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1109)
- 发展规划
- 学会规章
- 学会领导
- 大事记
- 学会刊物
- 科普活动
- 公益活动 (3)
- 中国教育学刊
- 学会动态 (148)
- 学会通知 (402)
- 获奖名单
- 中国基础教育
- 中小学数学
- 学术活动 (3)
- 机构列表 (23)
- 机构活动 (49)
- 实验区列表
- 实验区活动
- 单位会员活动 (2)
- 微视频征集
- 学会宣传片 (1)
- 项目宣传片
- 历届理事会名单
- 机构通知 (215)
- 电子期刊
- 论文交流
- 直播
- 视频
- 中国教育学刊
- 未来教育家
- 省市教育学会 (5)
- 学校(幼儿园)
- 其它教育团体
- 学术公报
- 独立自主型
- 紧密合作型
- 小学版
- 初中版
- 高中版
- 学会公示 (2)
- 学会声明 (1)
- 通知公告 (243)
- 专家声音
- 学会观点
- 要闻聚焦
- 动态新闻
- 现场照片
- 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家庭教育专题
- 学会第八届理事会暨40周年纪念会 (2)
- 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二次学术年会 (4)
- 抗·疫情
- 优秀在线教学
- 领航计划 (1)
- 政策精神
- 党建引领 (1)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
- 单位会员品牌活动
- 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五次学术年会
-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1)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届学术年会 (2)
- 学会活动
-
关于召开“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9次学术年会”的预备通知 2015-04-09
关于召开“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9次学术年会”的预备通知各单位会员,各位理事、个人会员: 基础教育的目标是人的健康发展,《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如何实现这些目标迫切需要外语教育工作者从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路径等方面系统思考。为了深入研究中国环境下的英语教育,探索适合我国基础教育目标及环境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计划于2015年10月16—1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第19次学术年会。现将有关事项预通知如下: 一、主题 (一)年会主题: 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目标与途径 Developing Students’ Key Competencie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Goals and Approaches (二)专题会场主题: 1. 课程与教学创新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Innovation 2. 教学资源开发与设计 Materials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s 3. 外语教育中的学习动机 Motivation in Language Education 4. 课堂教学设计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Lesson Planning 5. 测试与评估 Testing,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6. 教师教育与发展 Teacher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7. 新媒体与外语教学 New Media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8. 校本课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9. 小学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二、专题会场发言摘要、工作坊设计方案征集 第19次学术年会组委会现面向全国征集专题会场发言摘要及工作坊设计方案(专题会场发言申请表见附件一,工作坊申请表见附件二)。专题会场发言摘要或工作坊设计方案经审核通过者将在第19次学术年会上进行专题发言或开展工作坊培训,并获得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颁发的相关证书。 (一)专题会场发言。时间为25分钟,发言摘要围绕上述专题会场主题,陈述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论文的主要观点。实证类论文的摘要应包括研究目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主要研究结论等;经验总结类论文的摘要应包括教学实践的过程、主要经验和做法、教学效果等;理论探讨类论文应包括要讨论的主要问题、论文的主要观点和论据等。发言摘要500字左右,须包含以下内容: 1. 发言题目 2. 摘要 3. 关键词(3~5个) 专题会场发言摘要格式模板见附件三。 (二)工作坊。时间为60~100分钟,设计方案500字左右,须包含以下内容: 1. 工作坊题目 2. 简介 3. 希望受众群体及规模 4. 活动过程 5. 其他特殊要求及相关信息,如多媒体设备、内容展示的特殊需求等 工作坊设计方案格式模板见附件四。 有意申报以上项目者,请于2015年6月30日前将专题会场发言申请表和专题会场发言摘要或工作坊申请表和工作坊设计方案的电子版以同一个附件的形式发至zhuantihuichang@163.com,同时将纸质稿一式三份寄送至外专委秘书处办公室。每人限提交一个专题会场发言摘要或一个工作坊设计方案。组委会将于2015年8月向审核通过者发出邀请函。 三、论文评审 第19次学术年会组委会拟向参会者现场征集学术论文并组织评审。 (一)论文围绕上述专题会场主题,形式可为论文、调查报告、经验总结、实验报告等。每篇论文字数在5千字以内,要求观点鲜明、论述严密、数据准确、案例典型、文字通顺、理论联系实际。论文须包含以下内容: 1. 题目 2. 摘要 3. 关键词(3~5个) 4. 正文 5. 参考文献 参评论文格式模板见附件五。 (二)凡在2013年7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期间完成或发表的科研成果和作品均可申报。