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1106)
- 发展规划
- 学会规章
- 学会领导
- 大事记
- 学会刊物
- 科普活动
- 公益活动 (3)
- 中国教育学刊
- 学会动态 (148)
- 学会通知 (401)
- 获奖名单
- 中国基础教育
- 中小学数学
- 学术活动 (3)
- 机构列表 (23)
- 机构活动 (49)
- 实验区列表
- 实验区活动
- 单位会员活动 (2)
- 微视频征集
- 学会宣传片 (1)
- 项目宣传片
- 历届理事会名单
- 机构通知 (214)
- 电子期刊
- 论文交流
- 直播
- 视频
- 中国教育学刊
- 未来教育家
- 省市教育学会 (5)
- 学校(幼儿园)
- 其它教育团体
- 学术公报
- 独立自主型
- 紧密合作型
- 小学版
- 初中版
- 高中版
- 学会公示 (2)
- 学会声明 (1)
- 通知公告 (242)
- 专家声音
- 学会观点
- 要闻聚焦
- 动态新闻
- 现场照片
- 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家庭教育专题
- 学会第八届理事会暨40周年纪念会 (2)
- 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二次学术年会 (4)
- 抗·疫情
- 优秀在线教学
- 领航计划 (1)
- 政策精神
- 党建引领 (1)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
- 单位会员品牌活动
- 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五次学术年会
-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1)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届学术年会 (2)
- 学会活动
-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8次学术年会胜利结束 2011-10-25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8次学术年会胜利结束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8次学术年会于9月24—25日在哈尔滨召开。中国教育学会顾明远会长亲临大会指导,并以《让懂得教育的教育家办学》为题作了学术报告。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王燕同志代表中国教育学会致词。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社科联、黑龙江省民间组织管理局的领导莅临大会指导,并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各市(地企)教育学会及省属分支机构的代表200余人参加会议。 大会听取了童明英会长代表第八届理事会所作的《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开创教育学会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以及韩基库秘书长关于《修改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章程(草案)》的说明。 大会根据《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章程》的规定,经过充分酝酿和民主协商,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理事140人,常务理事72人。大会选出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孟凡杰同志被推选为省教育学会会长,童明英同志被聘任为顾问。选举结束后,新一届学会会长孟凡杰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他首先感谢各位代表对他的信任,并就新形势下建设学会文化、有效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和推进学会工作谈了工作思路,也提出了相应的工作要求。 在第二天召开的第28次学术年会上,哈尔滨市南马路小学、实验中学、鸡西市教育局、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宁安市教育局、哈尔滨市教育学会等6个单位围绕学术年会主题进行大会研讨发言;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佳木斯市光复小学、农垦总局北安管理局赵光农场学校等3所学校的经验在大会上进行书面交流。代表们听了大会发言,学习了书面交流材料。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秘书处供稿)
-
关于召开第二十届学术年会的通知 2011-10-19
关于召开第二十届学术年会的通知 经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常务理事会商定,2011年第二十届学术年会将于2011年11月在浙江宁波召开。本次会议由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承办,会议的主题为“教育变革与教育学的重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进入到一个以“变革”与“转型”为基本特征的时代,教育领域在变革中发生着全面深刻的转型。作为教育理论工作者,我们需要思考这种教育变革对教育学提出了何种总体性的期待与挑战,也需要回顾和审视教育学人如何从学科信念、知识生产、学术组织、制度与活动、自我发展等角度来做出根基性的回应,以期在此基础上反思和重建当代教育学。 为此,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二十届年会以“教育变革与教育学的重建”为研讨主题,希望各位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从特定教育领域的变革出发,将其与教育学的重建进行关联式思考,探究二者内在沟通的方式和途径,积极撰写论文,提供给本次会议。 一、具体议题 1.教育变革实践与教育学发展关系研究 (1)变革背景下教育学的学科信念与立场,学科地位与价值,学科制度与学科认同研究 (2)教育变革时代教育的知识需求与知识生产方式研究 (3)教育变革方法论与教育学研究方法论的关系研究 (4)教育学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中国特色研究 (5)教育变革中教育学人的角色、责任和素养重建 (6)大中小学合作教育研究中的教育学转型与重建 2.20世纪中国教育学理论传统的时代命运 3.知识社会学视野中的中外教育学派研究 4.教育学知识的公共性问题研究 5.教育学研究中的客观性问题 6.教育学术组织文化的案例研究 二、文件资料 请与会代表务必于 10 月 15 日前将论文及发言用的PPT电子文档电邮至nbzqh@nbu.edu.cn或zqh2011nb@126.com。会务组将统一印制论文集。不能按时递交论文的与会者亦可自行准备论文150份,于大会现场分发。 三、会议时间 会议将于2011年11月 11-14 日在浙江宁波举行。11月11日全天报到,11月12、13日学术研讨, 14日离会。 四、会议费用:会务费600元,研究生凭学生证交纳会务费300元。会议统一安排食宿,费用自理。 五、报到事项 1、报到时间:11月11日8:00~20:00 11月12日8:00前 2、报到地点:宁波大学兴昌大酒店(东校门南侧) 3、会议不安排接站。 乘飞机到宁波的: (1)乘机场大巴到客运中心,转乘501路至宁波大学站下。乘机场大巴到宁波南站,转乘501路、371路至宁波大学站下(从南站乘出租车至宁波大学约35元)。 (2)从机场直接乘出租车至宁波大学约80元。 乘火车到宁波东站的: (1)乘541路、18路至宁波大学站下。 (2)乘出租车约40元。 4、住宿情况:宁波大学兴昌大酒店 5、住宿费标准:标A:300元/天/间, 标B:220元/天/间 六、会议回执:请于10月15 日前将回执电邮至nbzqh@nbu.edu.cn或zqh2011nb@126.com 七、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梁明月:13989302920 杨少华:13777214337 范若明:13867829168 陶志琼:13567435311 请您完整准确填写回执,10月15日前,请您以电子邮件、邮寄(以邮戳为准)或传真的方式将会议回执发送给会务组的梁明月老师。通信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梁明月老师收,邮编:315211;电子邮箱:nbzqh@nbu.edu.cn或zqh2011nb@126.com;传真:0574-87600046。 附件:参会回执.docx 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代章) 2011年9月22日
-
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预备通知 2011-09-01
