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236)
- 发展规划
- 学会规章
- 学会领导
- 大事记
- 学会刊物
- 科普活动
- 公益活动
- 中国教育学刊
- 学会动态
- 学会通知
- 获奖名单
- 中国基础教育
- 中小学数学
- 学术活动
- 机构列表
- 机构活动
- 实验区列表
- 实验区活动
- 单位会员活动
- 微视频征集
- 学会宣传片
- 项目宣传片
- 历届理事会名单
- 机构通知
- 电子期刊
- 论文交流
- 直播
- 视频
- 中国教育学刊
- 未来教育家
- 省市教育学会
- 学校(幼儿园)
- 其它教育团体
- 学术公报
- 独立自主型 (3)
- 紧密合作型 (2)
- 小学版
- 初中版
- 高中版
- 学会公示
- 学会声明
- 通知公告 (95)
- 专家声音
- 学会观点 (7)
- 要闻聚焦 (4)
- 动态新闻 (19)
- 现场照片
- 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1)
- 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3)
-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1)
- 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4)
- 家庭教育专题
- 学会第八届理事会暨40周年纪念会 (1)
- 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二次学术年会 (1)
- 抗·疫情
- 优秀在线教学 (1)
- 领航计划 (12)
- 政策精神 (50)
- 党建引领 (21)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 (3)
- 单位会员品牌活动
- 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五次学术年会
-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6)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届学术年会 (1)
- 学会活动 (1)
-
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分会 2017-05-09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分会成立于2000年10月。分会首任理事长由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所长劳凯声先生担任,副理事长由沈阳师范大学张维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袁振国教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李文长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秦惠民教授担任,秘书长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刘复兴教授担任。 主要业务: 分会自成立以来,积极研究和宣传国家教育政策和法律,推动我国教育政策和法律研究的学科建设,组织开展专业领域内的国内外学术交流,通过举办年会、论坛等活动,开展本专业领域的学术研讨、学术交流,为政府决策和教育立法提供建设性意见,在我国的教育政策与法制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主要活动: 两年举办一次的“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分会年会”,面向高等院校师生、科研机构和教研部门的研究人员以及中小学校教师、管理者,打造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的平台,推介最新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成果;两年一次的“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论坛”,主要面向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领域的专家,探讨教育政策与法律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探讨中国教育法制的前沿和重点问题、研究走向等。 主要负责人: 理 事 长:劳凯声 副理事长:谢维和 张维平 刘复兴 湛中乐 秦惠民 范国睿 陈恩伦 胡劲松 陈 鹏 程雁雷 杨颖秀 秘 书 长:余雅风 联系方式: 联系人:余雅风 电 话:010-58802189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邮 编:100875 E-mail:yuyafeng@bnu.edu.cn 出版物:暂无
-
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 2017-05-09
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成立于1984年11月28日,是中国教育学会成立最早的分支机构之一,前身为中国教育学会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会。分会的首任理事长由时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担任,第二任理事长由时任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林崇德教授担任,现任理事长由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方晓义教授承担。 2019年10月,分会完成新一届理事会换届工作,新一届理事会共74位,主要来自于全国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员、全国各省市的教研部门、广大中小学校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和实践工作者。 主要业务 组织协调国内与学校教育心理学相关的理论研究;组织开展与学校教育心理学相关的课程教材的研究开发;举办全国范围的与学校教育心理学相关的学术研讨和优质课程观摩交流活动;组织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与政策建议等工作。分会重点研究和探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议题。 主要活动 “学校教育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每两年举办一次,主要面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教研部门的专业人员和指导人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程观摩活动暨经验交流会”每两年举办一次,主要面向教研部门的指导人员和广大一线的心理教师,将科研、教研和教学进行有机嫁接,切实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开展;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大规模调查与分析。 主要负责人 理事长 :方晓义 副理事长:伍新春 连 榕 聂衍刚 周宗奎 盖笑松 王振宏 李正云 吴 捷 秘书长 :黄四林 副秘书长:蔺秀云(常务副秘书长) 李虹 邓林园 李蓓蕾 联系方式 联系人:黄四林(秘书长),蔺秀云(常务副秘书长) 电 话:010-58805278(黄),010-58804081(蔺) 传 真:010-58808230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邮 编:100875 电子邮箱:hsilin@126.com(黄),linxy@bnu.edu.cn(蔺)
-
