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236)
- 发展规划
- 学会规章
- 学会领导
- 大事记
- 学会刊物
- 科普活动
- 公益活动
- 中国教育学刊
- 学会动态
- 学会通知
- 获奖名单
- 中国基础教育
- 中小学数学
- 学术活动
- 机构列表
- 机构活动
- 实验区列表
- 实验区活动
- 单位会员活动
- 微视频征集
- 学会宣传片
- 项目宣传片
- 历届理事会名单
- 机构通知
- 电子期刊
- 论文交流
- 直播
- 视频
- 中国教育学刊
- 未来教育家
- 省市教育学会
- 学校(幼儿园)
- 其它教育团体
- 学术公报
- 独立自主型 (3)
- 紧密合作型 (2)
- 小学版
- 初中版
- 高中版
- 学会公示
- 学会声明
- 通知公告 (95)
- 专家声音
- 学会观点 (7)
- 要闻聚焦 (4)
- 动态新闻 (19)
- 现场照片
- 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1)
- 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3)
-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1)
- 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4)
- 家庭教育专题
- 学会第八届理事会暨40周年纪念会 (1)
- 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二次学术年会 (1)
- 抗·疫情
- 优秀在线教学 (1)
- 领航计划 (12)
- 政策精神 (50)
- 党建引领 (21)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 (3)
- 单位会员品牌活动
- 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五次学术年会
-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6)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届学术年会 (1)
- 学会活动 (1)
-
第十九届广东省中小学校(园)长论坛在深圳召开 2024-05-21
第十九届广东省中小学校(园)长论坛在深圳召开论坛开幕式现场 5月16日至17日,广东教育学会第十九届广东省中小学校(园)长论坛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召开。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朱之文,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杨银付,副秘书长赵应生、罗滨,广东省教育厅、广东教育学会,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教育学会的相关负责同志,以及来自省内外基础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校长、园长等900余人参会。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 朱之文 朱之文在开幕式致辞时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认为本次论坛紧扣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主题主线,体现了校长的责任和担当,很有意义。 “校(园)长是中小学幼儿园的法人,是学校的行政主官,肩负着办学治校的第一责任。”朱之文说,优秀的校(园)长应遵循一些共性的要求、普遍的规律,一是坚决落实讲政治要求,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践行科学教育理念,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五育”并举,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关注和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懂政策,能够领会党和国家的政策意图,结合实际将上级出台的政策文件要求转化成办学治校的具体措施;四是善管理,公道正派,有胸怀、有格局、有办法,能够统筹利用各方面资源、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共同致力于实现学校发展目标,形成育人合力;五是有教育情怀,热爱教育事业,关心教师,敬业爱生,清正廉洁,心无旁骛,潜心办学治校。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中小学校(园)长队伍建设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出台系列文件部署实施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今年的教育部工作要点已明确提出,实施中小学书记校长能力提升计划。朱之文介绍了中国教育学会倾力谋划和打造的“卓越计划”项目,希望通过项目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中小学书记校长,使其成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引领。接下来,将在广东开展试点,率先启动“卓越计划”。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朱建华 朱建华在致辞时指出,长期以来,广东高度重视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持续组织开展省级示范培训项目、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广东省中小学名书记名校长工作室”等系列基础教育高端培养培训,有力推动了书记、校(园)长队伍建设。他表示,从教育大省到教育强省的系统性跃升呼唤教育的新质生产力,基础教育如何实现突破,提升在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筑牢人才基底,这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校(园)长们应该积极思考并探索解决的问题。 朱建华强调,新时代呼唤新作为,要紧紧抓住新时代的发展机遇,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牢牢把握教育领域改革、开放、创新这个动力源头,牢牢把握教师这个第一资源,牢牢把握教育的民生属性,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推动广东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持续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广东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张路 张路致开幕辞中指出,校园长论坛是广东教育学会学术活动品牌项目,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教育决策部署,提升校园长领导力,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繁荣教育学术研究,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届校园长论坛举办前,学会以“教育高质量 校长新作为”为主题开展了论文征集。一线的校长、园长们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思考和探索而成的这些论文,对创新育人模式,推动“优质学校”建设,筑牢教育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基底,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党委书记 朱迪俭 朱迪俭在致辞中全面介绍了深圳北理莫斯科的办学背景、特色以及取得的成绩。他强调,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是中俄两国元首达成重要共识并亲自推动创建的第一所中俄合作大学。学校扎根深圳、融入大湾区,以建设独具特色的世界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目标,致力于打造中俄人文交流合作高地和重要平台。他表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在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新路径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基础教育的新赛道、新机遇,将依托基础教育集团(现有2所附中、1所附幼和1个托育中心),致力于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贯通培养格局,积极探索高校-高中“俄语+”人才贯通培养模式。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 赵立 赵立在现场致辞中介绍了近年来深圳教育实施“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全面推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实践和成果,如在国家基础教育成果奖评选中获奖总数居全国城市第三,福田区成为广东唯一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等。赵立表示,深圳将抢抓“双创”契机、大抓基础教育,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教育强省建设的战略基点。他希望,中国教育学会、广东教育教育学会给予深圳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多专业引领,将全力支持配合中国教育教育学会、广东省教育厅中小学书记校长能力提升"卓越计划",全面提升全市书记校长领导力,为深圳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论坛开幕式现场 本次论坛为期一天半,面对不同的参会群体,紧贴一线需求,设置了多学段、多维度的研讨内容,开设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4个分论坛,包括24场一线名校长、名园长的专题报告,以及40名优秀校长、园长参与的8场圆桌会议。
