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1109)
- 发展规划
- 学会规章
- 学会领导
- 大事记
- 学会刊物
- 科普活动
- 公益活动 (3)
- 中国教育学刊
- 学会动态 (148)
- 学会通知 (402)
- 获奖名单
- 中国基础教育
- 中小学数学
- 学术活动 (3)
- 机构列表 (23)
- 机构活动 (49)
- 实验区列表
- 实验区活动
- 单位会员活动 (2)
- 微视频征集
- 学会宣传片 (1)
- 项目宣传片
- 历届理事会名单
- 机构通知 (215)
- 电子期刊
- 论文交流
- 直播
- 视频
- 中国教育学刊
- 未来教育家
- 省市教育学会 (5)
- 学校(幼儿园)
- 其它教育团体
- 学术公报
- 独立自主型
- 紧密合作型
- 小学版
- 初中版
- 高中版
- 学会公示 (2)
- 学会声明 (1)
- 通知公告 (243)
- 专家声音
- 学会观点
- 要闻聚焦
- 动态新闻
- 现场照片
- 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家庭教育专题
- 学会第八届理事会暨40周年纪念会 (2)
- 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二次学术年会 (4)
- 抗·疫情
- 优秀在线教学
- 领航计划 (1)
- 政策精神
- 党建引领 (1)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
- 单位会员品牌活动
- 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五次学术年会
-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1)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届学术年会 (2)
- 学会活动
-
2017创客教育资源开发者大会在北京召开 2017-07-19
2017创客教育资源开发者大会在北京召开 2017年7月17-19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2017创客教育资源开发者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包括教育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技企业、科普场馆、中小学校领导和教师在内的500多人参加了本次大会。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杨念鲁 开幕式上,中国教育学会公布了新一批“中国青少年创客奥林匹克”系列活动实验基地和实验区名单,STAR Group星际元会展集团向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体验中心捐赠美国创客教育经典案例集《探客的艺术》共6000册。 本次大会分为三个部分,包括高峰论坛、主题论坛、工作坊,全方位展现了创客教育的时代背景和社会价值、创客教育的实施途径和运作方式、创客教育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和实践经验。《Make》杂志和Maker Faire的创始人戴尔·多尔蒂(Dale Dougherty)美国硅谷创新馆馆长蒂姆·里奇(Tim Ritchie)联合国卡林加奖获得者 李象益 大会邀请到《Make》杂志和Maker Faire的创始人戴尔·多尔蒂(Dale Dougherty)、美国硅谷创新馆馆长蒂姆·里奇(Tim Ritchie)、联合国卡林加奖获得者李象益、上海新车间联合创始人李大维、深圳柴火空间创始人潘浩、STAR Group星际元会展集团创始人兼CEO张昱等国内外创客运动领军人物作主旨演讲,系统而生动地阐述了创客运动的意义、创客运动背景下的科技创新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生态建构、创客运动对教育变革的影响等观点。 据了解,大会设置了三个主题论坛,邀请来自高等院校、相关教育机构和科技企业的创客教育研究者、资源开发者和教育实践者共16位嘉宾,围绕创客教育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系、不同机构和组织开展创客教育的优势和经验、创客教育资源开发的原则和经验等问题发表主题演讲,并与参会观众进行深入的对话和交流。 为具体展示创客教育的运作方式,大会邀请国内外创客教育资源开发单位和实施机构开设了11个创客工作坊,既有来自美国旧金山探索馆的 “捣鼓工坊”、硅谷创新馆的“设计挑战工坊”以及TEN80教育机构的“智能车工坊”,也有我国知名创客教育机构和资源开发企业开设的以数字制造、智能硬件、VR数媒、STEAM教育、航天创客等为主题的创客工作坊。 中国教育学会青少年创新思维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人李亦菲主持了大会的闭幕式,并宣布组建中国教育学会“创客教育标准智库”、开展2017创客教育资源征集活动。 据悉,中国教育学会将组织内外创客教育专家对征集的创客教育资源进行评选,评出的优秀资源将在中国教育学会官方网站(www.cse.edu.cn)公开推荐,并以资源手册的形式发放给“中青创奥”系列活动的实验区和实验基地。学会还将对优秀资源提供学术指导和支持,并邀请部分优秀资源参加在2017年中国教育学会年会期间举办的“创客教育论坛暨优秀创客教育资源展”。
-
“2017年创客教育资源征集活动”【青少年创新思维】 2017-07-12
