟跃,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家干、副秘书长马建华等领导出席会议。期间,举行了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初中质量建设先进单位”颁奖仪式,44所理事学校被授予“初中质量建设先进单位”。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位初中校长参加此次会议。 5月20日下午,由中国教育学会与光明日报社联合举办的第10期教育沙龙在京举行。本期沙龙的主题是:家庭教育,你真的懂吗?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主持沙龙。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陆士桢,教育专家、家庭教育研究者尹建莉,华中师大一附中校长周鹏程,北京汇文中学心理教师麻立红以及孩子家长林静等围绕主题畅所欲言,发表观点,进行深入研讨。 5月22-23日,山东省高密市教育局举行教育改革实验区中期调研汇报暨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重点课题结题会。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马建华一行,对高密市教育改革实验区进行中期调研,到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听取汇报。高密市教育局举行了“在县域整体推进教育文化管理的研究”重点课题结题仪式。 5月25-26日,中国教育学会联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华东师范大学在上海举办了“纪念《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三十周年大型论坛”。本次论坛以“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办更好的教育”为主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华东师大党委书记童世骏、校长陈群,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刘伟分别出席论坛开、闭幕式并致词。 六月 6月1日,中国教育学会与美国蒙台梭利协会合作研制中国蒙台梭利教育标准第一次视频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和美国蒙台梭利协会主席Joyce Pickering女士、首席执行官Richard Ungerer先生以及中美双方专家团队的专家分别在北京和纽约参加会议。会议就中国蒙台梭利教育标准第一、二部分的内容进行充分的沟通,并就研制过程中所遇到的学术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双方一致认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并为后续工作的推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月12-14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主办的“201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暨理事会换届大会”在北京京民大厦举行。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堂江、副秘书长马建华,教育经济学分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王善迈等出席换届大会。马建华副秘书长宣布《关于对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第八届理事会的批复》:杜育红任理事长,陈晓宇任常务副理事长,崔玉平、刘志民、曲绍卫、沈红、伍海泉、袁连生、岳昌君、张学敏、高金岭任副理事长,成刚任秘书长。分会理事代表、教育经济学专业相关教师和研究生100余人参加会议。 6月23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与光明日报社联合举办的第11期教育沙龙在京举行。本期沙龙的主题是:支持乡村教师,给教育一个坚实的支点。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主持沙龙并讲话。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原秘书长杨春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袁桂林、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邬志辉、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副县长段晓云、河北承德三家乡孤山小学校长于贵勤等围绕主题积极建言献策。 七月 7月9日下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会见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一行,双方就新加坡与中国教育学会加强教育领域合作等话题进行了交流。 7月13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与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北京市妇女国际交流中心、海淀区妇联、密云县妇联以及西城区妇联共同承办的“Smart Lady•Smart Life智慧女性•智慧生活——第二届(2015)北京国际青年关爱女性及传统文化志愿者体验营”在北京海淀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正式启动。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游森、北京市妇联副主席周志军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理主任Eunice Smith 女士、中华女子学院副院长刘梦女士、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主任Kathy Johnson女士等国内外专家和中外青年志愿者代表就“女性成长与自我实现”“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与女性的可持续发展”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和交流。来自埃及、德国、俄罗斯、法国、美国和中国等15个国家的30多名国际青年志愿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7月18-19日,中国教育学会“2015年度教育评价研讨会”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举行。