-
山东省教育学会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聊大举办 2018-07-09
山东省教育学会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聊大举办 7月5日,山东省教育学会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聊城大学举办。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文军、教育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顾建军、聊城大学副校长王昭风、省教科院通用技术教研员王秀玲、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劳技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党好政出席成立大会。来自全省17地市的教研员、部分高校专家、高中校长以及通用技术教师代表近200余名参加了会议。 李文军副院长代表省教科院和省教育学会对成立大会的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山东省对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始终高度重视,在全国率先设立了通用技术教师职称系列,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通用技术教师队伍,初步形成具有山东特点、多元并举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体系,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2017年,省教育厅出台了《山东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明确提出,从2017级高中学生开始,实行通用技术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并提出“等条件成熟,要将技术课程纳入等级考试科目”,这为新形势下加强通用技术教学研究、开设好通用技术课程,明确了政策依据,提供了制度保障。山东省教育学会设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就是要开展好通用技术教学研究,争取多出成果、快出成果,推动通用技术课程在山东得到更好实践和落实。李院长要求,各地教研员和一线教师要切实加强通用技术教学研究,积极入会,并根据各自特长,对通用技术教学中的教学模式、师资培养、教学资源建设、实验室建设、测量与评价等方面开展学术研究,共同把通用技术教学研究推进到一个更高水平。 顾建军教授对山东省成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的做法表示赞赏,他指出,这是全国第一家省域通用技术教学研究组织,这将极大促进山东省的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和研究,为我国高中的通用技术课程建设树立了榜样。 聊城大学副校长王昭风对成立大会在聊大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聊城大学多年来一直重视通用技术方向的学生培养与教学科研工作,以传媒技术学院为核心成立了通用技术教育研究所,这将为通用技术专委会的业务开展贡献力量。 大会宣读了山东省教育学会对设置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的批复及专委会章程。经个人申请和专委会审核通过,参会的186名代表成为首批会员。随后,大会召开全体会员会议、全体理事会议和常务理事会议,投票选举产生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副秘书长等人员。最终丁兆伟等113名代表被推选为理事,丁德文等45名理事被推选为常务理事,张景生当选理事长,王秀玲当选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高国元等7人当选副理事长,徐连荣等6人当选副秘书长。 在随后召开的第一届常务理事会议上,理事长张景生对各位常务理事的信任表示感谢,对把专委会秘书处设在聊城大学表示支持,并介绍了专委会的工作计划。常务理事一致同意工作部署,并表示会齐心协力把我省的通用技术教学与研究推向前进。
-
“新政策·新趋势·新技术 学术引领服务升级 2017-07-21
“新政策·新趋势·新技术 学术引领服务升级——2017年中国教育学会会员日”在京隆重召开 7月21日,中国教育学会在北京召开主题为“新政策·新趋势·新技术 学术引领服务升级——2017年中国教育学会会员日”活动。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念鲁、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发展处处长黄贵珍出席大会。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 钟秉林在开幕式的致辞中指出,中国教育学会作为我国教育系统建会最早、规模最大、直接服务于基础教育的群众性、公益性学术组织,肩负普及和繁荣教育科学,参与公共服务和公共治理,服务政府教育决策,服务基础教育一线校长和教师专业成长等重要职责。举办会员日,是学会创新学术活动形式,为广大会员更好服务的重要尝试。他强调,当前,我国教育进入到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主要任务的新发展阶段,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既面临着重要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深入发展,STEAM教育方兴未艾,对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教育学会将继续坚持学术为本、服务立会的宗旨,坚持以会员服务为工作重心,进一步创新组织机制和活动形式,深入开展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努力为广大会员和一线校长、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多样的服务。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念鲁 杨念鲁作了题为《立足学术前沿,创新会员服务,助力会员专业成长——中国教育学会会员服务全面升级》的主旨报告。他指出,会员是学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会服务的主要对象,更是学会工作的核心任务。学会要牢固树立会员第一的思想,突出会员的主体地位,把会员的专业发展和成长需求作为谋划未来的重要聚焦点,让会员的聪明才智成为学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他介绍了今后学会会员服务的主要做法:一是线上线下相结合,把线上服务的核心问题集中到线下,搭建各种平台探讨寻求解决途径。二是搭建会员的交流平台,通过会员沙龙等方式建立一个广大会员在互动交流、分享成果的平台,保障会员之间日常的交流与分享。三是提供前沿信息和专业工具,包括线上教育教学案例,给会员提供实际的方法和帮助。四是普惠性原则与增值服务相结合,满足不同会员的特殊需要。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发展处处长黄贵珍 黄贵珍处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学会会员服务工作,她指出,中国教育学会围绕教师发展的现状和需求,致力于政策研究、理论创新、实践探索、研究传播,不断创新服务会员、服务一线校长和教师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探索了成功经验,呈现出许多亮点。她希望学会围绕教育部关于教师发展的重要决策部署,进一步发挥学会作为重要教育智库和联系一线校长教师的纽带桥梁作用,加强对教师发展理论、政策的研究和探索,在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为教育行政部门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为学校和教师发展提供更有效的学术支持和学术服务。 大会表彰了首届优秀个人会员及单位会员,并邀请优秀个人代表和单位会员代表作了分享。学会领导为“优秀个人会员”颁奖学会领导为“优秀单位会员”颁奖 三个分论坛分别从“助力·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领航·辅导教育健康发展”、“趋势·教育服务新生态”展开报告和圆桌讨论,汇聚教育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中小学校长以及资深媒体人,就不同的教育主题进行交流分享。 本次大会充分体现了中国教育学会坚持以服务会员为中心的办会思路。学会将按照“教育工作者精神家园,未来教育家成长摇篮”的组织愿景,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广大会员打造一流的服务体系,提供优质的专业成长平台。优秀会员代表: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办公室副主任李文送优秀单位会员代表:陕西省教育学会会长张新民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游森主持会议 大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