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预备通知 经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常务理事会商定,2011年第二十届学术年会将于2011年11月在浙江宁波召开。本次会议由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承办,会议的主题为“教育变革与教育学的重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进入到一个以“变革”与“转型”为基本特征的时代,教育领域在变革中发生着全面深刻的转型。作为教育理论工作者,我们需要思考这种教育变革对教育学提出了何种总体性的期待与挑战,也需要回顾和审视教育学人如何从学科信念、知识生产、学术组织、制度与活动、自我发展等角度来作出根基性的回应,以期在此基础上反思和重建当代教育学。 为此,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二十届年会以“教育变革与教育学的重建”为研讨主题,希望各位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从特定教育领域的变革出发,将其与教育学的重建进行关联式思考,探究二者内在沟通的方式和途径,积极撰写论文,提供给本次会议。 一、具体议题 为引导大家讨论,大会提出以下参考性的具体议题: 1、教育变革实践与教育学发展关系研究; (1)变革背景下教育学的学科信念与立场,学科地位与价值,学科制度与学科认同研究; (2)教育变革时代教育的知识需求与知识生产方式研究; (3)教育变革方法论与教育学研究方法论的关系研究; (4)教育学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中国特色研究; (5)教育变革中教育学人的角色、责任和素养重建 (6)大中小学合作教育研究中的教育学转型与重建 2、20世纪中国教育学理论传统的时代命运; 3、知识社会学视野中的中外教育学派研究; 4、教育学知识的公共性问题研究 5、教育学研究中的客观性问题; 6、教育学术组织的案例研究; 二、文件资料 请与会代表于10月20日前将论文及发言用的PPT电子文档电邮至zqh2011nb@126.com,由会务组统一印制论文集。未能按时提交的论文,请带至会议自行散发。 三、会议时间 会议将于2011年11月下旬在宁波大学举行,会期2天。 四、会议通知:正式通知于10月中旬发出。 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011年8月10日
-
关于开展2011年度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的通知 2011-07-20
关于开展2011年度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分支机构、单位会员、教育改革实验区、个人会员: 论文征集、评选是中国教育学会团结和发动广大会员,繁荣和发展群众性教育科研,综合反映和集中交流教育科研成果的重要手段和重大学术活动。多年来,学会围绕学术年会主题开展论文征集评选活动,为推进重点领域和学科、专业的教育科研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科研的参与度,全面反映学会群众性教育教学研究和实验的最新成果,学会决定从2011年开始,将学术年会主题论文征集评选调整为年度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以基础教育领域为重点,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学校制度建设为主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研究和回答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办学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推进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加强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研究,建立有利于全面发展和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机制;加强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研究,优化育人方式、提升办学效益;加强实验项目和地方、学校的改革实践研究,促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加强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 二、征文原则 征文应注重掌握以下原则: 1.重点突出。选题应围绕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针对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借鉴和推广价值。 2.富于创新。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倡导论文作者提出新见解、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以理论创新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3.论证科学。论文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以充分、有力的论据作为立论依据,思想先进,观点明确,理论创新,论证严谨,表述准确。 4.面向实际。积极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科研风尚,论题应源于实践,立足现实,富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三、征文形式 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经验总结、实验报告、行动研究报告等系列研究成果。 四、征文对象 中小学校、幼儿园教师及教辅人员,师范类院校(系)教师、学生,教科研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及教育相关行业从业人士。 五、征文要求 1. 各单位在论文征集、初选过程中应做到公平、公开、公正,要通过查伪对报送的论文进行检查,坚决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2. 年度论文征集评选不接受已在国家级论文评选中获奖的论文;作为论文的唯一作者或第一作者,每位作者限报1篇。除一作者外,每篇文章的合作者原则上不超过2人。 3. 各分支机构限推荐优秀论文15篇,各单位会员限推荐优秀论文30篇,各教改实验区限推荐优秀论文5篇;学会会员可直接向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报送1篇(报送论文时须附会员证复印件);除学会个人会员外,论文统一由中国教育学会分支机构、单位会员和教改实验区报送,报送时填写报送表格,并提供纸质论文2份和电子文本(报送表格和论文格式要求见附件。不合规范报送的论文将作废处理,不予退回)。 4.本次论文评选不收取任何费用。年度论文评选由分支机构、单位会员和教改实验区初选。各单位应把年度论文评选作为繁荣群众性教育科研,展示区域科研成果的重要举措,认真做好论文征集的宣传、动员与组织工作。要切实履行组织责任,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通过推选、初评等形式,切实保证报送论文的质量。 5.论文报送时间:2011年7月25日至2011年10月30日。 六、论文评审 1.初审由各分支机构、单位会员和教改实验区负责,二审和终审由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负责,评审委员会主任: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副主任:谈松华(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2.学会年度论文评选设“中国教育学会2011年度优秀论文奖”,分设一、二、三等奖和组织奖。学会对获得一、二等奖的作者给予奖励;对三等奖和组织奖获得者予以表彰(评审及奖励办法另行发布)。 3.年度论文评审结果将在学会网站上公示15天,公示无异议,将正式公布获奖名单。 4.学会将在《中国教育学刊》、学会分支机构主办的学术刊物及相关专业报刊杂志择优推荐刊发部分获奖论文(摘要),或结集出版优秀论文;对在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和宏观决策科学化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优秀论文,学会将推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参考。 5.关于2011年度学术论文征集与评选相关事项均以中国教育学会网站公告为准,如有疑问,可通过邮件、电话与学会秘书处直接联系。 学会网址:www.cse.edu.cn 论文报送邮箱:lunwen@moe.edu.cn 联系电话:010 - 66051217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枫蓝国际B座16层1656室 邮政编码:100082 联 系 人:范 璐 相关信息: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详表:http://www.cse.edu.cn/edoas2/huiyuan/tsgflf.jsp 附件:论文登记表.doc 论文征集集体报送登记表.doc 格式要求.doc 中国教育学会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日
-