本次会议以“高考与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为主题,重点研讨、交流深入推进高考和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探求在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背景下,解决高考及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过程中可能和实际存在的重大问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原顾问陶西平,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时龙、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理事长张敏强分别作了学术报告。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介绍了对“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进行专业指导的相关情况。会议特邀两个先行试点的教育主管部门——上海市教委和浙江省教育厅的领导和专家就高考改革方案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进行改革、实践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深度解析。来自全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及其他地区的400余位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校长、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八月 8月15日,由教育部和中国文联共同实施并委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书画协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的“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启动仪式由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培训项目办公室主任杨念鲁主持。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项目领导小组组长李前光,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教育书画协会会长、培训项目顾问张保庆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张中原、教育书画协会秘书长范水、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郭振有及相关专家、学者出席开班仪式。来自华北、东北地区的200多位书法教师和教研员参加了启动仪式。 8月21-23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2015年西藏自治区教师师德素养专题培训班”在拉萨举行。来自拉萨、山南、日喀则、林芝、那曲5个地市的120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为期3天的专题培训。 九月 9月23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与光明日报社联合举办的第12期教育沙龙在京举行。本期沙龙的主题是:职称怎么“评”出好老师?光明日报社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保纯主持沙龙。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殷长春,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室主任陈萍,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教育局局长杜全平,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北海学校校长汤善香等围绕主题踊跃发言,表达观点,提出意见建议。 十月 10月12-13日,中国教育学会联合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长沙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小学校长大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聚焦管理创新。大会就“学校管理创新与教师育人能力提升”“学校民主管理与制度建设”“学生健康成长与学生管理”“教师评价与积极性调动”“中国书院的精神与制度”“学校的权力关系重构:现代学校治理的关键”“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若干思考”等小学办学实践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和交流。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秘书长杨念鲁,国务院参事、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烈,湖南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何寄华,长沙市教育局卢鸿鸣等领导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教育工作者近1000人参加此次会议。 10月12-16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音乐教育分会、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组委会、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承办,《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协办,美国国际音乐制品协会和卡西欧(中国)贸易有限公司支持的“2015年中国音乐教育大会”在上海举办。本届音乐大会的主题是:传承、发展、创新。来自海内外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作曲家、艺术家、博士生、硕士生和我国中小学的教师、教研员及各类社会音乐教育机构的爱乐者、从业者近1000人参加大会。 10月23-25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业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第六届学术年会暨理事会调整大会。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院长李五一任新一届理事会代理理事长,邬志辉、司晓宏、张国华、鹿建平、褚宏启、杨志成、苏德任副理事长,司洪昌任秘书长。 10月27-30日,“中国教育学会2015年度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培训)系列活动•第十二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展示培训活动”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举办。