曾发表或曾获各类论文(课题)评审奖项的成果请在“论文参评表”中如实标注。 (三)参会者在报到时提交论文参评表(见附件六)及论文纸质稿一式三份,并在会后一周内将论文参评表及论文电子版发至zhuantihuichang@163.com。邮件主题处请注明省份、姓名和学段,论文作者限参会者本人,每人限提交一篇。 (四)本次论文评审设置的奖项包括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获奖论文作者将获得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颁发的证书。 四、研讨课例征集 第19次学术年会组委会拟在年会期间针对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组织课例研讨,现面向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征集教学课例。本次活动分为申报、初审、复评和现场展评四个阶段。 (一)申报 有意将自己的教学课例公开展示、研讨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均可申报。申报者从正式版本教材或自选教学资源、校本课程材料中自行选择教学内容,但应考虑所教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活动举办时所教年级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初中一年级为例,建议选择学生所学版本教材的初二年级第四单元的内容),以便体现教学的针对性,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生成的过程。申报者请于2015年6月30日前将研讨课例申报表(见附件七)和教学设计详案发送至nianhuiguanmo@163.com,同时将纸质稿一式三份寄送至外专委秘书处办公室。 教学设计详案格式要求:标题用小二号黑体,正文用小四号宋体,标题下方居中位置请用小四号楷体注明作者及所在单位,正文下方请标明页码,页边距设置上下为2.54cm,左右为3.17cm。文稿一律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 (二)初审 年会组委会将于2015年7月组织相关专家对教学设计进行初审,并于7月下旬通知初审通过者参加复评。组委会将指定或由参评者本人申请1—2名指导专家对其教学设计提出修改意见,并指导其备课。 (三)复评 复评以光盘评审的方式进行。组委会将从参评光盘课中择优选拔出在年会期间参加现场展评的教学课例。初审通过并参加复评者均可获得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颁发的证书。 (四)现场展评 复评结束后,组委会将安排相关专家对参展课例进行指导,然后于2015年10月在第19次学术年会上进行现场展示。现场点评专家将对这些课例进行深度点评并组织研讨。参加现场展评的授课教师及其指导教师均可获得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颁发的证书。参展课例将入选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推荐课例资源库。 本通知及附件均可在外专委官方网站下载。网址:www.eltchina.net。 五、专题会场发言、工作坊设计方案征集,论文征集评审,研讨课例征集不收取任何费用。参加学术年会须交纳会务费,请关注“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9次学术年会”的正式通知。 六、外专委秘书处办公室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44号(北区)6号楼201室 邮编:100088 电话:010-62389388转615、616、617 电子信箱:zhuantihuichang@163.com, nianhuiguanmo@163.com 网址:www.eltchina.net 联系人:杨老师、赵老师、傅老师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 2015年3月25日 附件一:“第19次学术年会”专题会场发言申请表 附件二:“第19次学术年会”工作坊申请表 附件三:“第19次学术年会”专题会场发言摘要格式模板 附件四:“第19次学术年会”工作坊设计方案格式模板 附件五:“第19次学术年会”参评论文格式模板 附件六:“第19次学术年会”论文参评表 附件七:“第19次学术年会”研讨课例申报表
-
关于召开“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2015年年会暨北京海淀工读学校现场研讨会”的通知 2015-04-02
关于召开“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2015年年会暨北京海淀工读学校现场研讨会”的通知各单位会员,各位理事、会员,各工读教育学校校长: 我分会定于2015年5月20-22日在北京市举办“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2015年年会暨北京海淀工读学校现场研讨会”。 借助此次会议,我分会将展示、交流全国工读学校办学经验及成果,并有部分地区主管工读教育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共同研讨中国工读教育发展问题。会议还将观摩北京市海淀工读学校课程改革成果,以促进全国工读教育的发展。 一、参会人员 全体会员单位代表,部分地区主管工读教育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育、心理、法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 二、会议内容及日程安排 5月20日 1.全国工读学校交流办学经验,展示教育成果; 2.观摩北京市海淀工读学校现场会; 3.召开全国工读学校校长座谈会。 5月21日 年会:“为品行偏常未成年人提供适合的教育与支持研讨会”;分论坛为:1)偏差行为的教育矫治;2)适合专门学校的课程;3)专门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三、会议相关事宜 1.会议时间:5月20-21日(其中19日全天报到,20-21日会议,22日离会)。 2.报到及住宿地点:北京市裕龙大酒店(010-68415588,海淀区阜成路40号);住宿标准:标间430元/间(含早餐)。 3.会议费用: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凭个人会员证交纳会务费600元/人,其他参会人员交纳会务费1000元/人(含资料费、会议期间中、晚餐费、会议交通费、场地服务费等);2015年5月10日前,按规定交纳团体会费的单位会员,享受2名免交会议费名额的优惠;住宿费、交通费自理。 4.