关于召开2011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及征集会议论文的通知 2011-06-01
关于召开2011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及征集会议论文的通知 经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研究决定,2011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由南京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承办,拟定于2011年11月11-13日召开。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1. 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与投入机制 2. 教育经济学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式经验交流 3. 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相关主题 此外,其他任何教育经济学领域中的研究论文都可向大会提交。 二、会议论文征集 1. 准备向会议提交论文的学者请于2011年9月30日前将论文电子版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如下电子信箱ciee@bnu.edu.cn。 2. 秘书处将根据提交的论文,组织专家评审,确定会议议程。年会的主要目的是最新研究的讨论交流,不接受已正式发表的论文,也不接受教育经济学研究领域之外的论文。 2. 提交论文的格式:文章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详细联系方式、电话和电子邮件。 3. 学会已同中国学术期刊网达成提交年度会议论文的协议,若您不同意将论文提交给该网站,请在论文首页显著位置注明,否则一概视为赞同。在该网站发表的论文并不影响其他任何方式的出版行为。 三、会议地点 江苏省南京市 南京农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 四、会议时间 2011年11月11日-13日,会期3天。其中,11月11日全天报到,12-13日为正式会期。 五、会务费 会务费600元(在读全日制研究生300元),交通、住宿费自理。 六、会议回执 欲参会同志请于2011年9月30日前将会议回执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大会组委会,会务组将根据参会回执安排住宿。会议正式通知及行程安排将于2011年10月初寄送。 烦请教师将此通知转告自己的研究生。 七、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育经济学分会 电子信箱:ciee@bnu.edu.cn 电 话:010-58802167 附件:参会回执.doc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 2011年5月
-
中国教育学会2011年大事记 2011-04-19
中国教育学会2011年大事记 一月 1月5日,“中国教育学会在京会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主要议题是:2010年学会工作总结,2011年学会工作要点,关于《分支机构管理细则》和修改建议,“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指南,教改实验区管理办法,实施“现代学校联盟行动计划”,以及规范学会对外开展合作项目的方式等。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常务副会长谈松华、郭振有、郭永福,副会长陶西平、朱永新、韩绍祥、朱小蔓、李烈,秘书长杨念鲁,副秘书长马建华出席会议。 1月13日,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到中国教育学会调研、指导并看望秘书处的同志。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副秘书长马建华汇报了中国教育学会的发展现状及围绕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开展的重点工作。刘利民副部长对学会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和下一步工作思路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第一,进一步凝练学术活动,打造学术品牌,扩大普及性,提高吸引力;第二,净化学术市场,增强学会活动的权威性;第三,加强学前教育领域的培训服务工作;第四,加强对学会下属分支机构的管理,规范内部活动,做到“名出一门”;第五,进一步拓展学会服务功能,尝试进行评估、认证等方面的大胆实验。 1月26日,中国教育学会第二、三、四届理事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第五、六届理事会名誉会长,教育部原党组书记,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原副主任委员、著名教育家张承先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三月 3月22日,中国教育学会召开部分在京分支机构理事长和秘书长座谈会,旨在为制定中国教育学会未来5-10年发展战略规划集思广益,博采众智。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主持会议,参加座谈会的分支机构有:音乐教育分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等。 3月26-27日,“中国教育学会2011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召开,会议主要内容是:总结2010年工作,对2011年工作进行部署,启动“十二五”课题研究工作,工作交流和经验分享。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致开幕词,常务副会长谈松华、郭振有、郭永福,副会长朱永新、李膺、叶澜、朱小蔓、宋乃庆、张绪培、韩绍祥,秘书长杨念鲁,副秘书长马建华出席会议,中国教育学会部分常务理事、学术委员,各分支机构、单位会员和教改实验区的负责人与会。 四月 4月2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和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合作举办的“‘和谐•创新•发展’全国和谐教育实验区第四次工作推进会”在成都华西中学召开。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中国教育学会实验区工作指导办公室主任诸平,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首席讲座教授、校长资深顾问、哈佛大学讲座教授程介明,贵州省教育学会副会长、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专家组组长、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吕传汉等专家出席推进会。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左华荣,成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曹晓琼,成华区各中小学、进修校、幼儿园及各直属单位、和谐教育实验学校的负责人等参加了推进会。 4月27日,中国教育学会在北京召开“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实验研究”成果座谈会,旨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学习领会温家宝总理对课题成果的重要批示,宣传推介贺乐凡教授主持的“中小学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实验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王定华副司长出席座谈会并宣读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的贺信。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常务副会长谈松华、郭振有,秘书长杨念鲁,副秘书长马建华出席座谈会,部分分支机构负责人和中小学校长、教师与会并发言。 4月29日,中国教育学会在京举办了“首届教育家沙龙”。本次沙龙的主题是“教育与反教育的思考”。出席沙龙的专家学者针对当前一些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观念和行为加以剖析,旨在正本清源,推动教育界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优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舆论环境,引导社会舆论和教育价值取向,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常务副会长谈松华、郭振有、郭永福,副会长朱永新、张绪培,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张铁道,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褚宏启、教育学部部长周作宇,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以及相关媒体出席“沙龙”,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独到的见解。 