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安徽省黄山市教育局局长王永松、副局长许大瑜,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包文敏,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特级教师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马云鹏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本次活动以“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为主题,分享交流了31个省市选送的32节研讨课。来自全国的小学数学教育专家、教研员、教师4500余人在两个会场分别观摩了各省市的研讨课。 10月28日,由《未来教育家》杂志联合重庆市教育学会、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重庆市九龙坡区教育委员会举办的“‘教育家成长联盟’全国一次会议”在重庆开幕。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云时代”教育家成长。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未来教育家》总编辑刘堂江,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金强、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周旭、重庆市教育学会会长钟燕等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上海市教委原副主任张民生,中国信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王春晖分别作了题为《面向未来,学校之责任和担当》《互联网+教育:一场教育行为的革命》的主旨报告。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教育专家、校长、一线教师参加了大会开幕式。 10月31日-11月1日,“第二届全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前沿博士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召开。会议期间,根据《中国教育学会章程》,经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提名,常务理事会审定,宣布了分会第三届理事会成员名单。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副院长劳凯声任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谢维和、张维平、刘复兴、湛中乐、秦惠民、范国睿、陈恩伦、胡劲松、陈鹏、程雁雷、杨颖秀为副理事长;余雅风任秘书长。 10月31日-11月2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办,教育管理分会、天津市教育学会、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和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共同承办的“中国教育学会第四届‘现代学校联盟’论坛”在天津师范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学校课程建设与课程领导力。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绪培、秘书长杨念鲁等领导出席论坛;王定华司长、张绪培副会长和北京教科院副院长褚宏启等作专题报告。来自现代学校联盟学校及相关中小学的校长、教师参加论坛。 十一月 11月7-8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科学化、规范化、本土化”国际研讨会在青岛举行。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堂江、秘书长杨念鲁,美国蒙台梭利协会(AMS)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先生出席会议。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朱家雄致开幕词。会上,来自海内外的蒙台梭利教育专家、大中专院校及全国各地幼儿园和机构的蒙台梭利研究者和实践者100余人参加会议。 11月13日,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音乐教育分会理事长吴斌、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冬辉、舞蹈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金秋、学校文化研究分会秘书长丛艳一行赴杭州,与浙江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褚子育,浙江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汪俊昌等同志就合作筹建“中国教育学会艺术教育研修中心”进行专题研讨。双方主要围绕“中心”的性质、工作任务、保障条件、合作机制等问题展开讨论,确定了双方合作基本框架,并就“中心”下一步筹建工作进行了分工。 11月27日下午,中国教育学会第七届常务理事会第七次会议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酒店一层第九会议室举行。会议听取杨念鲁秘书长关于学会2015年主要工作及经费收支情况、2016年工作计划要点的报告及常务理事会工作建议;听取马建华副秘书长关于分支机构顶层设计工作的汇报;听取刘堂江常务副会长关于《未来教育家》杂志工作的介绍;讨论郑树山、殷忠民同志请辞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职务事项;研讨2016年学术年会主题,商议第29次学术年会承办方事宜。 11月28-29日,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在厦门举行,学术年会的主题是:核心素养与适合的教育。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到会并讲话;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常务副会长戴家干、刘堂江,副会长丁钢、尹后庆、李烈、张志勇、张绪培、林炎志、袁振国,秘书长杨念鲁,副秘书长马建华、游森、孟刚、王燕、陈力、张志萍,福建省教育厅、厦门市教育局的领导出席会议;中国教育学会原顾问陶西平、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张民生作主旨报告。会议平行举行了“做适合的教育,成就每一位学生”“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核心素养的科学测量方法”等11个分论坛和“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新机制的实践探索”“从‘知识为本’到‘素养为重’”“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等10个微论坛。会议期间,还进行了精彩的“对话教育专家”和“现场嘉宾访谈”。来自全国基础教育领域1200余人参加会议。 11月29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与光明日报社联合举办的第13期教育沙龙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海峡会议厅举行。