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1109)
- 发展规划
- 学会规章
- 学会领导
- 大事记
- 学会刊物
- 科普活动
- 公益活动 (3)
- 中国教育学刊
- 学会动态 (148)
- 学会通知 (402)
- 获奖名单
- 中国基础教育
- 中小学数学
- 学术活动 (3)
- 机构列表 (23)
- 机构活动 (49)
- 实验区列表
- 实验区活动
- 单位会员活动 (2)
- 微视频征集
- 学会宣传片 (1)
- 项目宣传片
- 历届理事会名单
- 机构通知 (215)
- 电子期刊
- 论文交流
- 直播
- 视频
- 中国教育学刊
- 未来教育家
- 省市教育学会 (5)
- 学校(幼儿园)
- 其它教育团体
- 学术公报
- 独立自主型
- 紧密合作型
- 小学版
- 初中版
- 高中版
- 学会公示 (2)
- 学会声明 (1)
- 通知公告 (243)
- 专家声音
- 学会观点
- 要闻聚焦
- 动态新闻
- 现场照片
- 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家庭教育专题
- 学会第八届理事会暨40周年纪念会 (2)
- 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二次学术年会 (4)
- 抗·疫情
- 优秀在线教学
- 领航计划 (1)
- 政策精神
- 党建引领 (1)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
- 单位会员品牌活动
- 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五次学术年会
-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1)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届学术年会 (2)
- 学会活动
-
四川省教育学会 2017-04-26
四川省教育学会 一、学会简介 四川省教育学会成立于1980年,是四川省教育厅主管、四川省民政厅登记注册,四川教育系统会员最多、影响最广的全省性、群众性、学术性社会团体。 四川省教育学会内设秘书处、学术委员会和43个分支机构。现有单位会员200余个、个人会员10000余人。 四川省教育学会秉承“学术立会、服务兴会、规范办会、创新强会”的宗旨,着力开展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和学术交流活动;开展调查研究,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分析、信息反馈和咨询意见;普及教育科学知识,介绍国内外教育科学研究动向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新趋势;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成果的评审与推广。开展了四川省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奖、四川省“立德树人”优秀实践创新案例评选与展示、四川省教育学会学术年会、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立项评审等系列常态化的重大学术活动。 二、主要负责人 会 长:刘 东 副会长:周雪峰 魏成松 刘 涛 李化树 杨松林 易国栋 熊方军 副秘书长:刘怀明 刘 方 三、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怀明 电话:028-85718329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航空港黄荆路11号 电子邮箱:852347501@qq.com
-
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 2017-04-10
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07年8月3日。专业委员会的理事长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时龙研究员担任,副理事长有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中雄研究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曾天山研究员、江苏省教育评估院院长陆岳新研究员、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常务副院长陈效民研究员、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常明、北京市教育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耿申研究员、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原院长顾志跃等,常务理事由全国各省市教育评估院、所负责人及教育评价界知名专家和教授组成,此外还有一大批中小学校长也作为理事参与其中。专委会还聘请国家总督学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副主席陶西平为名誉理事长。 主要业务: 组织全国教育评价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理论、方法技术手段,对教育评价改革以及教育质量监测与保障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评价信息反馈为行政领导提供决策信息。 主要活动: 每两年举办一次学术年会,每两年举办一次专题研讨会。学术年会和专题研讨会均是对当前教育评价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并邀请教育评价领域的权威专家和知名人士做讲座,参会对象为教育评价工作者和一线教师。目前已在北京、上海、重庆、无锡等地分别举办了学术年会和专题研讨会,对发展性评价、教育质量监测与保障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讨。 主要负责人: 理 事 长:时 龙 副理事长:方中雄 曾天山 陈效民 陆岳新 顾志岳 李常明 耿 申 秘 书 长:朱 铭 常务副秘书长:赵学勤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5号 邮政编码:100101 联系人: 吕晓丽 联系电话 010-84652597 电子邮箱:pceect@126.com 出版物:暂无
-