五月 5月15日,“中国教育学会脑科学与教育研究分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召开。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霖,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杨玉芳,美国华盛顿大学学习与脑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科学院院士 Kuhl女士,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管理二处处长刘锋,中国教育学会脑科学与教育研究分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董奇出席大会并致词。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以及部分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和来自美国、日本以及国内各大学脑科学与教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有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代表,北师大相关专业的师生等出席成立大会。 5月16日,中国教育学会在京召开了分支机构财务工作会议,旨在贯彻落实《教育部2011年“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部署中国教育学会系统自查自纠工作。秘书长杨念鲁阐述了清理“小金库”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各分支机构要高度重视“小金库”的治理工作,不要抱侥幸心理,不要走过场,并要求各分支机构按规定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签订《中国教育学会分支机构“小金库”专项治理承诺书》。 5月22-23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在河北三河举办了以“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国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农村教育论坛”。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常务副会长谈松华、郭振有,秘书长杨念鲁、副秘书长马建华,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郭东坡,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杨志海,教育部、农业部和部分省教育厅领导,相关专家学者,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等3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六月 6月11-22日,应中国驻德国、瑞典、英国大使馆教育处的邀请,中国教育学会杨念鲁秘书长率中国教育学会考察团(成员分别是中国教育学会办公室主任王燕、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刚、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陆志平)一行5人,赴德国、瑞典、英国进行了为期12天的考察访问。 6月23日,中国教育学会武汉市江岸教改实验区承担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改实验“和谐教育多领域拓展性研究”在育才高中召开结题评审会。由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改革实验区工作指导办公室主任诸平,湖北省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黄元棋,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文鹏,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育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池富,武汉市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段绍维,武汉市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兼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正洪7人组成的中国教育学会专家组,听取了江岸区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德红关于“和谐教育多领域拓展性研究”的成果汇报,实地考察了育才高中、台北路学校、新村小学等。 七月 7月9日,由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学会网、中国留学网、上海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新闻网、北京大学网、清华大学网、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网等20余家网络媒体共同发起的中国教育网络联盟成立大会暨“2011教育网络媒体责任与使命”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教育网络联盟系非法人、非营利性教育网络联合体,其宗旨在于:以服务教育为核心,以研究问题为基础,以交流互动为手段,以互补提升为目的,形成合力,共同打造中国教育网络媒体高端平台。 八月 8月3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常务副会长郭振有、郭永福,秘书长杨念鲁、副秘书长马建华听取了广东顺德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负责人来京关于实验区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改革实验区工作指导办公室主任诸平参加了汇报会。 8月13-14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主办,亚太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联合会和国内多家重要教育机构支持,学大教育承办的“2011年个性化教育国际会议”在北京国家行政学院隆重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出席开幕式并致词;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出席开幕式并代表教育部致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名誉会长柳斌致开幕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野泽美纪致贺词。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津巴布韦、日本、意大利等国家以及国际教育组织和香港地区的专家,全国各地幼儿园、中小学学校教师、校长,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教育机构代表80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8月15-22日,中国教育学会和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在拉萨成功举办了首期西藏初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学科骨干教师为期一周的培训。中国教育学会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4门学科的40多名资深专家组成培训导师团,西藏自治区200多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学习。 九月 9月17-19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承办的“第二届全国省区市教育学会工作研讨会暨《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度工作会议”在甘肃兰州召开。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秘书长杨念鲁、副秘书长马建华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机构、中小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和教师等120余人参加会议。 