本期沙龙的主题是: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袁振国主持沙龙并阐述观点。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张绪培,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学大教育个性化研究院副院长朱晋丽,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校长、书记陈文强等专家学者围绕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热烈的研讨。 11月30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局、中国教科文全委会秘书处、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国际交流中心、比较教育分会承办的“ 2015国际教育创新大会暨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奖颁奖大会”在福建厦门召开。中国教育学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等单位的领导出席大会并致词;教育部总督学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名誉主席、文晖奖国际评审专家委员会主席陶西平先生发视频祝贺。2015年文晖奖以“未来技能发展的创新”为主题,共收到76份申请,其中15份入围终评,经过评审会的讨论和评估,最终评选出2名文晖奖、3名荣誉奖得主。颁奖仪式上,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家干、刘堂江先生,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周家贵先生分别为获奖个人和单位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金。来自新加坡、阿富汗、蒙古、马来西亚、泰国的获奖者以及来自海内外的知名学者、教育管理工作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200余人莅临颁奖典礼现场。同日下午,还举行了以“促进创新与交流,迈向2030年教育愿景”为主题的“2015国际教育创新大会暨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奖论坛”。 十二月 12月5日上午,由中国教育学会组织实施的全公益项目——“乡村教育家成长助推计划”在北京启动。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成长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刘堂江,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和副秘书长孟刚、张志萍,北京景山学校校长、北京景山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范禄燕及承担培训任务的专家代表出席启动仪式。该项目由北京成长教育发展基金会、北京景山教育基金会提供经费支持。来自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9省、市、自治区乡村中小学和幼儿园的30位学员参加启动仪式。首批30位教师将在北京接受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 12月11-12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承办的“第14届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交流活动”在重庆举行。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段宗平主持开幕式;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委书记王远玲致欢迎词;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马建华和重庆市教育学会会长钟燕出席活动并致词。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陈先云、副理事长柯孔标、陆云,(香港)中国语文教育研究学会会长刘筱玲,台湾小学语文教育学会理事长吴敏而、秘书长赖玉连,澳门大学附属应用学校副校长徐梅英等出席活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应邀作“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专题演讲。为期一天半的大会安排了同课异教及专家点评、分会场教学展示及研讨、专题演讲三大板块。来自两岸四地的专家学者和小学校长、教师800余人参加活动。 12月11-13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雅森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北京国新署报刊信息咨询中心共同承办的“国际智慧教育高峰论坛暨2015年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北京)隆重举行。本次高峰论坛的主题是:学校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同期,举办了智慧教育互动主题沙龙、行业论坛、权威评选、互动体验、成果巡礼等近30场不同维度的活动;各行业媒体和垂直类新媒体共200余家参会报道。展会规模达3万m2,覆盖普教、高教、职教三大领域,包含十三大类产品;汇集参展品牌企业400多家;国内各省(市/区)港台及欧美出版集团与数字专业出版单位积极参展。来自全国各地校长、教师和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采购人员等观众达3.6万余人次。 12月16日,“中国教育学会分支机构秘书长工作交流会”在北京青蓝大厦召开。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副秘书长马建华、游森、孟刚、陈力、王燕、田京生、张志萍出席会议。杨念鲁秘书长介绍了社会组织的产生、价值、功能、职责、目标、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等,阐释了对中国教育学会的认识、总会与分会一体化等问题;马建华副秘书长通报了分支机构组织建设、开展业务活动、财务状况等情况;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外语教育专业委员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音乐教育分会的相关同志分别就举办活动及其组织形式、品牌建设等分享了经验;秘书处学术一室、会员服务中心、国际部负责人介绍了2016年相关重点工作情况。各分支机构秘书长、代表及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相关处室负责人70余人参加会议。 12月19日,“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第一届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十三五’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堂江、副秘书长马建华,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邬志辉等出席会议。马建华副秘书长宣读了《关于对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第一届委员会的批复》。邬志辉教授任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叶敬忠、李瑾瑜、杨润勇、张旺、秦玉友、崔其升、葛新斌、雷万鹏任副主任委员。分会部分委员以及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行政事业单位和基层一线教师代表58人参加会议。