关于开展“2017年创客教育资源征集活动”的通知学会发〔2017〕101号各会员、分支机构、实验区、“中青创奥”实验区和实验基地、相关学校、相关资源开发单位: 随着以“创意制作”和“开源分享”为特征的创客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我国政府积极推动面向全民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并大力支持面向青少年的创客教育。随着创客教育在我国快速扩展,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科普场馆、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等都纷纷投入到创客教育资源开发的热潮中来,在创客工具研制、创客空间建设、创客课程编制、创客教师培训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出现了一批理念先进、品质优良的创客教育资源,对我国中小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开展创客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为贯彻落实国家推动“双创”的精神,促进我国青少年创客教育的健康发展,中国教育学会发起举办了“2017创客教育资源开发者大会”(MakerEdu Resource Developer Conference,MERDC),并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优秀创客教育资源。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围 有关科技研发企业、出版社、教育机构和团体,各级各类学校和教师个人。 二、征集内容 支持中小学校和相关教育机构开展青少年创客教育的各类资源,包括工具与设施、课程与套 材、平台与系统等。 “工具与设施”指能够支持青少年学生在各种创客活动中制作创意作品的小型的、非专业化的工具与设施,既包括实物形态的工具和设施,也包括数字化的工具和设施。根据所制作作品的形态不同,可以分为手工制作工具、数字制造工具、智能硬件工具、数媒创作工具、数学益智工具等六种类型。 “课程与套材”指能够支持中小学校和相关教育机构利用各种工具和设施开展创客教育的课程体系,应包括课程方案、学生手册、教师指南、配套工具和材料、多媒体素材等组成部分。根据课程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趣味创客课程、益智创客课程、科普创客课程、发明创客课程,以及各种综合性的主题创客课程等。 “平台与系统”指服务于创客教育课程的设计、支持、实施和评价的网络平台和工作系统。根据平台和系统的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信息资源系统、教学辅助系统、成果展示系统、学生评价系统等不同类型。 三、申报条件 (一)对资源的基本要求 1.所申报的资源应于2016年1月1日以后开发完成。 2.所申报资源应对青少年学生有较强的针对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无方向性、科学性错误。 3.所申报资源应符合本活动征集内容的范围,能归入工具与设施、课程与套材、平台与系统三个类别中。 4.所申报资源必须具有合法的知识产权。 5.所申报资源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资源的媒体格式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参见附件1)。 6.申报的数字文档在申报前应进行杀毒处理。 (二)对申报材料的要求 1.工具和设施资源 (1)对工具和设施的简介文件,列出工具和设施的目录。对每一项工具或设施,都要说明其研制背景、功能与目标、工具和设施目录、特色和创新点等,以文本、PPT、网页、视频等形式呈现。 (2)配套课程简介文件,列出基于所申报工具和设施的配套课程。对每一项课程,都要提供一份课程简介文件,说明课程目标、内容大纲、套材资源、实施建议等,以文本、PPT、网页、视频等形式呈现。 (3)典型作品简介文件,选出5-10件利用所申报工具和设施完成的典型作品。对于每件作品,都要提供一份作品简介文件,说明作品的创意、外观与结构、主要功能、特色与创新点等,以文本、PPT、网页、视频等形式呈现。 2.课程与套材资源 (1)课程方案,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大纲、套材资源、实施建议、评价方案等,以文本、PPT、网页、视频等形式呈现。 (2)对《学生手册》和《教师指南》的简介,包括设计思路、分册安排、内容目录、使用建议、特色和创新点等,以文本、PPT、网页、视频等形式呈现。 (3)《学生手册》和《教师指南》实物样本,要求提供1-3个分册完整的实物样本,每个分册提供3份。 (4)配套工具和材料简介,包括工具和材料目录、使用建议、特色和创新点等,以文本、PPT、网页、视频等形式呈现。 (5)多媒体资源简介,包括多媒体资源目录、使用建议、特色和创新点等,以文本、PPT、网页、视频等形式呈现。 3.平台与系统资源 (1)对平台和系统的介绍,包括研制背景、功能与目标、各功能板块的内容与形式、特色和创新点等,以文本、PPT、网页、视频等形式呈现。 (2)典型应用案例,选出2-5个利用所申报平台和系统开展创客教育工作的典型应用案例,对于每个案例,都要说明应用单位基本情况介绍、应用背景和意图、应用的过程、取得的效果、主要经验,以文本、PPT、网页、视频等形式呈现。 四、工作实施 本次资源征集活动由中国教育学会青少年创新思维教育研究中心统筹负责,制定征集方案并组织实施。