9月22-26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和广西金嗓子集团联合主办、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和沈阳音乐学院承办、《歌唱艺术》编辑部协办的“‘金嗓子’第二届全国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声乐专业教师与研究生演唱邀请赛”在沈阳举行。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韩绍祥、副秘书长马建华,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理事长杨瑞敏,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词。来自全国55所高校的近370余名选手共聚一堂,学习、沟通、交流和分享。 9月25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和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合作举办的以“加强课程建设,推动内涵发展”为主题的全国和谐教育实验区第五次工作推进会在成都华西中学召开。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副秘书长马建华、实验区工作指导办公室主任诸平,香港真道书院院长丘日谦、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唐建新等专家参加了推进会。成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曹晓琼,成华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进修校和各直属单位负责人及全体教研员,机关各科室干部出席了推进会。 十月 10月4日,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教育发展共同体成果中期论证暨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改革实验区授牌仪式在椒江区凤凰山庄举行,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代表中国教育学会授予椒江区“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改革实验区”牌匾。 10月9日,中国教育学会分支机构工作会议在京召开。通报了分支机构年检的有关安排,包括年检程序、指标、时限等内容及实施办法;2011年年度论文征集、评选以及“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立项情况;传达民政部和财政部对社会团体财务工作的要求精神,并介绍了对于分支机构财务管理的一些要求和工作思路。 10月16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主办,巨人教育集团承办的 “‘叶圣陶杯’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听说读写大赛”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了启动仪式。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政策处处长高学贵到会并讲话;中国教育学会办公室主任王燕,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秘书长范毓美,大赛组委会主任、巨人学校校长尹雄分别代表主、承办单位致词。 10月20-21日,中国教育学会在京举办了主题为“教育改革发展与教育科研”的首期“十二五”教育科研拟立项课题负责人培训会。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副秘书长马建华等分别主持培训活动,“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有关申报单位及分支机构的负责人等300余人参加培训会。 10月23日上午,以“区域性开展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为教改实验内容的中国教育学会长沙开福教改实验区在长沙市北雅中学隆重举行授牌仪式暨课题开题论证会。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实验区工作指导办公室主任诸平,湖南省、长沙市教育学会的领导、专家,开福区教育局领导和开福区中小学校长参加了开题论证会。 十一月 11月7日,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带领中国教育学会专家一行5人的赴宁波海曙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教育改革项目。同行专家有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绪培、副秘书长马建华、实验区工作指导办公室专家组负责人诸平。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岑大申、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陈文辉、宁波市教科所所长沈海驯等陪同考察。 11月29日, 以美国教学视导与课程发展协会执行主席Gene R. Carter博士带队的美国教学视导与课程发展专业代表团访问中国教育学会。该代表团成员包括大学、中学和学前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23人。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副秘书长马建华在学会会议室接待代表团并举行座谈,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的相关工作人员一同参与座谈,就双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十二月 12月6日,受成都市教育局委托,中国教育学会邀请在京的部分教育专家举行专家咨询会,征求专家对成都市教育局制定的《成都市深入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的意见。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常务副会长谈松华、秘书长杨念鲁,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曾天山,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银付,《人民教育》杂志社总编傅国亮,北京教科院原副院长文喆,北京教科院副院长方中雄,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梁威,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研究所副教授黄晓婷,北京小学原校长吴国通等出席咨询会,就成都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刘智慧及项目组部分成员参加了本次咨询会。 12月11日,由国务院参事室、光明日报社、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主办的“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教育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成功举行。论坛的主题是:科学认识基础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深化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以及来自全国教育、文化、科技、企业界的代表350多人参加论坛。 12月13日, 以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教授刘家瑜(Karen Liu)女士为团长的儿童早期教育代表团到中国教育学会访问。该代表团成员包括大学、社区学院、学习中心和幼稚园等领域的专家学者14人。 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马建华在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会议室接待代表团并举行座谈,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相关人员参与座谈。 12月16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少年学生财商教育读书暨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出席活动。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关工委副主任郭振有,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于长学,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秘书长刘俊彦,中国工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总监李卫平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以及来自北京、重庆、内蒙古、湖北等部分地区中小学学生、教师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12月16日下午,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素质教育舞蹈优秀课例展示展演汇报”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隆重举行。