本次活动采用网上报名缴费的方式,操作如下: (1)网上报名缴费 请登入中国教育学会官网(www.cse.edu.cn)首页导航栏 —“学术交流”—“会议培训”—“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2015年年会暨北京海淀工读学校现场研讨会” —“我要报名”,按步骤进行操作。 网上交费成功的代表,请保留系统发给您的短信或短信中的订单号,在会议期间凭“短信”或“短信中的订单号”按照会务组安排领取您的发票。 (2)原则上不接待现场报名和缴费。经会务组同意现场缴费的,由会务组开具收据,正式发票在会议结束后20个工作日内采取快递收件方付款的方式邮寄。 5.联系方式: (1)北京市海淀工读学校 学校电话:010-62485037,传真010-62485037 贾士鹏(老师)13911827530 徐红伟(副校长)13910293430 尹 红(办公室主任)13910678892 (2)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 林 艳010-87816709,13910783535 E-MALL:gdjy09@163.com 6.会议接站:请将到达北京的方式和时间于5月10日前,通知北京市海淀工读学校。 接站说明:到达首都机场集体接站;乘坐火车到达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的代表,需自行换乘地铁10号线,在西钓鱼台站集体接站。 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 2015年3月30日 附:参会回执
-
关于持有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研究员聘书、证书 有关情况的声明 2015-04-01
关于持有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研究员聘书、证书 有关情况的声明 近期,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教家委)秘书处接到会员来电咨询“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研究员”一事。经核实,中教家委第三届理事会针对个人身份认定的证书仅有理事聘书(含常务理事)、会员证书。理事聘书不收取任何费用。而中国教育学会授权中教家委发展的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会员费为每年每人100元,一次性收取三年会费共300元。 对于其他持有中教家委个人身份聘书、证书者,中教家委第三届理事会一律不予承认。同时,请广大会员、父母注意,中教家委举办的活动都会在中国教育学会官方网站进行公示。 第三届理事会全体理事名单将在中教家委官方网站上公示,请大家注意核实。 特此声明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 2015年3月24日
-
关于征集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分论坛承办单位的通知 2015-03-27
关于征集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分论坛承办单位的通知学会发〔2015〕23号 各分支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学会,其他单位会员: 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将于11月下旬在福建厦门召开(年会正式通知将在9月初印发)。 多年来,学会学术年会的分论坛都是由学会下属各分支机构承办,高端精彩的专家报告、专业前沿的内容设计、平等宽松的互动交流都为会议现场增彩添色,也为年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近几年,学会单位学会也提出承办年会分论坛的要求。为更好挖掘、提升区域教育改革发展创新经验和实践成果,学会经研究现面向分支机构和单位会员征集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分论坛承办单位,旨在聚集各方学术力量,合力将年会打造成为集理论研讨、经验交流、成果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术盛会。 具体承办要求如下: 一、本次年会的主题为“核心素养与适合的教育”。分论坛议题应紧扣此主题,探讨基础教育发展变革中面临的重大理论、现实问题。 二、分论坛申办单位需填写《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分论坛申办表》(见附件),并于5月30日前以电子邮件报送学会秘书处学术室,邮箱:xueshushi@cse.edu.cn。 三、学会将组织专家对申报内容表进行筛选与评审。经评审后,选定分论坛承办单位。入选承办单位须精心组织、设计,在8月中旬将详细的筹备方案提交至学会秘书处学术室。筹备方案应包括:分论坛议题及主要内容、拟请专家、专家发言题目及提纲、议程安排、研讨环节设计等。 四、 承办单位无需缴纳承办费用。 如咨询相关问题,请与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学术室联系。 联系人:师老师,联系方式:010—66051217 中国教育学会 2015年3月20日 附件: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分论坛申办表
-
关于征集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微论坛议题的通知 2015-03-27
关于征集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微论坛议题的通知学会发〔2015〕22 号 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管理部门、校长和教师: 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将于11月下旬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诚邀您参加。(会议正式通知将于9月上旬印发,届时,请您留意查看学会官网)。 “微论坛”是学会学术年会一种全新的会议组织形式,已连续开设两届。“微论坛”是由一人或几人发起议题,小组成员或议题关注者就此议题和相关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和交流的微型研讨会,同时,学会邀请相关专家全程参与并进行现场点评和指导。 “微论坛”的设立为基层教育单位搭建了学习、展示、交流的平台,众多与会专家、学者、校长、教师间的自由交流和思想碰撞使发起人获益良多,很多校长与教师非常赞赏这种“接地气”的研讨方式,认为它“真实、朴素、贴进基层”,很多基层单位纷纷提出申办请求。为此,学会经研究决定,面向各级各类学校、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广大校长和教师征集微论坛议题和承办单位(者)。