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闻信息中心 来源:

抓住机遇 转型升级

——中国教育学会2015年度工作会议暨第七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综述



  3月的北京,草长莺飞,桃红柳绿,花香醉人,到处飘散着盎然的春意。万众瞩目的全国“两会”刚过不久,代表委员对教育话题的热议言犹在耳,社会各届对教育改革的关注和期望依然热切。在这春暖花开、惠风和畅的美好时节,中国教育学会2015年度工作会议暨第七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3月29日在京召开。

  本次会议的主题和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准确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依法治教工作方针,总结2014年中国教育学会工作,部署2015年工作。教育部有关领导,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副会长、理事和学术委员,分支机构、单位会员主要负责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学会负责人,各教改实验区负责人,总共300余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期间,教育部副部长、国家总督导刘利民发表了重要讲话,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做了《中国教育学会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要点》报告,教育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有关基础教育工作的情况,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做了大会总结讲话,学术委员会、分支机构、省市学会、教改实验区分别召开了平行工作会议,并向大会做了汇报。

  原本是一年一度的例会,但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力推进依法治教工作方针,政府职能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组织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本次会议的话题显得格外集中。

  热词一:综合改革 依法治教

  参加中国教育学会会议和活动的人员,都是来自全国基础教育战线的同志。把握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既是会议的主题,更是代表们关心的话题。教育部副部长、国家总督学刘利民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的讲话,以及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的情况介绍,引发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反响。

  刘利民副部长在讲话中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四个全面”的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四个全面”首先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小康社会”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有三个标志性目标,概括起来是“三化”——标准化、信息化、法制化。

  他说,实现教育现代化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要重点关注七个方面的工作。即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教育公平为主题,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均衡发展;以招生制度为抓手,力推中小学考试评价改革;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加快管办评分离;以普及提高为要务,推进基础教育协调发展;以依法治教为保障,推进依法治教进程;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四有”教师队伍。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是全国政协委员,他在会议总结讲话时,对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做了进一步的解说。他说,当前中国的教育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转变,即从过去的重规模、重数量的外围式发展,转变为内涵式发展,内涵发展的核心是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之所以这样转变,是我们教育发展的趋势与矛盾连在一起。一方面是我们要做好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一方面是老百姓对好教育、好学校的迫切需求,即教育质量。没有教育质量的公平,就不是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公平。今年的“两会”刚刚结束,从政协委员的讨论和提案看,对于教育的关注还是比较靠前的,是第三位,仅仅次于经济和金融,而且关心的界别非常多,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一是靠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二是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这恰恰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

  国家督学、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胡平平在发言中说,会议全面介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很有必要,对于我们做好工作很有指导意义,直接听和不直接听不一样。我们要借鉴这种做法,打好我们系统教育形势报告会的品牌。

  热词二:抓住机遇 转型升级

  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把“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与“支持群团组织依法参与社会治理”,作为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这是本届政府大道至简的治国理念的具体体现。为此,在政府简政放权、实行管办评分离的形势下,作为中国最大的教育社团组织,如何抓住机遇转型升级,成为本次会议的热词。

  刘利民副部长在讲话中要求,学会事业面临政府职能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组织转型升级的多重机遇,充分认识、把握、发挥自身优势,各级学会组织一定能够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大有作为。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在发言中表示,加快推进管办评分离,从宏观来看,是推进基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从微观来看,是有效解决当前教育体制僵化、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政府职能转变以后,谁来补这个“空缺”?是社会组织。今后的社会组织,要成为公共服务和公共治理的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

  “紧紧拉着政府的手,跟着教育需求走!”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家干在会上的一句话,更是博得了与会代表的一片掌声。

  会议充分肯定了近年来中国教育学会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大局和教育部党组的工作部署,抓住政府职能转变和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在逐步实现学会组织自身转型升级中做出的成绩,并对新形势下学会自身定位、学会管理、提升学术影响力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会议普遍认为,中国教育学会2015年的六项重点工作,充分体现了在当前形势下,中国教育学会抓住机遇、面对转变、转型升级的战略眼光和可行目标。六项重点工作是:一是继续做好基础教育优秀教育成果奖推广,并以此为契机深化教育专业服务;二是以未来教育家高端研修为平台,大力助推教育家群体成长,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三是以为基础教育综合评价实验区提供服务为抓手,积极参与中小学评价改革和考试制度改革;四以参与中小学评价研究和为地方教育改革提供专业服务为契机,努力探索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学校制度化,并形成品牌;五是以组织召开国际创新教育大会为契机,找到开展国际交流、学术交流的突破口;六是以民政部社会组织评级为导向,大力健全组织建设,规范组织行为,提高组织水平。

  热词三:提升能力 迎接挑战

  打铁还需自身硬。

  近年来,中国教育学会把加强自身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组织不断壮大发展。但是,学会的领导始终保持着清醒头脑。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在大会上表示,面对机遇和挑战,学会目前的创新研发能力还不足,服务的针对性还不足,整合能力还不强,资源库和专家库这两大学会的优势资源建设远远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

  会上,刘利民副部长希望中国教育学会继续与时俱进,提升能力,迎接挑战,不断推动学会事业达到新的更高的水平。一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积极加快自身转型升级。二要坚持高质量、高品位、为教育行政和教育教学提供好的专业服务。三要坚持高效率、高要求,增强学会自身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在大会总结讲话时,进一步提出了教育学会应提升的五个方面的专业能力,即学术研究能力、成果转化能力、服务能力、国际化能力、内部治理能力。

  会议普遍反映,面对社会组织的转型升级,教育学会必须加快自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步伐,为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伟大进程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