目前,已在北京、山东、湖南、湖北4省(市)对14所学校和幼儿园的4000余名学生进行了测评,同时还以问卷的方式对部分教师、学生、家长的教学需求进行了深入调研。 12月17-18日,中国教育学会第24次全国学术年会暨现代学校联盟行动计划启动会议在上海嘉定区召开,会议主题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管理创新”。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常务副会长谈松华、郭振有、郭永福,副会长张民生、唐盛昌,秘书长杨念鲁,副秘书长马建华,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于长学,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等出席会议。本次学术年会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承办。全国教育学会系统和基层学校、幼儿园的校(园)长及教师代表500余人参加了会议。“现代学校联盟行动计划”正式启动。
-
关于“中国教育学会第23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结果公示的公告 2010-12-06
关于“中国教育学会第23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结果公示的公告 中国教育学会于2010年6—11月开展了第23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经过评审委员会历时三个月的认真评选,最终从收到的学术论文中评出一等奖168篇、二等奖2089篇、三等奖6597篇,现将评选结果在网上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2月6—20日。公示期结束后,无异议的评选结果自然生效,获奖证书将于12月20日后陆续寄出。对发现有抄袭等违规行为的论文,经秘书处核实后,将取消作者获奖资格,并通知其所在单位。 注意事项: 1、由于论文登记数据库问题,申报论文时的编号不再作为论文查询手段,查询方法:请打开附件中的Excel表格,然后使用菜单中的“编辑”—>“查找”功能(或按“Ctrl+F”快捷键),输入作者姓名或题目关键字进行查找。 2、请获奖作者核对信息,如有问题及时与我会秘书处联系更正。电话:010-66010070/66051217。 3、学会暂时没有出版论文集的计划,如收到此类电话或信件请勿轻信。 特此说明。 附件:公示名单.xls 中国教育学会 2010年12月3日
-
关于举办中国教育学会第23次全国学术年会的通知 2010-10-21
关于举办中国教育学会第23次全国学术年会的通知学会[2010] 64号 各分支机构,各单位会员,各教育改革实验区、实验校; 有关学会,协会;有关教育科研单位,中小学校、幼儿园;个人会员: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关于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更好地交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经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中国教育学会与河南省教育厅定于11月27日—28日在河南省登封市联合举办“中国教育学会第23次全国学术年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年会主题:完善多样化高素质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年会内容: 1.开幕式。 2.教育、科技等领域资深专家学者作主旨报告。 3.设六个分论坛进行专题发言与交流研讨: ◇创新人才培养战略论坛。主题:社会变革中教育教学理论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 ◇学校管理论坛。主题:优化教育环境,促进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教育改革论坛。主题:重读“杜郎口”与课堂教学改革。 ◇小学教育论坛。主题: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初中、高中教育论坛。主题:教学方式与创新人才培养。 ◇数学教育论坛。主题:创新型教师与教师专业发展。 4.参观考察。 三、会议时间:11月27日—28日;26日全天报到;29日离会。 四、会议地点:登封市崇高路8号,鹿鸣山庄(嵩山少林寺附近)。 五、参会人员:各分支机构、各教育改革实验区、实验校负责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原计划单列市教育学会、协会负责人;特邀中小学校校长、幼儿园负责人和教师代表。 六、参会费用:与会人员需交纳会务费600元/人(含资料费、会议期间餐费、参观考察费等);住宿费、往返交通费自理。住宿标准220元/天/标间。 七、交通安排:会议统一安排接站,11月26日在郑州火车站、新郑机场、登封汽车站分别设立接站点,请参会同志提前联系,接站组负责安排车辆。 火车站接站:在郑州火车站售票大厅南侧的天泉大酒店一楼设接站联络点,乘火车的同志可到此报到,由接站组联系赴登封事宜。 八、参会须知:请各地区、各单位尽快确定参会人员,并于11月18日前将“会议回执单”以传真、电子邮件方式发至河南省教育学会秘书处。 九、联系方式: 1.河南省教育学会秘书处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12号 供销大厦8楼 邮 编:450003 电子邮箱:xsnh23@163.com 联系人及电话: 0371 —65838013(兼传真) 周健明:18203636177 徐万山:18203636176 2.登封鹿鸣山庄(宾馆) 地址:登封市崇高路8号 联系电话:0371—62890666 62891888 3.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 联系人及电话: 孙彦川 010-66051217,15810991806;王一墨 010-66036092 附件:回执.doc 中国教育学会 2010年10月21日
-
关于开展“中国教育学会第23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的通知 2010-05-07
关于开展“中国教育学会第23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的通知 学会 [2010]24号 各分支机构,各教育改革实验区、实验学校; 各单位会员,有关学会、协会; 各教育科研单位,师范院校,中小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更好地交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经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中国教育学会拟于2010年11月举办第23次全国学术年会,主题为“完善多样化高素质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经研究,定于5月初——10月底开展学术年会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请各单位积极做好报送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论文征集 1、论文形式: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经验总结、实验报告等。 2、论文分类、论文登记表(详见附件一、二)。 3、论文报送方式 ① 电子版论文通过中国教育学会论文申报系统 http://www.cse.edu.cn/edoas2/huiyuan/index_lw.jsp(复制粘贴本地址即可直接进入申报系统)在线报送。 ② 纸质论文邮寄至: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学术室收(邮编100816),请在信封正面左下角注明“第23次论文征集”字样。 4、论文报送要求 ① 符合年会论文主题,紧贴教育教学实际,观点鲜明,逻辑严密,案例典型,结论合理。 ②每人最多报送两篇论文,报送者必须是文章的唯一作者或第一作者。 ③网报论文须为word文档,文档不得大于1兆(MB),纸质论文请打印在A4纸内。文章字数限3~5千字(A类论文字数可适当放宽)。 ④ “学科分类”栏目请参照附件一中的分类法填写相应代码(A、B、C…)。 ⑤论文摘要应包括目的意义、方法、结果或结论三个部分;正文引用他人学术研究成果请列出参考文献。 5、注意事项 ①关于学术年会论文的一切事项均以中国教育学会网站通知为准,如有疑问,可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我们联系,中国教育学会网址:www.cse.edu.cn;邮箱:cse@moe.edu.cn;电话:66051217(兼传真)。 ②两种报送方式任选一种即可。纸质论文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网上报送论文如有重大修改并再次报送,请一定通过电子邮件告知,以防误删终稿。 ③在线报送论文者请将系统自动生成的论文序号和作者姓名填写在汇款单附言栏中(请注意一定要填写作者本人的姓名)。多人共同汇款的,请将名单和联络员的联系方式传真或E-mail至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学术室。 ④请参照附件二中的样例详细填写作者单位和联系方式。 ⑤严禁抄袭,否则一经查实,取消评奖资格。 6、论文报送截止到7月20日(网上报送截止至7月20日17点整,纸质论文以寄出地邮戳为准)。 7、参评费用:每篇论文需交参评费人民币80元。汇款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办公室收(邮编100816)。联系电话:010-66018003。 二、论文评审 1、评审由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负责,评审委员会主任: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副主任:谈松华(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2、获奖等级分为:一、二、三等奖。 3、报送查询、结果公示与证书寄送:论文与评审费寄出1个月后,即可在中国教育学会网站查询是否已经送达,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评审结果将于11月揭晓并在学会网站上公示15天。公示无异议,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将邮寄获奖证书至论文第一作者,未获奖论文不另公布。 4、获奖论文宣传与推荐:中国教育学会将在网站上公布获奖名单;《中国教育学刊》和《中国教育学会简报》也将择优刊登部分获奖论文或摘要。 附件:登记说明表.doc 论文征文.doc 中国教育学会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八日
-
中国教育学会2010年大事记 2010-04-19
中国教育学会2010年大事记 一月 1月17日 中国教育学会在北京小学召开在京会长会议,总结2009年工作,研究2010年工作,顾明远会长主持。 三月 3月18日经民政部批准,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变更为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民社登[2010]第6044号);中国教育学会儿童教育心理学分会变更为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民社登[2010]第6130号)。 3月21日 中国教育学会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素质教育报告会”,92岁高龄的日本教育学会原会长大田尧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作报告。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副秘书长马建华出席。 3月26日 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蒙台梭利国际教育培训中心承办的“蒙台梭利思想与中国文化之融合”儿童少年教育高峰论坛暨课题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中国教育学会顾问、全国人大原常委、原国家教委党组书记、副主任柳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常务副会长郭永福,现任国际蒙台梭利协会主席安德烈•罗伯弗洛尔德先生(André Roberfroid),全国妇联原副主席、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原会长卢乐山等出席。顾明远主持会议,郭永福致词,中国教育学会“蒙台梭利思想与中国文化之融合”课题专家组负责人、著名学前教育专家梁志燊教授作“蒙台梭利思想与中国文化之融合”课题开题报告。 3月27日 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中育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在北京联合举办“2010年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郭永福,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王文湛出席论坛。顾明远会长致开幕词,许嘉璐、柳斌在开幕式上讲话。 3月28日 中国教育学会2010年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到会并讲话,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副会长朱永新、谈松华、郭振有、郭永福、韩绍祥、宋乃庆、张绪培、李烈、唐盛昌,副秘书长马建华等出席。本次工作会议主要是动员学会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围绕中心开展学术活动,总结学会2009年工作,部署2010年工作。 四月 4月15日-27日 中国教育学会与成都市成华区联合举办“田园城市•和谐教育”论坛,并对成华区教育实验进行启动后的第一次工作指导。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副秘书长马建华出席。 4月24日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业委员会在京召开成立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郑树山任理事长,邢晖任秘书长。 4月25日 “中国教育学会顺德教育改革实验区启动仪式”在广东顺德举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常务副会长谈松华、郭永福,副会长唐盛昌,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出席启动仪式。 五月 5月6日 “宁波市教育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宁波召开。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副会长张绪培参加大会。大会选举产生第七届理事会,陈大申任会长,沈海驯任秘书长。 5月11日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召开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张敏强任理事长,刘红云任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马建华参加会议。 5月15日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在山东潍坊举办“全国学校文化创新与发展论坛”,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常务副会长郭永福,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出席。 5月15日-16日 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编辑部、《人民教育》编辑部在山西晋城联合召开“全国区域整体推进好习惯养成—素质教育高层论坛暨山西晋城现场会”。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副会长陶西平,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出席并讲话。 5月22日 “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成立大会”在河北曲周召开,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韩清林任理事长,宋思洁任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副秘书长马建华出席大会。 5月22日 中国教育学会与辽宁省教育厅、加拿大教育部在大连枫叶学校举办“第四届枫叶教育论坛”,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辽宁省教育厅厅长李树森等出席。 5月27日 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主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承办,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协办的“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峰论坛”在重庆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黄奇帆,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常务副会长郭永福,全国人大常委朱永新出席。 5月30日 “全国学校文化建设高峰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成立大会”在河南新乡隆重召开。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副会长陶西平、谈松华、郭振有、蒋笃运参加大会。