具体要求如下: 一、微论坛议题请紧扣本次年会主题“核心素养与适合的教育”,可涉及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一线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可侧重教育教学创新实践成果的总结、提升以及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展示等。 二、有意申报者请填写《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微论坛议题申报表》(见附件),并于5月30日前以电子邮件形式报送学会秘书处学术室,邮箱:xueshushi@cse.edu.cn。 三、学会将组织相关专家对申报的议题进行筛选和评审,选择若干单位(或议题发起者)作为年会微论坛的承办单位(者)。入选单位(者)在接到通知后,应提供详细的论坛策划案,包括拟请发言者、议程安排、如何组织研讨环节等。论坛策划案及所有发言提纲须在8月下旬报送学术室审定。如有必要,承办单位可到学会就承办相关事宜进行汇报说明。 四、学会将为各承办单位(者)颁发“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微论坛组织证书”,并根据微论坛现场组织及研讨情况,择优推荐进行大会汇报。 五、承办单位(者)无需缴纳承办费用。 如有相关问题,请与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学术室联系。 联系人:师老师,联系方式:010—66051217 中国教育学会 2015年3月20日 附件: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微论坛议题申报表
-
关于召开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年会的通知 2014-12-02
关于召开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年会的通知学会发〔2014〕7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学会,委员单位,相关学校: 中国教育学会按照中央“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充分发挥学会组织在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中的专业和资源优势,决定成立中国教育学会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现定于2014年12月13日-14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年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二、主办单位 中国教育学会 三、承办单位 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山东省教育学会 人民教育出版社报刊社 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吟诵教育研究中心 滨州乐安书院 四、会议时间及日程 会议时间:2014年12月13日-12月14日,12日全天报到。 13日上午:中心成立大会,年会主旨报告 13日下午:分会议一、二、三(平行会议) 14日上午:大会听取分会议汇报,现场嘉宾访谈及闭幕式 14日下午: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校及“传统文化进校园”项 目试点校工作会 五、会议内容 (一) 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成立大会; (二) 第一次学术年会 1.主旨报告一 2.主旨报告二 3.分会议: 分会议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分会议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学校教育 分会议三:传统文化教育的模式与方法 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校及“传统文化进校园”项目试点校工作 (三) 闭幕式 1.“传统文化进校园”项目试点校颁证仪式 2.现场嘉宾访谈 3.总结讲话 4.传统文化展示活动 六、会议征文 本次会议将围绕主题——“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开展征文(具体题目作者自拟)活动,并将优秀论文集结成册,论文文稿限3000字内,电子文档为word格式。论文征集截止日期为2014年12月10日。 七、会议地点 会议及报到地点:济南军区第五招待所(地址:济南市经十一路39号,电话:0531-51660888 51688650) 八、交通安排 会议不统一安排接站,请与会人员自行前往住宿地点(路线见附件2)。 九、参会人员 中国教育学会领导;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委员;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校和传统文化进校园项目试点校相关人员。 十、参会费用 与会人员需交纳会务费800元/人(含资料费、会议期间餐费、场地服务费等),中国教育学会个人会员和高校在读研究生凭《会员证》或《学生证》,会务费优惠至500元/人;住宿费、往返交通费自理。 十一、联系方式 联系人:鲍丹丹 18500136588 联系电话:010-84126118 传 真:010-84126686 邮 箱:xhctwh@163.com 征文投稿邮箱:xhctwh@163.com (邮件题目请标明:征文) 中国教育学会 2014年12月2日 附件: 1.参会回执 2.济南军区第五招待所乘车路线
-
教育史分会关于召开第十五次学术年会的通知 2014-11-27
教育史分会关于召开第十五次学术年会的通知各单位会员,各位理事、会员,各相关学校,教师,学生: 经研究,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承办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即将举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历史变革 二、会议时间 2014年12月19-21日(19日全天报到)。 三、会议地点 1.会议地点:浙江师范大学 2.报到地点:浙江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位于浙江师范大学正门东侧)教育史年会接待处 3.抵达方式:由于各位代表到达时间和方式不一,会务组不准备安排接站,乘坐不同交通工具的换乘方式详情见附件 四、会议费用 中国教育学会个人会员凭会员证交纳会务费500元/人,其他参会代表交纳会务800元/人,研究生交纳会务费400元/人,参会代表交通费、住宿费及会议外餐费自理。