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举行

会议现场
10月23日,以“和合创生·育向未来——集团化办园模式下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市温江区举行。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黄瑾,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江锋,成都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唐安奎,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焦蒲,成都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戴晖,成都市教育局学前教育处处长金瑞峰等出席研讨会。成都市温江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许晓斌主持开幕式。四川省、重庆市巴南区、资阳市雁江区、成都市等各级相关教育部门及教研机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来自全国各地近500位教育研究者、实践工作者、教育行政人员等参加会议。

许晓斌主持开幕式

参会嘉宾
开幕式上,唐安奎对与会专家和教育同仁表示欢迎,并对会议的召开致以祝贺。他表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关乎起点公平、民生福祉与国家竞争力,期待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汇聚理论智慧与实践成果,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唐安奎
江锋在讲话中指出,立足新阶段,温江将以“和合”之心夯实教师队伍建设,以“创生”之力探索集团化办园模式,以“向未来”之志构筑协同育人新样态,持续提升教育获得感与幸福感。

江 锋
金瑞峰向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长期以来对成都学前教育事业的指导与支持表达感谢。他表示,成都市始终坚持“公益普惠、政府主导、机制创新、内涵发展”的路径,推动学前教育从“有园上”到“上好园”转变。未来,期待各教育集团继续深化“和而不同、合创共生”的理念,推动成都市学前教育优质均衡的跨越式发展。

金瑞峰
黄瑾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正处于从“幼有所育”向“幼有优育”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集团化办园正是推动这一进程、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路径。本次研讨会旨在通过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凝聚共识、提炼经验,共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集团化高质量发展之路。她强调,未来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将着力从实践引领、研究创新与内部治理等维度协同发力,夯实专业支撑,聚焦现实问题,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黄 瑾
主旨报告
开幕式后,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召存主持主旨报告环节。

李召存
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李少梅作题为《失调与重构:集团化办园的价值定位、发展困境与创新路径》的主旨报告。她系统梳理了集团化办园从“自发探索期”“政策确认期”到“深化扩展期”“体系推进期”的发展历程,剖析当前实践中的失调与困境。她强调,集团化办园核心应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质”,并提出七项创新举措以实现集团化办园的发展重构。

李少梅
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石艳作题为《基于教师知识共享的集团化幼儿园组织效能提升》的主旨报告。她基于全国多地集团化幼儿园样本,运用多水平路径分析与系统动力学模型,深入探讨教师跨组织知识共享对集团化办园效能的作用机制。她建议,通过构建激励机制、营造信任文化、搭建共享平台,促进教师跨园互动与创新,推动集团化办园高质量发展。

石 艳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莉莉作题为《我国幼儿园集团化办学的现实样态与路径趋势》的主旨报告。她结合公办与民办幼儿园集团化发展实践,从布局结构、规模结构、治理结构、类型结构,分析了我国幼儿园集团化办学的现实样态,并从理念创新性、资源共享性、内生动力源、管理精细化、培养贯通性五大方面,提出我国幼儿园集团化办学的未来路径。

刘莉莉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冬结合区域实践,作题为《多层级视域下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区域实践》的主旨报告,他表示,温江区通过构建“龙头园+成员园+协同发展园”三级治理体系,实施捆绑评估机制,创新“三权协同”治理模式等举措,有效促进区域学前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张 冬
共识凝聚明方向,智慧激荡启新程。本次研讨会聚焦“集团化办园高质量发展”,围绕“管理机制创新与实践”“高质量幼儿园课程建设”“新时代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三大核心议题,分设三个平行分论坛,展开多维度的深入交流与经验分享。24日,与会人员分别前往温江区8个园所观摩研讨,深度体验集团化办园的生动实践。
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成都师范学院与成都市温江区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共同承办,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婴幼儿教养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