教育出版研究专业委员会 2017-04-10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出版研究专业委员会于2012年6月27日成立,2020年1月8日召开第二届理事会换届大会。现任理事长为魏运华,副理事长为刘东杰、王瑞书等八人,秘书长为李俏。 专委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团结全国教育出版工作者,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广大中小学师生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教育事业和教育出版改革和发展,加强队伍建设,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教育出版事业而奋斗。 主要业务: 本专委会组织教育出版工作者学习党的有关方针政策、有关会议精神和领导讲话精神,了解中小学教育改革现状,熟悉教育出版业务,提高教育出版工作者的思想、业务和服务水平;总结交流教育出版工作的经验,沟通信息,交流情况;介绍国内外教育出版研究动向、优秀成果和改革经验;研究教材和教育读物平面媒体和数字出版的编辑、出版、发行(营销)等工作;开展有关学术活动,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推进教育出版工作;加强教育出版工作的横向联系和对外联络;开展培训活动,并就教育出版的共性问题,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为教育出版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本专委会依法维护教育出版工作者的正当权益,组织其他与教育出版工作有关的活动,促进教育出版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为会员单位服务,成为相互沟通和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主要活动: 每年召开一次“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年会”,邀请各会员单位社长、总编辑,共同就教育出版政策、教育出版改革发展以及教育类图书编写、出版、发行等专业性问题进行交流与研讨。 主要负责人: 理 事 长:魏运华 副理事长:刘东杰 王瑞书 方 平 陶 己 胡 平 李 东 张立新 王光辉 秘书长 :李 俏 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晓东 电 话:010-58759579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7号院1号楼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总编室 E-mail:zhangxd@pep.com.cn 邮 编:100081
-
学校文化研究分会 2017-04-10
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成立于2009年12月,由从事教育文化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和学校教育决策、管理的相关机构与个人自愿组成。第一届、第二届理事长为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周满生,现任理事长为国家督学、全国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三小校长刘可钦。 在党和政府相关政策文件指导下,按照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学校文化研究分会以中小学为主体,开展学校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新目标、新思路、新举措;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深入发展,引导各省、市、县(区)学校积极顺应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结合本地本校实际,传承与优化学校文化,不断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主要业务: 1. 开展学校文化研究学术年会。 2. 开展专题调研、诊断、咨询等服务活动,帮助和指导会员学校提炼、改进学校文化。 3. 培育典型,开展学校文化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分享和推广,为教育决策提供分析、反馈和咨询意见。 4. 举办学校文化系列行活动,组织会员走进各地名校,深入学习先进理念和经验。 5. 加强与主流教育媒体的联系,搭建良好的媒体传播渠道,宣传学校文化学术研究成果、典型案例等。 6. 组织开展学校文化建设培训工作。 学术委员会: 顾问:顾明远 叶小文 主任:周满生 副主任:卫元琪 杨志成 鲍鹏山 任学宝 陈锁明 刘 坚 余 凯 梁振华 嵇成中 余慧娟 刘希娅 田 间 主要负责人: 理事长: 刘可钦 副理事长:朱生营 汪正贵 宋继东 管 杰 程红兵 黄敏洁 唐文红 李玉良 武建谋 马恒燕 刘永胜 李青青 秘书长 :张东娇 副秘书长:李 斌(常务) 王海霞 唐彩斌 李俊兴 武佳红 窦文军 魏 凌 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 斌 魏 凌 电 话:010-59812198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万柳中路9号 邮 编:100089
-
传统文化教育分会 2017-04-10
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是为响应党的十八大“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经中国教育学会第七届理事会批准,于2014年5月成立的分支机构。最初称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2018年7月17日更名为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分会致力于完善中国教育学会在传统文化教育领域的职能,服务全国基础教育领域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需求,引导传统文化教育在全国中小学健康、持久、有效地发展。 主要业务及活动: 组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学术研究与交流活动;组织举办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年会、主题论坛;组织举办两岸三地学术研讨活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项目及系列宣传活动,总结和普及推广基础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实践的新成果;组织传统文化教育领域的地方教材、青少年读本、校本教材等编写出版活动;组织开展与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业务培训和咨询服务等。 主要负责人: 理事长: 徐 勇 副理事长(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建福 王文静 王崧舟 王翠叶 包 岩 朱翔非 吴传胜 郑国岱 祝安顺 耿成义 徐健顺 秘书长: 丛艳姿 副秘书长(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立刚 王宝泉 刘 一 杨 阳 潘 帅 地 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445室 联系方式:(+86)187-0136-0618 邮 箱:ctwhjyzx@sina.com
-
国际教育分会 2017-04-10