工作流程如下: 1.申报 资源开发单位填写申报表(详见附件2),并备齐所要求的申报材料。加盖单位公章的申报表纸质版,与申报材料的电子版(采用网盘、U盘或移动硬盘等形式存储)和资源实物一起,于2017年9月30日之前报送到下面指定的联系人和地址。 2.评选 中国教育学会将对资源的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并对通过形式审查的资源组织专家进行评审,遴选出优秀创客教育资源。申报材料形式审查记录表见附件3,创客教育资源评价标准参见附件4。 3.推荐 由专家遴选的优秀创客教育资源将在中国教育学会官方网站公开推荐,并以资源手册的形式发放给“中国青少年创客奥林匹克”系列活动实验区和实验基地。遴选出的优秀资源将被邀请参加在2017年中国教育学会年会期间举办的“创客教育论坛暨优秀创客教育资源展”。 4.支持 本次征集和评选活动不向申报单位或个人收取评审费用。为鼓励和支持科技研发企业、出版社、教育机构和团体,各级各类学校和个人人等多方力量参与创客教育资源建设,本次征集活动将根据专家评选结果及使用单位反馈情况,对优秀资源提供学术指导和支持。 五、联系方式及关注办法 (一)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玥 电话:18500333550 邮箱:liuyue@cse.edu.cn 邮寄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24号青蓝大厦418室 邮编:100007 (二)关注办法 中国教育学会微信号:cseedu 附件:附件1:“优秀创客教育资源征集活动”媒体技术要求.docx 附件2:2017创客教育资源征集活动申报表.docx 附件3:申报材料形式审查记录表.docx 附件4:创客教育资源评价标准.docx 中国教育学会 2017年7月12日
-
中国教育学会关于举办第三十次学术年会的预通知 2017-07-06
中国教育学会关于举办第三十次学术年会的预通知学会发〔2017〕100号各位会员、各单位会员、各教育改革实验区 ,有关科研院所、中小学校(幼儿园):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是学会长期经营并精心打造的品牌学术活动,是具有基础教育博览性质的综合性学术盛会。多年来,在教育部、各级政府、单位会员以及社会相关组织的重视支持下,已成功举办29届。第三十次学术年会将于2017年11月18-19日在上海召开。 本次年会,将紧紧围绕“公平、优质、多样——面向2030的基础教育”这一时代主题,通过主旨报告、学术研讨、热点对话、实践分享等形式,荟萃基础教育领域精英,共同探索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这一远景目标的路径与动力机制,旨在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精神,促进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推进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学术支持。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公平、优质、多样——面向2030的基础教育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中国教育学会 承办单位: 上海精锐教育集团 三、会议时间 11月17日全天报到,18-19日为正式会期 四、会议地点 上海市(具体地点见9月年会正式通知) 五、会议内容 (一)开幕式 (二)大会主旨报告 (三)分论坛 (四)对话教育专家 (五)微论坛 (六)现场嘉宾访谈 (七)闭幕式 六、参会人员 教育部有关领导,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副会长、学术委员;各分支机构、单位会员、教育改革实验区、现代学校联盟学校(幼儿园)负责人;各承办、协办、支持单位负责人;特邀教育理论研究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中小学校长、幼儿园负责人和教师代表等。 七、会议论文征集与评选 (一)论文选题 会议论文应紧紧围绕第三十次学术年会“公平、优质、多样——面向2030的基础教育”的主题撰写,未结合此主题的论文不予接收。 (二)征文要求 1. 作为论文的唯一作者或第一作者,每位作者限报1篇。除第一作者外,每篇文章的合作者原则上不超过2人; 2. 论文字数控制在10000字以内。具体格式要求,详见附件1。 (三)论文报送 请填写《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报送表》(附件2),并于2017年9月15日前以电子邮件方式与论文一并发送至会务组邮箱huiyi@cse.edu.cn,过时不予受理。 (四)论文评审 学会组织专家成立论文评审委员会,经初评、复评后,确定优秀论文获奖名单,并在学会网站予以公示。 (五)论文奖励 1. 获奖者将获得第三十次学术年会会议优秀论文荣誉证书; 2. 优秀论文将被收录入《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 3. 学会将邀请部分优秀论文作者在年会相关论坛上发言; 4. 特别优秀的论文将推荐至《中国教育学刊》、《未来教育家》等杂志刊发。 (六)论文征集与评选不收取费用。 八、参会费用 本次会议欢迎非会员教育工作者及教育机构代表踊跃参加。 收费标准:1.个人会员凭有效证件缴纳会务费800元(含资料费、会议期间餐费、场地服务费等);2.单位会员享受一人免费,其他人员按个人会员标准缴费;3.非会员需缴纳会务费1200元。会议收费一律由中国教育学会开具发票。具体报名及交费方式请见后续正式通知。 与会人员住宿费、往返交通费等自理。 九、联系方式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学术部 联系人:王老师 电 话:010-84022788 电子邮箱:huiyi@cse.edu.cn 附件:1: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格式要求.docx 2: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报送表.docx 中国教育学会 2017年6月30日