-
关于召开“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9次学术年会”的预备通知 2015-04-09
关于召开“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9次学术年会”的预备通知各单位会员,各位理事、个人会员: 基础教育的目标是人的健康发展,《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如何实现这些目标迫切需要外语教育工作者从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路径等方面系统思考。为了深入研究中国环境下的英语教育,探索适合我国基础教育目标及环境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计划于2015年10月16—1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第19次学术年会。现将有关事项预通知如下: 一、主题 (一)年会主题: 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目标与途径 Developing Students’ Key Competencie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Goals and Approaches (二)专题会场主题: 1. 课程与教学创新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Innovation 2. 教学资源开发与设计 Materials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s 3. 外语教育中的学习动机 Motivation in Language Education 4. 课堂教学设计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Lesson Planning 5. 测试与评估 Testing,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6. 教师教育与发展 Teacher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7. 新媒体与外语教学 New Media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8. 校本课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9. 小学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二、专题会场发言摘要、工作坊设计方案征集 第19次学术年会组委会现面向全国征集专题会场发言摘要及工作坊设计方案(专题会场发言申请表见附件一,工作坊申请表见附件二)。专题会场发言摘要或工作坊设计方案经审核通过者将在第19次学术年会上进行专题发言或开展工作坊培训,并获得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颁发的相关证书。 (一)专题会场发言。时间为25分钟,发言摘要围绕上述专题会场主题,陈述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论文的主要观点。实证类论文的摘要应包括研究目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主要研究结论等;经验总结类论文的摘要应包括教学实践的过程、主要经验和做法、教学效果等;理论探讨类论文应包括要讨论的主要问题、论文的主要观点和论据等。发言摘要500字左右,须包含以下内容: 1. 发言题目 2. 摘要 3. 关键词(3~5个) 专题会场发言摘要格式模板见附件三。 (二)工作坊。时间为60~100分钟,设计方案500字左右,须包含以下内容: 1. 工作坊题目 2. 简介 3. 希望受众群体及规模 4. 活动过程 5. 其他特殊要求及相关信息,如多媒体设备、内容展示的特殊需求等 工作坊设计方案格式模板见附件四。 有意申报以上项目者,请于2015年6月30日前将专题会场发言申请表和专题会场发言摘要或工作坊申请表和工作坊设计方案的电子版以同一个附件的形式发至zhuantihuichang@163.com,同时将纸质稿一式三份寄送至外专委秘书处办公室。每人限提交一个专题会场发言摘要或一个工作坊设计方案。组委会将于2015年8月向审核通过者发出邀请函。 三、论文评审 第19次学术年会组委会拟向参会者现场征集学术论文并组织评审。 (一)论文围绕上述专题会场主题,形式可为论文、调查报告、经验总结、实验报告等。每篇论文字数在5千字以内,要求观点鲜明、论述严密、数据准确、案例典型、文字通顺、理论联系实际。论文须包含以下内容: 1. 题目 2. 摘要 3. 关键词(3~5个) 4. 正文 5. 参考文献 参评论文格式模板见附件五。 (二)凡在2013年7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期间完成或发表的科研成果和作品均可申报。曾发表或曾获各类论文(课题)评审奖项的成果请在“论文参评表”中如实标注。 (三)参会者在报到时提交论文参评表(见附件六)及论文纸质稿一式三份,并在会后一周内将论文参评表及论文电子版发至zhuantihuichang@163.com。邮件主题处请注明省份、姓名和学段,论文作者限参会者本人,每人限提交一篇。 (四)本次论文评审设置的奖项包括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获奖论文作者将获得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颁发的证书。 四、研讨课例征集 第19次学术年会组委会拟在年会期间针对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组织课例研讨,现面向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征集教学课例。本次活动分为申报、初审、复评和现场展评四个阶段。 (一)申报 有意将自己的教学课例公开展示、研讨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均可申报。申报者从正式版本教材或自选教学资源、校本课程材料中自行选择教学内容,但应考虑所教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活动举办时所教年级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初中一年级为例,建议选择学生所学版本教材的初二年级第四单元的内容),以便体现教学的针对性,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生成的过程。