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吴民祥 13738930710 wumx88@zjnu.cn 於 荣 15268637049 yurong@zjnu.cn 路世鹏 18757607959 lspaify@126.com 希望参会人员2014年11月30日之前将回执及时寄回。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 2014年11月25日 附件 1、参会回执 2、交通方式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关于召开第八届学术年会的通知 2014-11-24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关于召开第八届学术年会的通知各单位会员,各位理事、会员,各相关学校,相关教师: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是促进教育均衡与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合21世纪需要的人才的有效手段,是当今世界越来越多国家提升教育水平的战略选择。为深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10)》精神,加快推进开创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专委会拟定于12月18-21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年会主题: 信息时代学与教方式变革 一、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江苏省电化教育馆 扬州市教育局 江苏省教育学会 协办单位: 扬州市电化教育馆 二、主要议题 围绕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的最新应用,根据不同专题(智慧学习、云计算技术的教育应用与发展、 WEB2.0与教育创新、翻转课堂、微课与教学方式转变等,进行多层次研讨交流。邀请行业内外的专家学者做主题演讲。邀请一线信息化实践层面的先进典型进行分享交流。 考察学习扬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先进经验。 新媒体新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展示。 三、会议形式 1.学术专题报告; 2.专委会工作报告 3.区域智慧教育展示与新媒体应用教学优质课展示观摩 4.新媒体新技术展示 四、与会人员 有关领导和专家;常务理事、理事、个人会员;各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委会代表、信息技术教育相关主管部门的代表;中小学校长和教师。 五、会务事宜 1.报到时间:2014 年12月18日报到 2.报到地点: 扬州市会议中心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七里甸路1号(225126) 电话:0514-87802588 交通路线指引见附件。 3.联系方式: 扬州市教育局:李九龙 0514-87934576,传真:0514-87934562,手机:13905276169,邮箱:ljl@yzjy.com.cn 专委会:陈美玲 010-58802234 邮箱:chinaitedu@163.com 4.会议回执:请参会代表将会议回执于12月5日之前传真或电子邮件发送到扬州市教育局。 六、有关费用: 1.中国教育学会个人会员凭会员证交纳会务费500元/人,其他参会人员交纳会务费800元/人。交通及住宿费自理。由中国教育学会收取费用并开具会务费发票。 2.交费方式: 登录中国教育学会官网(http://www.cse.edu.cn/)首页导航栏,选择“学术交流”,进入“会议培训”,选择会议名称进行报名交费。 3.房费标准:标准双人房360元/间 ;标准单人房330元/间。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2014年10月20日 附件: 1、交通路线指引图 2、参会回执
-
中国教育学会关于举办第二十七次学术年会的通知 2014-10-29
中国教育学会关于举办第二十七次学术年会的通知学会发〔2014〕71号 各分支机构、单位会员、教育改革实验区、现代学校联盟学校(幼儿园)、个人会员;有关科研院所、中小学校(幼儿园):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相关要求,稳步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中国教育学会定于11月29日-12月1日在北京举办第二十七次学术年会。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 二、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 中国教育学会 承办单位: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 协办单位: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 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办公室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 北京市第二中学 三、会议时间及日程 会议时间:2014年11月29日-12月1日,28日全天报到。 29日上午:开幕式、大会主旨报告 29日下午: 分论坛、对话教育专家(平行会议) 30日上午:微论坛(平行会议) 30日下午:大会汇报、现场嘉宾访谈及闭幕式 12月1日: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 四、会议内容 (一)开幕式 (二)大会主旨报告 报告人: 谈松华 中国教育学会顾问,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谢维和 清华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研究所所长 (三)分论坛 1.学区制改革——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策略选择 组织单位: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 主 持 人:周玉玲(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论坛报告: (1)深化学区制综合改革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 尤 娜(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2)教师交流轮岗制度 郑克强(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副主任) (3)携手播种一片生机勃发的史家教育——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学区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王 欢(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校长) 2.