教育哲学研究分会 2024-05-21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研究分会是全国教育哲学工作者的专业性组织,担负起团结和组织全国教育哲学工作者为繁荣我国教育哲学事业而努力奋斗的重任。 主要职责 继承我国教育哲学的学术遗产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教育哲学的研究和学术交流;提升教育哲学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开展境内外教育哲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针对一些重大的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问题,组织讨论研究并提出政策咨询建议。 我国有着悠久和丰富的教育哲学思想传统。20世纪20年代左右,教育哲学思想开始学科化,并深受西方教育哲学影响。1949-1979年,受苏联高校学科制度影响,教育哲学学科建设基本停滞。1979年,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我国教育哲学开始重建并不断发展。1986年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现更名为教育学分会)下成立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陆有铨教授担任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2020年,中国教育学会研究决定在教育哲学历史发展基础上成立教育哲学研究分会,2021年完成理事会选举工作。 面向新时代加快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需求,教育哲学研究分会明确了自身发展的使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教育哲学思想传统,学习借鉴西方现当代的教育哲学思想,聚焦我国教育改革和创新中的基本问题、重大问题和前沿问题,实施学术为本和社会服务并重的发展战略,团结带领广大会员,努力把分会建成为学风正派、注重原创、充满活力、活动有序的专业性分支机构,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教育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不懈努力。 教育哲学分会理事会组成情况如下: 理事长 :石中英 副理事长:王坤庆 郝文武 于 伟 金生鈜 陈建华 鞠玉翠 迟艳杰 秘书长 :余清臣
-
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 2025-04-10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的前身是中学德育专业委员会(1994年10月成立)和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1987年7月成立)。2010年,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中国教育学会将中学德育专业委员会和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合并为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原国家督学、北京市教委副主任、中学德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兰宏生和原教育部基教司副司长、原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姬君式等同志为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的成立、成长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张承先、柳斌等领导曾任分会的名誉会长和顾问,陶西平同志曾任分会领导。分会设有副理事长、正副秘书长协助理事长开展工作。分会理事均是德育研究的先行者、德育创新的实践者和德育实施的骨干。他们来自基层、服务基层,乐于探索和奉献。 分会下设五个研究平台: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研究平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究平台、宣传交流平台、德育理论研究平台、项目研究平台。分会坚持适时适度开展研讨、论文征集、成功教育案例征集等活动,充分发挥五个平台作用,推进五个维度分别开展学术活动的机制建设。 现任理事长张志勇,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为我国基础教育研究及教育改革实践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在张志勇理事长的带领下,分会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目标导向,创新方式方法,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有力推动中小学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强化政治引领,明确前进方向。分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开展“打造思政金课,增强思政引领力”主题研讨,召开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构现场研讨交流会,组织思政课例征集展示活动,为全国德育工作一体化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成果经验。深耕品牌活动,展现分会风采。连续多年举办学术年会,紧密围绕国家教育政策导向设置交流主题,吸引来自全国各个省份的众多教育工作者参加,多家媒体深度报道、同步直播,这一品牌活动已成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者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重要平台。根植学术研究,有效服务决策。积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和课题研究,形成多篇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高质量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特别是关于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建议,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注重立章建制,加强自身建设。健全由理事长办公会、秘书处、研究平台、理事成员及其单位构成的组织架构,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不断提升会员服务质量,邀请知名教育家、学者为会员提供指导帮助,开设在线咨询,建立会员交流群,为会员提供更加优质服务。 在中国教育学会的领导下,理事会精诚团结,勇于担当,不负重托,努力开创分会工作新局面,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大力促进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努力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域育人、全课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应有贡献! 主要负责人: 理事长: 张志勇 常务副理事长:李晓辉、芦咏莉 副理事长:毛明山 尹 骏 刘 浩 杜荣贞 张广斌 张天宝 张宁娟 李晓辉 周 彬 柳海英 程立春 秘书长: 李晓辉(兼) 副秘书长:王建华 王清平 刘 肖 李晓东 赵宝伟 唐汉卫 强光峰 监事: 王磊 附件: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理事会名单.docx 联系方式: 电 话:010-66526011 传 真:010-66526190 邮 箱:dyyjfh@126.com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14号 邮 编:100032 会 刊:《中小学德育》杂志,国内唯一具有正式刊号、海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小学德育专业期刊。 编辑部:020-85211209、020-85215179 投 稿:zxxdy@vip.163.com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2017-05-09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94年5月6日,主要面向基础教育信息化相关业务部门与一线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信息化产品提供的企事业单位开展教育服务、信息咨询、学术研究等相关工作。