-
关于开展“2017年创客教育资源开发者大会”的补充通知【青少年创新思维】 2017-06-28
关于开展“2017年创客教育资源开发者大会”的补充通知学会发〔2017〕97号各会员、分支机构、实验区、“中青创奥”实验区和实验基地、相关学校、相关资源开发单位: 根据学会发〔2017〕75号文,“2017创客教育资源开发者大会”将于2017年7月17日至19日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举行。 为更好地发挥本次大会对我国创客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的引领带动作用,中国教育学会拟对大会的内容、组织形式和参会方式等作出如下调整: 一、大会内容的调整 根据学会发〔2017〕75号文,本次大会包括创客教育资源开发高峰论坛、企业创客教育资源展示、学校创客教育资源展示三个部分内容。为确保大会的高质量,对大会内容做出以下调整: 1.将创客教育资源展推迟至2017年11月底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年会期间举行。近期中国教育学会将发布“2017创客教育资源征集活动”的通知,并组织专家为11月底的创客教育资源展示遴选优秀创客教育资源。 2.将部分中小学校和教师创客空间的展示和学生成果展示移至到8月21-24日在京举办的“中国青少年创客奥林匹克展示活动”中进行。 3.保留工作坊展示和体验区展示,并对设置工作坊和体验活动的单位和内容进行精选。 二、大会组织形式的调整 根据学会发〔2017〕75号文,本次大会采用高峰论坛、现场展示、工作坊展示、体验区展示同步进行的组织形式。为使参会人员能够全面、深入地吸收大会的精华,对大会的组织形式做以下调整: 1.7月17日只安排开幕式、高峰论坛的主论坛(分上午和下午两个半场),不安排工作坊活动; 2.工作坊活动只在7月18日全天安排,共设置10个工作坊,每个工作坊循环进行2次(每次90分钟),每次接待20人,共接待40人。 3.体验区活动只在中午休息时开放,为参会人员体验丰富多彩的创客教育活动提供充分的空间。 三、参会方式 本次大会的参会人员种类多样,但参会人数又受场地限制,为使各类人员都能有机会参加这一盛会,对参会方式做出以下安排: 1.教育部相关部门与单位的领导、中国教育学会分支机构负责人,由中国教育学会发函邀请(免费参会)。 2.中国教育学会实验区负责人、“中青创奥”实验区负责人、北京市相关教育部门领导,由中国教育学会发函邀请(免费参会)。 3.中青创奥实验区的中小学校、中青创奥实验基地的负责人和骨干教师,由“中青创奥”活动办公室组织参会(1000元/人)。 4.相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负责人和骨干教师,登录中国教育学会官网报名并缴费(1400元/人)限200人。 5.从事创客教育资源开发的企业及在工商部门注册的社会机构,登录中国教育学会官网报名并缴费(2200元/人)限100人。 四、报名和缴费方式 1.企业类相关人员采取网上报名与缴费方式:流程如下:登录中国教育学会官网(www.cse.edu.cn)首页导航栏“学术交流”→会议培训→“创客教育资源开发者大会”,点击“参会注册”按照注册页面信息栏,如实填写参会者信息(带*号内容为必填项),点击“提交”;后选择注册类型,点击“注册参会”完成注册。 2.学校及非企业类教育、科研人员,以及“中青创奥”实验基地人员采取线下报名和公对公转账方式缴费。请与下面第五条“学校及非企业类教育、科研人员,中青创奥实验基地人员报名”的联系人沟通报名和缴费的具体事项。 3.报名缴费截止时间为2017年7月16日,因会场接待容量有限,将对参会人员进行限制。若报名人数已满,将提前截止报名,未能报名成功缴费成功,会务组不予接待,敬请谅解。 4.有意愿参加资源展示(体验区展示、工作坊展示)的企业与非企业机构,请与下面第五条“参展单位报名”的联系人沟通具体事项。 五、联系方式及关注办法 (一)联系方式 1.参会报名 联系人:孟仕华,史秀丽,左建胜 联系电话:010-68909688(工作时间) 18511381171(孟仕华) 13810700026(史秀丽) 13436820256(左建胜) 电子邮箱: zqcabgs@126.com 2.参展单位报名 联系人:牟永华,晋育飞 电 话:18514830713(牟永华) 18611880024(晋育飞) 邮 箱: chinameeting@vip.163.com (二)关注办法 中国教育学会微信号:cseedu 附件:1:会场交通路线说明及地图.docx 2:会场周边酒店一览表.docx 3:参会回执表.docx 中国教育学会 2017年6月28日
-
关于召开第二十次学术年会的预通知【外语教学】 2017-06-21