核心素养——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探索 组织单位: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 主 持 人:许时升(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民办中小学外语研究中心主任) 论坛报告: (1)多元目标的英语教育:理念、目标与内容 龚亚夫(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全国政协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2)外语教育的全球领导力目标 鲁子问(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3)突破语言层面,开展跨文化、国际化探索 赵均宁(上海外国语学校副校长) 3.立德树人——新时期德育的改革与创新 组织单位: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 主 持 人:董柏林(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理事长) 论坛报告: (1)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于丰富的德育实践之中 白洪宽(北京市京源学校校长) (2)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张蔚芹(上海市青浦瀚文小学校长) 4.信息技术——加速基础教育现代化 组织单位: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主 持 人:郑增仪(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论坛报告: (1)新时期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及其进展 王珠珠(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主任、研究员) (2)迎接新学习时代:教育信息化趋势与学校变革 张铁道(北京开放大学副校长,北京市教育学会副会长) (3)数字化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潘克明(北京电化教育馆原馆长,特级教师) 5.特质化发展——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组织单位: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 主 持 人:许家成(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秘书长,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教授) 论坛报告: (1)专业化背景下特殊教育教师的关键能力 王 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探索——以上海为例 刘春玲(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特殊教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6.家校合作——现代学校教育治理新体系 组织单位: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 主 持 人:王大龙(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论坛报告: (1)普及家庭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徐友礼(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 (2)基于亲子共成长的家长课程研究与实践 金 琰(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3)清平乐•幸福家——“亲子共成长教育园区项目”阶段工作汇报 武际金(山东省潍坊高新区清平小学校长) (4)凤岗家长义工模式 毛秀蓉(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东北师范大学家校合作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彭仿兰(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宣传教育文体局副局长) 7.普及与提高——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组织单位: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 主 持 人:朱家雄(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论坛报告: (1)学前教育普及与提高中五对主要矛盾关系的思考 洪秀敏(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所长) (2) 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合理路径 严仲连(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8.教育评价——引领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组织单位: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办公室 主 持 人:李文建(香港大学教育学博士,公众考试研究院副院长) 论坛报告: (1)中高考制度改革 戴家干(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2)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改革 张 勇(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办公室副主任) (3) 教育评价改革引领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教育评价改革与咨询、教研、教学改革的实践及其意义与价值 姚 敏(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副局长) 吴天飞(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教科院教研员) 严姝娥(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 9.