第一届、第二届理事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李三立;第三届、第四届理事长由国家督学、原基础教育司副司级巡视员郑增仪同志担任。现理事长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主任、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顾小清教授担任。 主要业务: 跟踪信息技术发展前沿;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推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深度融合;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研究;提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业务咨询、政策咨询;开展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有关业务培训;推介信息技术用于教育的先进产品与经验。开展国内外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接受教育部与中国教育学会的委托,开展相关项目研究。 主要活动: 学术年会主要围绕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进行研讨交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展示活动主要面向教研部门的教研员和广大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旨在深化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与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结合。此外,还将不定期展开义务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师发展、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最新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及实验等活动,以及义务教育课标、高中课标研究解读等相关活动。同时,组织和指导会员单位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的相关课题研究。 主要负责人: 理事长:顾小清 副理事长:熊 璋 莫景祺 沙行勉 郑 骏 汪 琼 徐淀芳 胡小勇 张进宝 秘书长: 李 锋 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锋 电 话:021-62233705 地 址:上海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文科大楼806 邮 编:200062 E-mail: lifengys2001@163.com
-
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 2017-05-09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06年11月24日。专委会的首任理事长由时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小蔓教授担任;现任理事长由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院副院长李雯副教授担任。专委会主要面向全国各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等领域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员、全国各省市的教研部门和基础教育阶段各学校关注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教育实践工作者开展活动。 主要业务:与卫生、文化、公安、建设、规划、设计、妇联等部门合作开展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的学术研究与相关的改革实验;协助教育行政部门承担国家级和地区级培训活动;研究和编写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的相关读本,出版学术性书刊;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组织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方面的读本、光盘等教育资料的鉴定与推广工作;关注国外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介绍国外的优秀成果,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以及与有关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的交流;组织开展有关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的政策、法律咨询,以及因遭受侵犯而产生心理疾患的学生及相关教师、家长的心理咨询等;承办其它各项相关事宜。 主要活动:每年开展一次“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经验交流会暨学术研讨会”,主要面向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广大一线的中小学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人员,为校园安全实践搭建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咨询服务,如2012年承担了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委托的课题“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标准研究”工作,研究成果获得刘利民副部长的好评。 主要负责人: 理 事 长:李 雯 副理事长:俞伟跃 宗春山 张永华 顾林生 陈 虹 孙金鑫 李继星 张 迎 蒋运春 陈日文 卢 林 蔡荣富 赵 璞 谢友平 秘 书 长:徐美贞 联系方式: 联系人:徐美贞 电 话:010-62003471 传 真:010-62003859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46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邮 编:100088 电子邮箱:xumeizhen123@126.com 出版物:暂无
-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专业委员会 2025-05-13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教家委)成立于2003年3月,第一、二届理事长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研所赵忠心教授。现任(第三届)理事长为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兼任)。第三届中教家委的专业团队集纳了国内最有影响的家庭教育专业人士,也有了更广泛的代表性。家庭教育和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中国教育报刊社总编辑翟博、优质家庭和家校关系研究推动者鹿永建担任常务副理事长。理事会成员由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实务的专家学者、关注和推动家庭建设的社会精英、中小学及幼儿教师、教子有成的优秀父母、关注家庭教育的新闻出版界、涉足家庭教育的企业界等成员组成。 中教家委以“推动家庭教育研究,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进家校合作共建,帮助亲子共同成长”作为机构使命,秉承“保持学术品格,发扬公益精神,尊重知识产权”的价值观,并将“成为中国家庭教育最高权威的学术团体,最广泛地团结联系家庭教育的专家与实践工作者,成为最规范严谨公开透明的中国教育学会分支机构”为机构最终愿景。 