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教育学会 来源:中国教育学会

中国教育学会•光明日报第三期教育沙龙活动成功举办



 
    2014年7月10日下午,由中国教育学会与光明日报合办的第三期“教育沙龙”圆满落幕。本次沙龙主题为:“非“常”人才,要不要非“常”成长”。
    当教育遇到天才、偏才、怪才、奇才时,我们该给予他们什么?近日,北京四中举行了2015届道元班成果展示会。12名爱好各异、才华突出的高二学生,展示了他们两年来在道元班的学习成果和人生思考。一时间,如何培养“特殊”人才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热点。事实上,为特殊人才开辟特殊的成长路径,这样的尝试不只四中一家。早在1985年,人大附中建立了数学学校、足球学校、管乐学校、外语学校和发明创造学校。2010年,人大附中又申请成立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其目标之一就是努力打通大中小幼各个环节,争取突破现有的高考政策瓶颈。
    以此现象为背景,围绕“非‘常’人才”这一当前教育热点问题,中国教育学会与光明日报教育部联合举办本期沙龙。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光明日报教育部主任王保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书记周建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中科院心理所超常儿童研究中心主任施建农、北京四中道元班班主任张莹等20余人参加了此次沙龙,大家现场解析了道元班等另类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人才是“散养”还是“专门培养”,如何跳出传统教育,因材施教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认为,非“常”人才关乎许多教育深层次问题,例如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标,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公平等等,但其中最基础的是因材施教问题,这也是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精髓,大家达成共识的前提就是要承认差异,同时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尊重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得以发挥。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提出,公平是从社会学角度讲的,从教育学角度来看,与“公平”相对应的是如何培养人才。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过程的公平需要政府提供资源的配置,为不同的学生配置不同的资源,让每个学生潜在的能力得到发挥。顾老认为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需要做到:1.承认差距。2.不能过早确认谁是天才。3.向学生提供不同教育,最终把选择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展。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指出,人是千差万别的,创新型国家需要多样化人才。人的智力包括许多层面,例如分析型智力、创造型智力、实践型智力。 所以我们要有新的人才观,而发现人才,是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学校的责任。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施建农将此问题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他指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还学生自主选择权。现在高校选拔与专业划分不是依据学生兴趣,更多的是依据分数,导致浪费许多资源,只有发挥国家机器的作用,从国家层面,整体协调。全社会努力才能改变现状。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书记、副校长周建华认为,具有优势创新潜质的儿童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发现这类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能力?核心问题有两个,第一,先天的遗产禀赋,这是基础。第二,后天创造什么样的条件,这是保障。当谈及成才的基本要素时,周校长给出的答案是,优势禀赋+兴趣+能力+持之以恒。而这个培养的过程,不能单纯依靠国家政策,实际上自下而上的推动非常重要。30多年来,人大附中一直在探索创新教育问题,努力开拓整体构建人才培养的模式。
    北京四中道元班班主任张莹结合班里的学生状况,为大家讲述了道元班的故事与困惑。其中讲到被媒体热捧的“小乔布斯”——齐麟致同学,他发明了一款基于移动设备上的实景地图系统,决定休学一年并创办一家自己的公司,这也他充分思考后所做的决定,得到了四中校领导的支持。张莹老师最后表示,每个学生非常明白自己做什么,知道自己将来要考的专业,乃至将来的研究方向,这可能才是道元班这个平台的价值所在。
    更多精彩观点,敬请关注7月21日《光明日报》专版报道。





                                              中国教育学会
                                              2014年7月17日


    活动背景介绍

    作为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教育学术团体,中国教育学会致力于服务一线教师、校长专业成长和职业进步,密切政府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系,参与教育公共服务,今年4月起,中国教育学会与“光明日报”强强联合举办系列教育沙龙活动,已在社会上产生深远影响。沙龙立足当下的切入点,汇集各方诉求,邀请权威专家解析,共同解读教育热点难点。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提问题、聊看法、说意见,我们将把您的真知灼见带到现场,让权威专家给出答案和解读,每期沙龙结束后,中国教育学会和《光明日报》教育版、光明网将同时刊载教育沙龙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