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学校文化研究分会理事会,周满生任理事长。 六月 6月17日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副会长张绪培一行考察杭州武林门幼儿园开展的蒙台梭利教育。 七月 7月17日 “《中国教育学刊》创刊30周年纪念会暨新起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在江苏镇江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怀西题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发贺信。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常务副会长郭永福、副秘书长马建华参加纪念会。 7月20日-21日 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发明协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生劳动技术教育创新作品大赛暨全国青少年优秀创新人物评选活动”在江苏苏州举行。 7月21日 陈小娅副部长到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宣布教育部党组任命杨念鲁为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正司级)的决定并讲话。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许涛主持会议。 7月27日 中国教育学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中国版权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小学生创意大赛总决赛”在江苏泰州中学举行,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怀西、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出席。 7月27日-30日 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全国少工委、中国发明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颁奖仪式”在山西太原举行,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马建华出席。 八月 8月27日 经民政部批准,成立中国教育学会脑科学与教育研究分会(民社登[2010]第6130号)。 8月30日 中国教育学会在京召开“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座谈会”,研讨中国教育学会如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确定未来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副会长朱永新、陶西平、谈松华、郭永福,部分学术委员、常务理事和特邀专家出席会议并发言。 九月 9月11日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召开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八届理事会,龚亚夫任理事长,杨九诠任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马建华参加会议。 9月17日-19日 由中国教育学会、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主办,《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辽宁省丹东市教育局、辽宁省凤城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全国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讨会暨《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度工作会议”在辽宁凤城召开。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副会长郭永福、张民生,秘书长杨念鲁,副秘书长马建华参加会议。 9月27日-28日 中国教育学会组织专家组对广东顺德教改实验区进行第一次指导。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秘书长杨念鲁、副秘书长马建华出席。 十月 10月8日-15日 为顺利开展中国教育学会与西藏教育厅对西藏初中学校骨干教师的培训,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组织专家组赴西藏对初中学校教育教学现状进行前期调研。 10月日11-12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改革实验区工作会议”在上海徐汇召开。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常务副会长谈松华、郭永福,副会长张民生、叶澜、唐盛昌,秘书长杨念鲁,副秘书长马建华出席。 10月17日-24日 中国教育学会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台湾地区教育会在台湾高雄成功召开“第四届两岸青少年社会教育研讨会”,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吉佩定出席。 10月22日-24日 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召开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石中英任理事长,余清臣任秘书长。 10月24日-25日 由《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郑州市教育局主办,郑州市第九中学承办的“全国高中课堂教学改革暨教育家成长论坛”在河南郑州举办。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常务副会长郭永福、副秘书长马建华出席。 10月27日-11月2日 中国教育学会、厦门市教育局与台湾地区教育会在台湾联合举办“第四届海峡两岸百名中小学(职业学校)校长论坛”。主题为:数字化学习。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绪培、秘书长杨念鲁出席。 十一月 11月3日 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召开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王文湛任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马建华出席。 11月5日 “第三届中国中学校长大会”在杭州召开,主题为:中学教育特色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章新胜,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副会长谈松华、郭振有、张绪培,秘书长杨念鲁,副秘书长马建华出席。严隽琪、陈小娅、顾明远分别作专题报告,《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和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华社浙江分社等作新闻报道。 11月10日 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央电视台、团中央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15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总决赛”在华罗庚故乡江苏金坛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出席。 11月21日 由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青少年摄影作品展”在北京举行颁奖大会,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出席。 11月21日-24日 中国教育学会组织专家到成都成华教改实验区进行第二次指导。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副秘书长马建华出席。 11月27日-28日 “中国教育学会第23次学术年会”在河南登封召开,主题是:完善多样化高素质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常务副会长谈松华、郭振有、郭永福,副会长张民生、蒋笃运、唐盛昌,秘书长杨念鲁、副秘书长马建华出席。 十二月 12月14日 中国教育学会在京召开“分支机构秘书长工作会议”。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常务副会长谈松华、郭振有,秘书长杨念鲁,副秘书长马建华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