主要业务: 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围绕家庭教育进行研究,普及推广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召开国际、两岸三地大型学术会议,举办各种家庭教育专题学术研讨、经验交流与家庭教育指导培训活动,组织家庭教育相关刊物出版工作,打造家庭教育网络平台,促进家庭学校合作以及现代学校制度下的家校合作建设,提升家庭教育的学科建设水平,推动家庭教育立法。 主要活动: 举办家庭教育国际论坛、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教育的未来”系列年度教育论坛等多项大型学术会议;承接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组建家庭教育讲座专家团,开展“新父母大讲堂”全国巡讲,研制家庭教育蓝皮书等活动。 主要负责人: 理 事 长: 朱永新 常务副理事长:孙云晓 翟 博 鹿永建 副 理事长: 缪建东 赵 刚 王大龙 熊少严 卢 勤 钱志亮 汪 凌 杨 雄 吴重涵 秘 书 长: 陈东强 副 秘书长: 邱俊杰 汪建宏 徐 光 蓝 玫 岳 坤 联系方式: 联系人:岳 坤 刘 蕊 胡玲梅 卢丽娟 电 话:010-52421699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车道沟路1号青东商务区A区西楼11层 E-mail:csefamilyedu@vip.163.com
-
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分会 2017-05-09
中国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分会成立于1989年7月,是中国教育学会的分支机构,前身为中国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研究会,1999年更名为中国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专业委员会,2004年12月变更为现名称。分会主要面向全国各校外教育机构的负责人、教师及从事校外教育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员开展活动。 主要业务: 分会依据中国教育学会的职能以培训、研究、评价、督导为中心开展工作。开展校外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以我国校外教育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引导广大校外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开展前瞻性、应用性研究;整合社会资源,为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支持;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和咨询服务。 主要活动: 在学会授权下发展会员;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配合教育部等部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校外教育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艺术、科技、体育等“展、演、赛”活动;开展不同地区、不同校外活动场所之间活动项目和课程案例交流工作以及国际交流活动;推动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实现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有效衔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农村教育分会 2017-04-10
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第一届委员会成立于2015年12月19日。农村教育分会现任主任委员由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邬志辉担任。分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关注中国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突出问题、数据、理论和改革意识。基于数据、基于试验和基于对话的富有解释力的中国农村教育理论生成路径,回到常识、回到个案、回到真正的中国经验中来,在中国和农村问题的语境中建构教育理论。服务国家教育发展重大决策。 业务范围: 根据当前农村教育研究和工作的实际,我们大致谋划了未来农村教育分会的工作规划:开展大规模农村教育实证调查;定期开全国性和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为各级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服务;聚焦农村教师、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城乡学校布局、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支持、职业教育等热点和难题问题;每年出版一本反映当年关于农村教育重要议题的《中国农村教育评论》;在全国不同区域建立多种类型的“农村教育改革试验区”;组织农村教育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成果的评价与推广。 主要负责人: 理事长:邬志辉 副理事长:葛新斌 雷万鹏 刘铁芳 秦玉友 孙杰远 汤 勇 杨忠云 周 晔 秘书长:李伯玲 联系人:李伯玲 凡勇昆 电 话:0431-85684171(李伯玲)、0431-85098163(凡勇昆) 传 真:0431-85684171 地 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东北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422室 邮 编:130024 电子邮箱:nongcunjiaoyufh@sina.com 出 版 物:《中国农村教育评论》
-
学生发展指导分会 2024-05-09
中国教育学会学生发展指导分会于2023年7月成立,致力于开展我国学生发展指导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推动学生在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健康成长。分会理事会成员为来自于学生发展指导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地方教育官员、教科研人员、中学校长和教师代表。 在中国教育学会的领导下,学生发展指导分会的主要工作是以“学生发展指导体系”建设为主导,以课题理论和实践研究为抓手,通过系统设计、阶段实施、整体联动落实、科学持续推进,全面提高学生发展指导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服务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体落实八项任务:开展学生发展指导理论实践课题研究(课题立项引领),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实践试验区遴选(试验先行带动),开展学生发展指导政策制度体系设计(制度设计引导),开展学生发展指导特色主题课程开发(特色课程示范),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师资人才队伍建设(队伍建设立根),开展学生发展指导服务专业标准制定(专业服务固本),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实践基地场所选建(基地增质),开展学生发展指导经验成果推广交流(经验成果借鉴)。 主要业务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涯发展指导和社会实践指导,探索建立融学业指导、社会实践、生涯发展与心理健康维护为一体的综合性发展指导模式。 主要负责人 理事长 : 乔志宏 副理事长:王晓燕 边玉芳 刘小惠 刘 涛 杨 昕 张 卫 秦春华 秘书长 :王晓燕 副秘书长:王 建 刘 明 刘 艳 杨颖东 陈 晨 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 艳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1402 邮 编:100875 电 话:18811215823(微信同号) 邮 箱:11312018262@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