智慧教育——大数据背景下教育均衡和个性化发展 (12月1日在北京鸟巢﹒国家会议中心与展示活动同期举办) 组织单位:《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 主 持 人:周长春(《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论坛报告: (1) 从信息化走向智慧教育 陈 琳(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 (2) 华为敏捷网络助力教育城域网建设 黄迎新(华为解决方案架构师) (四)对话教育专家 1.对话李吉林(江苏省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 专家级主持人:顾志跃(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2.对话王殿军(清华附中校长) 专家级主持人:胡平平(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安徽省教育学会荣誉会长) (五)微论坛 1.管理改革:推进学校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主持专家:翟 博(中国教育报总编辑) 2. “翱翔计划”: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的北京模式 主持专家:罗 洁(北京市教委正局级委员,北京市青少年创新学院院长) 3.走班选课:高考改革与高中教学组织形式变革 主持专家:刘月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 4.持强扶弱: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实践探索 主持专家:胡平平(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安徽省教育学会荣誉会长) 5. 教学改革:深度课改与学本课堂 主持专家:韩立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博士) 6. “高端备课”: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模式 主持专家:王 磊(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所长) 7. 校外教育:建设理想的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主持专家:贺 斌(山西省教科院正院级调研员) 8. 学习变革:我国中小学慕课与翻转课堂实践 主持专家:陈玉琨(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主任) 微论坛是学会学术年会组织形式的创新,旨在聚焦几个教育热点“话题”进行深入研讨,话题突出“微”(具体、可行)、“实”(实际、实效)、“重”(关键、关注),尽量贴近校长、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今年的微论坛结构上采用“1+N”模式,即“1位专家+N个实践单位”,由专家负责组织、策划,对实践单位的具体做法和经验进行点评并对问题进行答疑;组织形式上,包括三个模块:专家的理论阐释、学校办学实践者的经验分享以及与会者的自由交流。具体组织信息以会前印发的《会议手册》为准。 (六)闭幕式 1.分论坛、微论坛大会汇报 2.现场嘉宾访谈:考试、评价与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专家级主持人: 朱永新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 访谈嘉宾: 钟秉林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 韩 平 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 刘海峰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 钮小桦 北京市第二中学校长 3.中国教育学会2014年度论文颁奖仪式 4.大会总结发言 5.年会承办交接仪式 (七)展示活动 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将于2014年12月1-3日在北京鸟巢﹒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承办单位:《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雅森国际展览集团 (12月1日举办“智慧教育——大数据背景下教育均衡和个性化发展”分论坛,凡参加此论坛的与会人员在闭幕式后由赞助企业统一提供11月30日晚和12月1日的食宿,有意者请在年会回执中注明,具体安排详见《会议手册》) 五、会议地点 11月29日-30日 北京市第二中学(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内务部街15号) 12月1日 北京鸟巢•国家会议中心(地址:朝阳区天辰东路7号) 六、报到地点 11月28日10:00-21:00 北京市卫生局宾馆(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内务部街19号,距北京二中100米) 11月29日7:30-8:50 北京市第二中学主楼门厅(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内务部街15号) 七、参会人员 教育部有关领导、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副会长、学术委员;各分支机构、单位会员、教育改革实验区、现代学校联盟学校(幼儿园)负责人;各支持单位、承办、协办单位负责人;特邀教育理论研究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中小学校长、幼儿园负责人和教师代表等。 八、参会费用 与会人员需交纳会务费1000元/人(含资料费、会议期间29、30日午餐费、场地服务费等),个人会员和高校研究生凭《中国教育学会会员证》或学生证,会务费优惠至600元/人;住宿费、往返交通费自理。 鉴于各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出台的有关会议住宿标准不尽相同,本次年会不再统一安排住宿,仅为参会人员提供会议举办地周边酒店信息及会议期间的相应服务,请参会人员按住宿标准自行选择、安排。