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于2021年6月正式成立,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担任第一任理事长。分会宗旨是聚合国际教育研究、国际教育实践力量和资源,服务和推动我国国际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主要业务: 组织开展学术研究。坚持学术立会,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学术活动,研判发展趋势,提出政策建议,打造国际教育研究智库,为我国国际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研制专业评价标准。开展国际教育领域行业规范与评价标准研制,探索多层次评价工作的实施路径,提升行业专业化水平和自律能力,推进国际教育高质量发展。 促进教育交流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联系,组织国际教育交流活动。参与国际组织教育政策、规则、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为全球教育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提供支持。 开展高端师资培训。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校的师资建设需求,提供高端研修培训,搭建教研共同体,培养能够胜任新时代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讲好中国教育故事。做好中国教育国际传播,推动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话语权,提高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向世界阐释推荐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教育理念和实践。 组织国际教育相关的其他活动。 主要活动: 学术年会、学术研究、专家咨询、专题调研、国内外学术研讨、业务培训等。 主要负责人: 理事长: 王定华 副理事长:丁 浩 马 莉 王 芳 刘华蓉 杨慧文 邹 正 陈时见 陈海东 秦 和 彭双阶 秘书长: 张东升 副秘书长:苑大勇 李国辉 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 妍 电 话:010-88811962,13681067661(微信同号) 邮 箱:chinaieb@163.com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北外国际大厦802室 邮 编:100089 国际教育分会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名单.docx
-
班主任专业委员会 2017-04-07
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4年10月,是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研究性组织。 专委会自建立以来,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为丰富班主任工作理论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服务、为提高班主任队伍建设水平服务、为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服务”的工作方针,竭诚为全国近500万班主任发展作贡献。 在中国教育学会领导下,专委会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专业优势、队伍优势,全方位、多视角,深入开展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论、政策和实践研究,为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于2021年5月22日正式成立。专委会下设秘书处,秘书处设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班主任研究中心。 主要工作: 1.定期开展全国班主任工作现状调查研究,建立全国班主任工作资料库,为班主任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实践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班主任工作决策提供实证支撑。 2. 开展班主任工作相关理论研究,定期召开全国班主任工作学术研讨活动,为繁荣班主任工作理论研究服务 3.开展班主任工作实践和优秀班主任教育经验研究,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活动,为全国中小学校班主任工作提供专业指导服务。 4.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展班主任的国际视野,组织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拓展班主任工作和研究的视野。 5. 每年召开学术年会,为班主任专业发展提供交流平台。 6.开展公益培训和研修活动,为提升中西部和乡村地区班主任素养提供服务。 7.完成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委托和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主要负责人: 理事长 :马建华 副理事长:赵福江 耿 申 齐学红 李家成 叶蓓蓓 熊华生 秘书长 :赵福江(兼任) 副秘书长:魏 强(常务) 丛桂艳 杨丙涛 张 聪 梁银妹 联系方式: 联系人:魏 强 联系电话:13910823860(微信同号) 电子邮箱:weiqiangtongzhi@163.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路4号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邮 编:100036
-
关于举办单位会员、实验校年会暨“立德树人 特色教育行”——走进北京为明教育集团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观摩研讨会的通知小学[2017]01号各研究中心、各单位会员、实验校;各相关学校: 为更好地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国教育学会关于做好单位会员服务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从而推动单位会员、实验校的深化改革创新,根据我会2017年计划,决定于2017年5月17-19日在深圳召开单位会员、实验校年会暨“立德树人 特色教育行”——走进北京为明教育集团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观摩研讨会,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主题 特色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 二、会议内容 (一)开幕式 拟请中国教育学会领导;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副院长、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锁明讲话;当地教育领导致辞。 (二)典型报告 深圳南山分校范刚校长; 专家评论,拟请专家、校长深入评论。 (三)学术报告、经验交流 主旨报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王文湛,题目:新形势下特色教育的新发展。 