申报者请于2015年6月30日前将研讨课例申报表(见附件七)和教学设计详案发送至nianhuiguanmo@163.com,同时将纸质稿一式三份寄送至外专委秘书处办公室。 教学设计详案格式要求:标题用小二号黑体,正文用小四号宋体,标题下方居中位置请用小四号楷体注明作者及所在单位,正文下方请标明页码,页边距设置上下为2.54cm,左右为3.17cm。文稿一律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 (二)初审 年会组委会将于2015年7月组织相关专家对教学设计进行初审,并于7月下旬通知初审通过者参加复评。组委会将指定或由参评者本人申请1—2名指导专家对其教学设计提出修改意见,并指导其备课。 (三)复评 复评以光盘评审的方式进行。组委会将从参评光盘课中择优选拔出在年会期间参加现场展评的教学课例。初审通过并参加复评者均可获得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颁发的证书。 (四)现场展评 复评结束后,组委会将安排相关专家对参展课例进行指导,然后于2015年10月在第19次学术年会上进行现场展示。现场点评专家将对这些课例进行深度点评并组织研讨。参加现场展评的授课教师及其指导教师均可获得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颁发的证书。参展课例将入选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推荐课例资源库。 本通知及附件均可在外专委官方网站下载。网址:www.eltchina.net。 五、专题会场发言、工作坊设计方案征集,论文征集评审,研讨课例征集不收取任何费用。参加学术年会须交纳会务费,请关注“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9次学术年会”的正式通知。 六、外专委秘书处办公室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44号(北区)6号楼201室 邮编:100088 电话:010-62389388转615、616、617 电子信箱:zhuantihuichang@163.com, nianhuiguanmo@163.com 网址:www.eltchina.net 联系人:杨老师、赵老师、傅老师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 2015年3月25日 附件一:“第19次学术年会”专题会场发言申请表 附件二:“第19次学术年会”工作坊申请表 附件三:“第19次学术年会”专题会场发言摘要格式模板 附件四:“第19次学术年会”工作坊设计方案格式模板 附件五:“第19次学术年会”参评论文格式模板 附件六:“第19次学术年会”论文参评表 附件七:“第19次学术年会”研讨课例申报表
-
关于召开“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2015年年会暨北京海淀工读学校现场研讨会”的通知 2015-04-02
关于召开“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2015年年会暨北京海淀工读学校现场研讨会”的通知各单位会员,各位理事、会员,各工读教育学校校长: 我分会定于2015年5月20-22日在北京市举办“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2015年年会暨北京海淀工读学校现场研讨会”。 借助此次会议,我分会将展示、交流全国工读学校办学经验及成果,并有部分地区主管工读教育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共同研讨中国工读教育发展问题。会议还将观摩北京市海淀工读学校课程改革成果,以促进全国工读教育的发展。 一、参会人员 全体会员单位代表,部分地区主管工读教育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育、心理、法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 二、会议内容及日程安排 5月20日 1.全国工读学校交流办学经验,展示教育成果; 2.观摩北京市海淀工读学校现场会; 3.召开全国工读学校校长座谈会。 5月21日 年会:“为品行偏常未成年人提供适合的教育与支持研讨会”;分论坛为:1)偏差行为的教育矫治;2)适合专门学校的课程;3)专门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三、会议相关事宜 1.会议时间:5月20-21日(其中19日全天报到,20-21日会议,22日离会)。 2.报到及住宿地点:北京市裕龙大酒店(010-68415588,海淀区阜成路40号);住宿标准:标间430元/间(含早餐)。 3.会议费用: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凭个人会员证交纳会务费600元/人,其他参会人员交纳会务费1000元/人(含资料费、会议期间中、晚餐费、会议交通费、场地服务费等);2015年5月10日前,按规定交纳团体会费的单位会员,享受2名免交会议费名额的优惠;住宿费、交通费自理。 4.本次活动采用网上报名缴费的方式,操作如下: (1)网上报名缴费 请登入中国教育学会官网(www.cse.edu.cn)首页导航栏 —“学术交流”—“会议培训”—“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2015年年会暨北京海淀工读学校现场研讨会” —“我要报名”,按步骤进行操作。 网上交费成功的代表,请保留系统发给您的短信或短信中的订单号,在会议期间凭“短信”或“短信中的订单号”按照会务组安排领取您的发票。 (2)原则上不接待现场报名和缴费。经会务组同意现场缴费的,由会务组开具收据,正式发票在会议结束后20个工作日内采取快递收件方付款的方式邮寄。 5.联系方式: (1)北京市海淀工读学校 学校电话:010-62485037,传真010-62485037 贾士鹏(老师)13911827530 徐红伟(副校长)13910293430 尹 红(办公室主任)13910678892 (2)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 林 艳010-87816709,13910783535 E-MALL:gdjy09@163.com 6.会议接站:请将到达北京的方式和时间于5月10日前,通知北京市海淀工读学校。 接站说明:到达首都机场集体接站;乘坐火车到达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的代表,需自行换乘地铁10号线,在西钓鱼台站集体接站。 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 2015年3月30日 附:参会回执
-
关于持有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研究员聘书、证书 有关情况的声明 2015-04-01
关于持有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研究员聘书、证书 有关情况的声明 近期,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教家委)秘书处接到会员来电咨询“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研究员”一事。经核实,中教家委第三届理事会针对个人身份认定的证书仅有理事聘书(含常务理事)、会员证书。理事聘书不收取任何费用。而中国教育学会授权中教家委发展的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会员费为每年每人100元,一次性收取三年会费共300元。 对于其他持有中教家委个人身份聘书、证书者,中教家委第三届理事会一律不予承认。同时,请广大会员、父母注意,中教家委举办的活动都会在中国教育学会官方网站进行公示。 第三届理事会全体理事名单将在中教家委官方网站上公示,请大家注意核实。 特此声明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 2015年3月24日
