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作者:中国教育学会 来源:中国教育学会


中国教育学会召开分支机构专题工作会




会议现场_800.jpg

会议现场


  7月29日,中国教育学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召开分支机构专题工作会。会议聚焦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2025年度工作会议、2024年分支机构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就做好分支机构学术工作等作具体部署。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杨银付出席会议并讲话。学会学术委员代表、各分支机构负责人、秘书处相关部门人员参加会议。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赵应生主持会议。


杨银付-修_600.jpg

杨银付


  杨银付在讲话中强调,分支机构是学会事业发展的根脉和基本支撑,是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繁荣的重要力量。他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各分支机构在服务教育部和学会重点工作中的积极作为,和在学术交流、课题研究、专题调研、换届工作、会员发展和会员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并围绕学会下一步有关学术工作等作出部署。


  一是研制《中国教育学会学术指南》。分学科、分领域提出学术前沿问题和研究重点建议,为教育学各相关学科、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研究和教学提供指引。指南编制要坚持正确方向、反映学术前沿、体现学科特点、突出问题导向、彰显学术规范、做到集思广益。


  二是组织编著出版《中国教育学会文库》。聚焦高水平学术研究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推出一批反映各学科领域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的成果,不断扩大学会的学术影响力。《文库》编纂既要注重理论创新,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展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典型经验和重要成就。同时,要发挥好学会的组织优势、平台优势和专家优势、专业优势,通过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统筹规划,分期分批,稳步推进,宁缺勿滥,成熟一本,出版一本,推出一批兼具学术分量与实践价值的标杆成果。


  三是筹备第五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学科嘉年华”。“学科嘉年华”是由学会19个基础教育学科类分支机构打造的覆盖基础教育全学科、全学段的论坛群,在第四届论坛上首次亮相,精彩纷呈,深受基础教育一线欢迎。今年的“学科嘉年华”要紧扣“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主题,突出“问题—思路—案例—启示”的逻辑闭环,强化学术引领与实践导向,不断创新办会形式,提炼成果亮点。各相关分支机构要成立专班抓紧推进筹备工作。其他非学科类分支机构申请承办的专题分论坛,也要精心筹备、扎实推进,共同为本届论坛办出水平、办出特色贡献智慧和力量。另外,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学会《中国基础教育》编辑部拟推出“学科名家”现场会系列活动,请各分支机构积极推荐“学科名家”人选。


  四是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对口帮扶。根据教育部党组部署,学会自2021年起对口联系帮扶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和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并在库伦旗设立“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探索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近年来,学会21家分支机构通过线上线下不同形式开展送培送教等活动,全面助力了当地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质量提升。各分支机构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将帮扶工作融入主责主业,深入了解基层需求,积极投入优质资源,努力探索助力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破解办法,并将有关经验做法进行推广。


  会议交流环节,各分支机构负责人就有关重点工作实施事宜进行了探讨交流,大家一致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积极细化落实各项工作。


赵应生-修-600.jpg

赵应生


  会议最后,赵应生就下一步贯彻落实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在分支机构理事会范围内尽快传达会议精神,确保理事会成员知晓相关工作部署;二是组织分支机构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开展专题研究,细化工作方案,群策群力,形成共识;三是面向常务理事、理事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集思广益,梳理形成代表分支机构水平的高质量成果;四是按各项工作时间节点要求提交相关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