(会场周边酒店信息详见附件2)。 九、参会须知 1.请相关组织单位做好分论坛与微论坛的组织筹备工作。 2.请于11月10日前将会议回执(附件1)以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中国教育学会。 3.因会议场所接待有限,未按时回执参会者,会议不予接待,敬请谅解。 4.学会的官方微博(腾讯、新浪)和微信将实时发布本次年会的最新动态,敬请关注收听,关注用户可在会前、会中及会后就会议主题和内容发表意见、建议,会议期间还可通过微博、微信参与现场互动。 5.因会议地点位于胡同之内,地形狭窄,停车极为不便,请参会者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十、交通安排 会议不统一安排接站,请与会人员自行前往住宿地点。 十一、申办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年会”作为中国教育学会三大学术品牌活动之一,是具有基础教育博览性质的综合性学术盛会,旨在为基础教育先进教育思想和其实践经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验以及学术成果展示、转化等提供高端交流平台。为进一步拓宽学术交流渠道,推进学会与地方政府以及其他教育组织之间的深度合作,按惯例通过公开申报的方式确定下一届年会的承办单位。有意承办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的单位可根据《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年会申办办法》(附件3)填写《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年会申办表》(附件4)于11月10日前上报学会秘书处。 十二、联系方式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学术室 联系电话:010-62290372,66051217 13121840057, 13264148962 (以上两手机号仅作本次年会报名及会务咨询使用,短信不复) 传真:010-62290370电子邮箱:xueshushi@cse.edu.cn 中国教育学会微信号:cseedu 中国教育学会 2014年10月28日 附件: 1.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年会参会回执 2.会议场所周边酒店一览表 3.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年会申办办法 4.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年会申办表
-
关于召开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年会的预通知 2014-10-29
关于召开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年会的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学会,委员单位,相关学校: 中国教育学会按照中央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充分发挥学会组织在在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中的专业和资源优势,决定成立中国教育学会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并拟于2014年12月13日-14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年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二、主办单位 中国教育学会 三、承办单位 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山东省教育学会 滨州乐安书院 四、会议内容 (一) 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成立大会; (二) 第一次学术年会 1.主题报告一:拟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徐勇; 2.主题报告二:拟请教育部基教二司副司长申继亮 3.分会议: 分会议一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分会议主题: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与选择 组织单位:中国国学研究会 分会议二 传统文化与现代学校教育 建议内容:传统文化如何走进学校 组织单位:山东省教育学会 分会议三 传统文化与社会教育 建议内容: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化的路径 组织单位:中华吟诵学会 分会议四 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校工作会 组织单位: 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三) 闭幕式 1.“传统文化进校园”项目试点校颁证仪式 2.嘉宾访谈 3.总结讲话 五、会议征文 本次会议将围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这一主题方向(具体题目作者自拟),开展征文活动,并将优秀论文集结成册,论文文稿限3000字内,电子文档为word格式。征文截止时间: 2014年12月6日。 六、会议时间、地点 拟于2014年12月13日-14日在山东济南召开,12月12日全天报到。 七、参会对象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副会长;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委员;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校和传统文化进校园项目试点校相关人员。 八、参会费用 与会人员需交纳会务费800元/人(含资料费、会议期间餐费、场地服务费等),个人会员和高校研究生凭《中国教育学会会员证》或学生证,会务费优惠至500元/人;住宿费、往返交通费自理。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鲍丹丹 18500136588 联系电话:010-84126118 传 真:010-84126686 邮 箱:xhctwh@163.com 征文投稿邮箱:xhctwh@163.com (邮件题目请标明:征文) 附件:参会回执 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2014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