-
关于征集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分论坛承办单位的通知 2015-03-27
关于征集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分论坛承办单位的通知学会发〔2015〕23号 各分支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学会,其他单位会员: 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将于11月下旬在福建厦门召开(年会正式通知将在9月初印发)。 多年来,学会学术年会的分论坛都是由学会下属各分支机构承办,高端精彩的专家报告、专业前沿的内容设计、平等宽松的互动交流都为会议现场增彩添色,也为年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近几年,学会单位学会也提出承办年会分论坛的要求。为更好挖掘、提升区域教育改革发展创新经验和实践成果,学会经研究现面向分支机构和单位会员征集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分论坛承办单位,旨在聚集各方学术力量,合力将年会打造成为集理论研讨、经验交流、成果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术盛会。 具体承办要求如下: 一、本次年会的主题为“核心素养与适合的教育”。分论坛议题应紧扣此主题,探讨基础教育发展变革中面临的重大理论、现实问题。 二、分论坛申办单位需填写《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分论坛申办表》(见附件),并于5月30日前以电子邮件报送学会秘书处学术室,邮箱:xueshushi@cse.edu.cn。 三、学会将组织专家对申报内容表进行筛选与评审。经评审后,选定分论坛承办单位。入选承办单位须精心组织、设计,在8月中旬将详细的筹备方案提交至学会秘书处学术室。筹备方案应包括:分论坛议题及主要内容、拟请专家、专家发言题目及提纲、议程安排、研讨环节设计等。 四、 承办单位无需缴纳承办费用。 如咨询相关问题,请与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学术室联系。 联系人:师老师,联系方式:010—66051217 中国教育学会 2015年3月20日 附件: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分论坛申办表
-
关于征集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微论坛议题的通知 2015-03-27
关于征集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微论坛议题的通知学会发〔2015〕22 号 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管理部门、校长和教师: 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将于11月下旬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诚邀您参加。(会议正式通知将于9月上旬印发,届时,请您留意查看学会官网)。 “微论坛”是学会学术年会一种全新的会议组织形式,已连续开设两届。“微论坛”是由一人或几人发起议题,小组成员或议题关注者就此议题和相关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和交流的微型研讨会,同时,学会邀请相关专家全程参与并进行现场点评和指导。 “微论坛”的设立为基层教育单位搭建了学习、展示、交流的平台,众多与会专家、学者、校长、教师间的自由交流和思想碰撞使发起人获益良多,很多校长与教师非常赞赏这种“接地气”的研讨方式,认为它“真实、朴素、贴进基层”,很多基层单位纷纷提出申办请求。为此,学会经研究决定,面向各级各类学校、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广大校长和教师征集微论坛议题和承办单位(者)。具体要求如下: 一、微论坛议题请紧扣本次年会主题“核心素养与适合的教育”,可涉及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一线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可侧重教育教学创新实践成果的总结、提升以及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展示等。 二、有意申报者请填写《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微论坛议题申报表》(见附件),并于5月30日前以电子邮件形式报送学会秘书处学术室,邮箱:xueshushi@cse.edu.cn。 三、学会将组织相关专家对申报的议题进行筛选和评审,选择若干单位(或议题发起者)作为年会微论坛的承办单位(者)。入选单位(者)在接到通知后,应提供详细的论坛策划案,包括拟请发言者、议程安排、如何组织研讨环节等。论坛策划案及所有发言提纲须在8月下旬报送学术室审定。如有必要,承办单位可到学会就承办相关事宜进行汇报说明。 四、学会将为各承办单位(者)颁发“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微论坛组织证书”,并根据微论坛现场组织及研讨情况,择优推荐进行大会汇报。 五、承办单位(者)无需缴纳承办费用。 如有相关问题,请与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学术室联系。 联系人:师老师,联系方式:010—66051217 中国教育学会 2015年3月20日 附件: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微论坛议题申报表
-
信息时代学与教方式变革 2015-01-04
信息时代学与教方式变革——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在扬州举办 深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精神,加快推进开创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12月18日至20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马斌处长、扬州市董玉海副市长、江苏省电化教育馆尤学贵馆长等出席此次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相关代表参加了会议。本届年会以“信息时代学与教方式变革”为主题,围绕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的最新应用,根据不同专题(智慧学习、云计算技术的教育应用与发展、WEB2.0与教育创新、翻转课堂、微课与教学方式转变等)进行了多层次研讨交流。大会邀请了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做主题演讲、省市级教育信息化发展介绍、一线信息化实践层面的先进典型经验分享;并考察学习观摩了扬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先进经验等。 