经验交流: 1、李楚英 海口第二十七小学校长 2、唐冬梅 湖南燕山小学校长 3、刘 飞 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校长 4、金明华 云南昆明第一小学校长 5、王 瑛 留美教育博士 6、朱晓宇 北京玉臣教育集团总裁 (四)圆桌论坛 主题:新形势下特色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主持:陈锁明博士、副教授、北师大校长培训学院副院长;小教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拟请著名专家校长论辩: 1、深圳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校长罗任重; 2、浙江杭州时代小学校长唐彩斌; 3、贵州六盘水钟山区实验小学校长谭富忠; 4、北京万泉小学校长景晓霞; 5、华南师大附属小学校长张锦庭; (五)学校考察 1、深圳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 2、深圳市前海港湾小学 三、会议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北京为明教育集团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 四、会议时间、地点 2017年5月18日-19日,17日下午报到,18日全天和19日上午会议。 五、参加对象 1、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深圳市南山区有关领导; 2、中国教育学会单位会员、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实验校(1-2人/校); 3、小教会广东地区有关学校; 4、有意向申请加入中国教育学会单位会员的部分学校(每地区1-2所)。 5、特邀农村、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代表10人(享受免会务费、住宿费,来往交通自理);规模:180人左右。 六、会议费用 参会者免收会务费,来往交通、住宿自理。 七、会议报名、报到 1、请参会单位接通知后于2017年4月25日前将参会回执发回小专委秘书处邮箱:xhmsc123@126.com 联系人:邓丽娟 电话:18511057673 深圳南山分校联系人:韩巍 电话:18665818548 2、电子版发至秘书处邮箱:xhmsc123@126.com 3、报到时间、报到酒店地址 报到时间:2017年5月17日 报到酒店(1)中南海悦酒店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前海路1428号(前海路与学府路交汇处) 报到酒店(2)中南海滨大酒店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新路3125号 (会务统一安排酒店到会场的接送) 八、鉴于各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出台的有关会议住宿标准不尽相同,本次论坛不统一安排住宿,仅为参会人员提供会议举办地周边酒店信息,请参会人员自行选择、安排。(宾馆及交通路线说明详见附件2)附件:1:单位会员、实验校年会参会回执.docx2:报告酒店信息及乘车路线.docx3: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简介.docx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2017年4月12日
-
关于举办《我的教育智慧》微视频第四期征集活动的通知【中国教育学会】 2017-04-10
中国教育学会关于举办《我的教育智慧》微视频第四期征集活动的通知学会发〔2017〕41号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教育改革实验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及热心教育人士: 教育是一门智慧之学。教育智慧是对教育实践经验与理性思考的整合。为提升基础教育领域从业者综合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分享教育经验,展现教育智慧,中国教育学会决定开展《我的教育智慧》微视频第四期征集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一、活动宗旨 教育实践中的智慧是透视实践、积累经验、创新发展的能力,表现在如何处理鲜活的、具体的复杂教育教学情景,以及应对学生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的理解、新的方法、新的观点、新的思想。 本次征集活动旨在通过“微视频”的表现形式,为教育工作者和各界人士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的理解、观点和思想以及具体教育方法的直观呈现,开辟独特的展示和分享平台,传播经验,启迪智慧。 二、征集对象 全国教育工作者,愿意参与此次活动的广大家长及关心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 三、作品要求 (一)参赛微视频题材不限,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内容积极健康向上,传递社会正能量,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二)微视频内容完整,逻辑清楚。可以是个人讲述,也可以是情节演绎。情节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在生活原型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加工,展现一段发人深省的教育故事、一个成功的教育案例、一个有效的教育方法,一种有感染力的教育态度,用小故事体现大道理,由小视角彰显大智慧。 (三)微视频画面及声音稳定清晰。 (四)切忌课堂实录,切忌PPT展示。内容呈现力求生动、耐看、有思想、有启发性。 (五)视频格式要求为MP4,作品长度不得超过10分钟,文件大小200M以内。 四、活动说明 (一)本征集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 (二)可以个人参加,也可以由单位组织团体报名(个人报名填写附件1,单位组织团体报名填写附件1和2。)。 (三)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者本人或团体原创,严禁剽窃、抄袭。主办方不承担包括(不限于)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中国教育学会保留取消其参赛资格及追回奖项的权力。微视频征集作品的作者享有署名权,中国教育学会对征集作品享有使用权。 五、活动时间 征集时间:2017年4月10日至8月31日 评选时间:2017年9月1日至9月30日 获奖结果公布:2017年10月 证书奖品发放:2017年12月 六、作品展播及评选 征集作品经初选后在中国教育学会官网(www.cse.edu.cn)展播,优秀作品将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次学术年会播放,并通过官微及其他多媒体形式推广。 本征集活动于9月份进行集中展播并开展评选工作。评选出个人优秀作品一、二、三等奖和网络人气一、二、三等奖。同时,本次活动设立优秀组织奖,奖励对象为组织报送10个及以上作品的学校、机构和单位。 对获奖作者将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对获奖组织将颁发获奖证书,评选结果将在中国教育学会官网、官微公布。 七、作品提交方式 请于8月31日前交参评表及视频电子版发送至邮箱:xinxibu@cse.edu.cn(邮件主题:个人请注明“我的教育智慧+姓名”;单位组织请注明“我的教育智慧+单位名称”) 联系人:徐赫潇 电 话:010-84022320 中国教育学会 2017年4月10日附件:1:《我的教育智慧》微视频第四期征集活动个人作品参评表.docx2:《我的教育智慧》微视频第四期征集活动单位组织参评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