关于召开第二十次学术年会的预通知外专委发〔2017〕01号各会员、各单位会员、各教育改革实验区,各有关教研室、教科院(所)、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教育(师范类)院校、中小学校及相关教师: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2016年9月,教育部委托的研究团队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及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通过语言学习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而促进青少年全人发展,已成为国内中小学外语教学界的热点话题。 为贯彻《规划》精神,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的外语教育工作,探索适合新形势下基础教育外语学科发展的方法,提升英语教育工作者理论和实践水平,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计划定于2017年11月4—6日在北京举办第20次学术年会。现将有关事项预通知如下: 一、年会主题 外语教育与青少年成长——语言学习与全人发展的融合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for Youth Growth—— Integrating Language Learning & Whole-person Development 二、专题会场主题 (一)教育/语言政策 Education/Language Policy (二)课程与教学创新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Innovation (三)教学资源开发与设计 Materials Development and Design (四)外语教育中的学习动机 Motivation in Language Education (五)课堂教学设计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Lesson Planning (六)测试与评估 Testing,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七)教师教育与发展 Teacher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八)新媒体与外语教学 New Media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九)校本课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十)小学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十一)小语种教学 Othe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十二)外语教学中的学习者因素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三、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 四、会议相关内容 (一)专题会场发言摘要、工作坊设计方案、研讨课例征集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20次学术年会组委会现面向全国征集专题会场发言摘要、工作坊设计方案、研讨课例。专题会场发言摘要、工作坊设计方案及研讨课例经组委会审核通过者将在此次年会上进行专题发言、工作坊培训、录像课或说课展示,并获得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颁发的相关证书。 1、专题会场发言 专题会场发言时间为25分钟。发言摘要围绕上述专题会场主题,结合大会主旨,陈述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论文的主要观点。实证类论文的摘要应包括研究目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主要研究结论等;经验总结类论文的摘要应包括教学实践的过程、主要经验和做法、教学效果等;理论探讨类论文应包括要讨论的主要问题、论文的主要观点和论据等。发言摘要500字左右,须包含以下内容: (1) 发言题目 (2) 摘要 (3) 关键词(3-5个) 专题会场发言申请表见附件1,发言摘要格式模板见附件2。 2、工作坊 工作坊时间为60~100分钟。设计方案500字左右,须包含以下内容: (1) 工作坊题目 (2) 简介 (3) 希望受众群体及规模 (4) 活动过程 (5) 其他特殊要求及相关信息,如多媒体设备、内容展示的特殊需求等 工作坊申请表见附件3,设计方案格式模板见附件4。 3. 研讨课例 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 内容要求:正式版本教材、自选教学资源、校本课程材料中自行选择教学内容,但应考虑所教年级学生的外语水平和活动举办时所教年级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初中一年级为例,建议选择学生所学版本教材的初二年级第四单元的内容),体现教学的针对性,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生成的过程及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的融合。 提交材料要求: 教学设计详案: 标题用小二号黑体,正文用小四号宋体,标题下方居中位置请用小四号楷体注明作者及所在单位,正文下方请标明页码,页边距设置上下为2.54cm,左右为3.17cm。 