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作者:中国教育学会 来源:学校文化研究分会


守正创新与学校文化建设暨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校园行活动在杭州举行




开幕式启动_800.jpg 

开幕式


为更好地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推进教育现代化,5月22日至24日,守正创新与学校文化建设暨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校园行活动在杭州举行。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重庆市教委原主任黄政等出席会议并讲话。本次活动通过专家报告、经验分享、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共同探索学校文化建设的新路径、新方法,为推动学校文化建设高水平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此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自北京、沈阳、黄山、重庆、汕头等地的百余位专家学者、中小学校负责人现场参会。


黄政600.jpg

黄政


  黄政在致辞中指出,学校文化是高质量教育的核心动力,是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和发展的引擎。此次活动主题定位为“守正创新与学校文化建设”,对反映学校发展的一般规律,体现时代精神和实践需要,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要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在守正中把稳舵盘、保持航向,在创新中寻求突破、扬帆远航;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他表示,本次活动不仅是校园行活动中的一次全新且富有成效的尝试,也是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积极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斌表示,学校文化的强大在于悄无声息地塑造、决定人们的工作态度和看待问题的方式,相信什么、主张什么、欣赏什么、反对什么,以怎样的姿态和方式在学校工作和生活,这些都是学校文化的体现,也会影响和塑造学校文化。


  浙江省教育学会副会长童富勇表示,学校文化不是挂在墙上,写在制度上,而是体现在人身上。新时代如何在坚守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最终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亮介绍了拱墅区学校文化建设成果。他表示,近年来该区倡导“有温度的教育”,以培养“正直善良、身心健康、学有所长、勇于担当、全球视野”的“运河好少年”为目标,打造出许多独具特色的文化发展路径。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院长、杭州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院执行负责人严从根介绍了院校在教学、科研及文化建设方面的情况。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专家围绕活动主题共同探讨了学校文化、技术及道德的关系。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副理事长程红兵主张对话世界、连接未来,面向真实世界,构建开放智慧的学校文化,将知识逻辑和经验逻辑相结合,形成真正的素养。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长三角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魏峰认为,学校文化建设可以借助数据的力量,数据有助于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文化,建构平等的学校课堂文化,进行民主公正的学校管理文化以及建立贯通与衔接的学校共享文化。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常务理事、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校长王昌胜主张通过凝聚共识、自下而上、提高匹配度等方式,营造教师团队文化,让教师把学校当作“我的学校”。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院长、杭州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院执行负责人严从根表示,技术不仅使人具有道德性,技术物也具有道德性,所以学校技术物也可以进行相应的道德化。


  本次活动从学校文化建设涉及的管理、教师、学生、课程及家校社等层面,设置了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成长、“五育”并举培育时代新人、素养立意下的课程建设与实践、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等五个分会场。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位优秀中小学校长围绕学校文化建设分享各自观点。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合作办学管理处处长叶哲铭、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培训师李更生、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伟、浙江大学教授肖龙海、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王凯分别作专家点评。


  在校园行环节,与会专家、校长和教师代表们走进杭州市大成岳家湾实验学校,该校依托地域文化,积极打造“望岳教育”,学校校长鲍争志现场分享了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本次活动紧扣时代脉搏,秉承“守正创新”的理念,搭建学校文化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共同梳理和协商学校文化建设经验,探寻学校管理经验及循证改进的方向,推进学校文化研究,助力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由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主办,杭州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院、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承办,杭州市大成岳家湾实验学校,杭州大关小学教育集团、杭州市卖鱼桥小学教育集团协办。


全体合影_800.jpg

参会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