一、多层次多视角论坛教育信息化 1、省、市教育信息化经验报告:江苏省教育厅马斌处长以“江苏省基础教育百校数字化学习(简称“e学习”)试点项目的实践探”为主题的报告,介绍了江苏省项目的背景意义、主要任务、环境构建、管理组织方式等。注重介绍了“e 学习”专注的教育教学的五个领域:优化课程形态、更新教材呈现方式、变革教育教学方式、创新评价体系、实现数字化管理;“e 学习”环境的构建:优化数字化校园的技术环境、建设“e 学习”的服务平台、开发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着力“e学习”必需的队伍建设。探索建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体现我省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教育教学模式,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扬州市教育局穆光曙副局长作了题为“创新推进信息化 做优特色促均衡教育”的报告,介绍了扬州市实施教育化发展战略,以服务教育教学为中心,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化,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共建和打造本土化的优质资源体系的主要做法与经验。2014年扬州重点推进教育信息化五大工程:以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工程促进全市城乡学校进一步均衡发展,以数字化校园提升工程打造无边界的智慧校园,以数字化学习应用示范工程推动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扬州教育云”建设工程开展教育的大数据应用,以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工程建立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终身教育资源体系,进一步发挥教育信息化在发展教育民生、促进教育均衡、推动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的突出作用,推进全市教育公平、均衡、优质发展。 2、专家引领演讲:北京师范大学陈丽教授做了“翻转课堂的基本原理与教学策略——教学变革的新趋势”的主题演讲,首先阐述了技术为什么是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技术的发展为什么决定了教育的变革;接着介绍了翻转课堂的本质特点、翻转课堂的教学意义、翻转课堂的教学策略、平台对翻转课堂的支撑作用等方面问题,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翻转课堂的实践。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做了“数字化时代的教育变革”的主题演讲,阐述了数字化时代的变革及其意义、慕课、反慕课、私博课;微课、微视频等概念界定本质及特点、C20联盟的建设与发展、结合国外案例,介绍了翻转课堂的特征、教学模式、教学管理等问题,指出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必然要求包括教学管理在内的教学流程相应的变革。以及基于大数据的评价及评价分析。新浪创始人之一、“校内外”董事长王志东介绍了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全国基础教育领域设计研发的沟通互动和成长记录平台并免费提供服务的“校内外”平台。 3、一线信息化实践层面的先进典型经验分享:北京第一中学校长汤朝晖校长——信息技术为古老的校园带来勃勃生机的交流,介绍了这所370年校史12年一贯制的普通中学,在信息时代进行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从校讯通收费、减负、舆情、研究活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等关键进行了分享。上海虹口区曲阳四小袁曼丽主任交流的题目--改变自己 快乐自己。介绍了学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科学教育、科技教育、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和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践、以及如何开放构建虚实融合的小学科学课程校本等。河南郑州第三十四中学易峰校长的教育•技术@变革交流,案例式的从三个方面:教育与未来教育、信息技术与学习环境、学习的变革进行了介绍。深圳罗湖区红桂小学姚能海校长的主题发言是“基于MOODLE定制平台的信息化教学整体解决方案--红桂小学的实践”,介绍了平台的设计建设与教学应用。 二、扬州教育信息化考察学习观摩 所有与会代表分别到扬州市文津中学和三元桥小学参观考察。分别观看了二校的数字化校园、e学习、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同步课程及微课等教育信息化成果展示,以及三元桥小学的3D打印活动、电子显示镜学习、书法教学软件应用等;并分组进班听课,每个学校分别展示了语文、数学、英语的四节数字化学习课堂,教师学生综合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pad、在线学习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开展数字化学习,代表们与学校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谐民主的课堂给与会代表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在听取了江津中学校长的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的介绍后,全体代表共同现场观摩了江津中学(广陵区)城乡网上结对的邗江区甘泉中学、江都区吴桥中学的三校师生通过“在线课堂”实时在线的一堂语文课——《天上的街市》。这节课,使代表们看到,优质资源共享的方式的转变,这节课的形式变单项播放为双向互动,改变了应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交流的直播、录播的形式,实时视频互动的在线课堂,为信息时代学与教方式变革带来新的应用。这种城乡结对的教学三校注重以结对教研、重点建构为基础;以网络教研为平台、集体备课为路径;以拓宽渠道、丰富内容为追求。学校反映,经过一段时间的“结对”后,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新的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取得突出成绩,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大幅提高。 通过2天的会议,与会代表深深感到,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我国中小学学生培养目标与提高教育质量带来的机会与挑战、是促进教育均衡与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合21世纪需要的人才的有效手段,是当今世界越来越多国家提升教育水平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