教学材料:通过图片格式发送。 课件:建议使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10软件制作。 课例视频:建议以MP4高清格式提交,如视频文件太大可通过网盘发送。 研讨课例申报表见附件5。 有意申报专题会场发言、工作坊项目者,请于2017年8月11日前将专题会场发言申请表和专题会场发言摘要或工作坊申请表和工作坊设计方案的电子版以同一个文档的形式发送到zhuantihuichang@163.com。有意申报研讨课例项目者请于2017年8月11日前将研讨课例申报表、教学设计详案、课件、教学材料内容及课例视频发送至nianhuiguanmo@163.com。 每人限提交一份专题会场发言、工作坊、研讨课例申报材料。 (二)论文征集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20次学术年会组委会拟向参会者征集学术论文并在此次年会后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审。 1、 论文要求 围绕上述专题会场主题,形式可为论文、调查报告、经验总结、实验报告等。每篇论文字数在5千字以内,中外文皆可。要求观点鲜明、论述严密、数据准确、案例典型、文字通顺、理论联系实际。 论文须包含以下内容: (1) 题目 (2) 摘要 (3) 关键词(3-5个) (4) 正文 (5) 参考文献 2、注意事项 (1)凡在2015年10月1日至2017年10月30日期间完成或发表的科研成果和作品均可申报。曾发表或曾获各类论文(课题)评审奖项的成果请在“论文参评表”中如实标注。 (2)论文提交时间为2017年10月30日至11月12日。 有意参评者请此期间将论文参评表及论文最终稿以同一个文档的形式发至zhuantihuichang@163.com。邮件主题处请注明参评论文字样及省份、姓名、学段,论文作者限参会者本人,每人限提交一篇。 论文参评表见附件6,参评论文格式模板见附件7。 (3)本次论文评审通过者将获得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颁发的优秀论文证书,并推荐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年度论文评审。 专题会场发言、工作坊设计方案、研讨课例及论文征集及评审均不收取任何费用。参加学术年会须缴纳会务费,请关注“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20次学术年会”正式通知。 五、外专委秘书处办公室联系方式 联系人:杨老师、赵老师、傅老师 电话:010-62389388转615、616、617 邮箱:zhuantihuichang@163.com;nianhuiguanmo@163.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44号(北区)6号楼201室 邮编:100088 附件:1:“第20次学术年会”专题会场发言申请表.docx 2:“第20次学术年会”专题会场发言摘要格式模板.docx 3:“第20次学术年会”工作坊申请表.docx 4:“第20次学术年会”工作坊设计方案格式模板.docx 5:“第20次学术年会”研讨课例申报表.docx 6:“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参评表.docx 7:“第20次学术年会”参评论文格式模板.docx 注释:本通知及附件均可在中国教育学会、外专委官方网站下载。 网址:中国教育学会:www.cse.edu.cn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 2017年6月20日
-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年会 2017-06-06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年会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是中国教育学会长期经营和精心打造的品牌学术活动。年会荟萃基础教育领域精英,展示基础教育改革创新成果,以主题报告、学术研讨、专题交流、热点对话、经验分享、成果推广、技术展示等形式,关注国内国际基础教育领域改革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讨交流重要学术和实践成果、影响和服务教育公共治理决策、助推校长教师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已成为具有基础教育博览性质的综合性学术盛会。在教育部、各级政府、单位会员及社会相关组织的重视支持下,学会学术年会已成功举办31届。
-
教师培训者联盟 2017-06-15
