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作者:中国教育学会 来源:中国教育学会


“一项全新的教育实践研究”

——记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首场线上交流研讨活动




  2021年12月17日,中国教育学会组织召开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首场线上交流研讨活动。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参加会议并讲话。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携手上海市静安区、山东省淄博市、山西省长治市、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四个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及实验校,围绕后“茶馆式”教学成果推广及应用的策略、方法与路径开展交流研讨,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李瑾瑜进行了点评和指导。

 

杨银付_600.jpg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 杨银付


  张人利作了《一项全新的教育实践研究》的主题报告,全面回顾并提炼了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后“茶馆式”教学——走向“轻负担、高质量”的实践研究》在全国四个示范区推进的工作过程和特色经验:架构三级推广管理网络组织并成立工作群、开展四项推广研修内容研究、形成五个培训策略、自主研发成果推广交流平台,实现资源的使用者与创造者融为一体。

 

张人利_600.jpg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 张人利


  贵州金沙县教育科技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彭洪祥作了《推广优秀教学成果 注入优质发展动力》的主题报告,全景呈现了一年来贵州省金沙县引入后“茶馆式”教学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结合推广应用工作落实“双减”政策、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区域探索和实践。贵州省金沙县第四中学教研室主任毛清侠作了《我的“后‘茶馆式’”教育生活》的主题发言,以她执教的《孔乙己》教学为例谈后“茶馆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校长赵洪燕作了《后“茶馆”里积蓄思维变革力量》的主题发言,分享了自己和学校老师们理解并运用后“茶馆式”教学理念,深入推进思维发展型课堂建设,助力课堂变革走向深耕之旅的故事。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鹿谷小学校长郝兵讲述了学校借助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研发的成果推广交流平台,引领全校教师开展后“茶馆式”教学教师研修的实践探索,并深切感受到平台的丰富性、互动性、便捷性、再现性和归纳性等优势。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静安学校校长孙玮敏作了《厚植学校教育主渠道的实践研究》的主题发言,分享了一所正在转型中的学校,以后“茶馆式”教学为突破口,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行动,推进学校高位发展的校本化探索。


  李瑾瑜在点评中高度肯定张人利带领团队开展后“茶馆式”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取得的经验及成效,并对该项工作中成果持有方和示范区的后续工作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彭洪祥_600.png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 李瑾瑜


  杨银付在讲话中强调,在今后的工作中,中国教育学会要主动作为,积极配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开展展示推广、交流推广、示范推广、宣传推广和研究性推广等系列活动;各示范区和成果持有方要加强保障、搭建平台、积极互动、注重凝练,积极探索跨省域成果推广应用的策略和实践路径。


  本次线上交流研讨活动由中国教育学会学术部副主任朱哲主持。鉴于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和要求,中国教育学会及时转变工作策略,设立常态化线上交流研讨机制,定期组织线上交流展示活动,以成果方+示范区+实验校的形式进行团队展示,就某一种推广应用模式讲深讲透,为其他示范区和成果方开展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直播现场.png


  本次活动吸引了全国众多的教育工作者共同观摩,有1632个账号同时登录会议平台,总计3000余人参加会议,各地的后“茶馆式”教学实验校以分会场的形式组织教师们参与了本次活动。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还将此次活动作为静安区学术季的重点活动,邀请区域学校领导和教师集体观摩学习。


  (供稿: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翁慧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