教师培训者联盟 联盟简介 当今世界,教育水平越来越成为国家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的指针。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教育培训服务”。培训者是教师培训院校或培训机构整合培训资源、实施培训任务、承担培训管理的核心责任主体。如今,培训任务不断升级、培训工作专业性日益增强,承担培训的各级各类机构和院校的培训者亟需提升专业素养、加强自我更新,因此,搭建通畅的交流平台、创造直击问题的研讨氛围以及组建真正有效的学习共同体,是推动培训者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在此时代背景下,中国教育学会决定联合相关组织和师范院校成立“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培训者联盟”。 一、主旨与目标任务 “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培训者联盟”是在中国教育学会领导下,由上海市教育学会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倡议并协同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山东省中小学师训干训中心,以及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相关学院共同发起,并吸纳多家高等院校、各级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院)等从事教师培训的专业单位以及个人组建的公益性、合作性、专业性的行业协作平台,以“成就教师培训者的专业梦想”为宗旨,致力于为教师培训者创设相互学习、研讨的学术交流机会,共同探索教师培训的系统解决方案以及教师培训者的专业发展路径。 联盟的目标任务: 以“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培训者联盟”为交流研讨平台,关注与适应国际国内教师培训发展的趋势,聚焦我国教师在职培训的理念、内容、模式、技术等关键问题,通过整合国内外优质教师培训资源,创新教师培训资源流通的灵活机制,为教师培训者的专业发展提供交流平台、研究基地与系统化解决方案,探索培训者专业发展的有效机制与途径。 二、指导思想和组织原则 联盟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与立德树人精神为指导,全面遵循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以培育与提升培训者的先进办学理念和专业水平为目标,围绕培训者的专业发展和工作实务进行协同实践与合作研究,推动与提升培训者群体的专业发展,适应未来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推升中国教师培训的专业化水平。 联盟的组织原则是:坚持公益性原则;坚持自愿性原则;坚持平等性原则;坚持发展性原则;坚持开放性原则。联盟成员权益平等,资源共享,协同探索,平等交流,共同进步。 三、行动目标 “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培训者联盟”的行动目标是建立成员之间的常态化研讨与交流活动,加强成员间的深度沟通、协同与联动,加强培训行业自律,形成教师培训者学术研究、实践交流、资源共建共享的平台。具体体现在: ①合作开展研究,共同攻克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中的瓶颈问题; ②定期举办年度会议,发布专业资讯、调查结果、分析报告和应用数据等研究成果; ③通过征集、遴选、评审等方式评选各类培训实践典范; ④研究与构建培训者能力框架与标准,规范与提升培训者团队专业水准; ⑤探索新技术、新模式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 ⑥提炼与分享优质课程资源、优秀培训模式,形成资源联动互通、共建共享的氛围与机制。 四、成员加盟说明 欢迎高校、省、地市和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师专业发展中心以单位形式申请加入。所有联盟成员均应承认联盟章程,认可联盟理念,关心和支持联盟工作。 成员加盟程序:提交加盟申请表、联盟秘书处初审、中国教育学会审核批准、联盟秘书处公布审核结果。 联盟成员查看:请在“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培训者联盟”公众号右下角“关于我们”菜单中点击“联盟成员”查看最新的联盟成员单位列表。 五、联盟的管理和运作 联盟最高管理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由中国教育学会、上海市教育学会以及副理事长单位成员构成。理事会设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以及顾问等职务。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为联盟秘书处,负责联盟的日常管理并提供服务。 联盟学术顾问:钟秉林 杨念鲁 袁振国 尹后庆 张志勇 张卓玉 吴颖民 李 方 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按拼音排序):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发展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 华中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山东省中小学师训干训中心 陕西师范大学教师干部教育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 西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常规活动:由联盟秘书处或理事会指定成员组织管理,如理事会年会、联盟成员年会、最佳实践评选、研究成果发布、质量标准构建等 专项活动:如专项研究、问题调研、结对合作、资源共建共享等(专项活动的开展需要联盟理事会审定通过方可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