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2018年大事记
一月
1月13日,中国教育学会第四次特约观察员线上沙龙举办,沙龙主题为“未来乡村教育发展之路”。
1月16日,中国教育学会与中央音乐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游森、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肖学俊出席会议并代表 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月20日,中国教育学会完成2018年奋进之笔《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战略问题研究》,本课题由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任组长,副秘书长游森、张东燕任副组长,副秘书长高书国任执行组长,课题相关成果已上报教育部,并受到基础司领导好评。
1月27-28日,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第二届全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会议在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举行。会议的主题是“突破与发展——新时代教师教育的责任与使命”。来自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市教委、通州区政府、通州区教委、海淀区教育系统两委一室的领导和专家,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我国27个省和香港的52所高校,89个研修机构,249所中小学、幼儿园的近1000位专家和代表参加会议。此外,大会对80位优秀个人会员和10家优秀单位会员进行了表彰。
三月
3月10-11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上海市地理学会协办的“2018新版高中地理新课标解读与研讨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高中版地理新课标修订组组长、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朱翔;新课标修订组核心成员、东北师范大学教授袁孝亭等地理新课标核心成员、基础一线地理教学名师参与解读和讲解。来自全国各地地理教学名师共8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3月23-24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作为指导单位,《未来教育家》杂志与北京师范大学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重庆市渝中区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小学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研讨会”在重庆举办。会议主题为“聚焦关键能力评估·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出席会议开幕式并做重要讲话。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教师代表共计60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
3月28日,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长春·二道)教育改革实验区启动会议在长春召开,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副秘书长高书国,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潘永兴,吉林省教育学院院长、吉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张东航教授,以及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教育学院、长春市教育局、二道区委区政府、二道区教育局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会上中国教育学会对长春市二道区教改实验区成立进行了批复和授牌,二道区教育局就《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改革实验区三年规划》进行了报告。
四月
4月9-11日以及8月29日-9月1日,我会组织6人专家团,分别在北京及长沙开展援南苏丹教育技术合作项目终期验收工作。此前,中国教育学会与商务部经济合作局亚非处签订协议,于2017年10月底对该项目进行了中期验收。这是国内第一个以教育技术作为援外内容的项目,专家组对被验收单位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和极高的评价,同时也对遗留问题提出了工作建议。
4月12日,“第二届中华运河文化教育高峰论坛”在天津市红桥区职业教育中心举行。论坛主题为“分享运河文化教育资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巡视员李天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重庆市教育学会会长钟燕,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张东燕出席会议。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运河沿线六省市教育学会的领导和教育界专家学者以及重庆、海南、陕西等省市教育学会的代表共计40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
4月16日,中国教育学会与人民教育出版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联合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合作开展课题征集等教科研活动,联合打造教研及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等,推进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教育教学改革做出新的贡献。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人教社社长黄强代表双方致辞,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游森、张东燕、高书国出席签约仪式。
4月16-17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北京学会未来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年会员日暨新技术支持未来教育展示观摩”活动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学校·家庭·社会互联融通的未来教育”。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常务副会长戴家干、杨念鲁,副会长杜希福,副秘书长游森、张东燕、高书国出席会议。部分省市教育学会、教育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国教育学会下属部分分支机构、实验区,以及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领导、校长、教师,共计2000余人参加会议。
4月17-18日,山东省莱州市教育改革实验区开题启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杜希福、副秘书长张东燕出席活动。学术委员李方、田京生等专家为实验区下阶段工作开展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4月20-22日,“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灾后中小学生心理疏导研究”经验推广暨阿坝州首届心理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在汶川召开。共计150余人参加了此次为期三天的纪念回顾、学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业培训活动。
4月20-23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在江西南昌召开教育管理分会2018年年会,会议主题为“新时代中国教育治理”。会议围绕 “面向未来的学校创新与务实发展”“新时代学校后勤管理创新”“新时代教育行政管理中的法制需求”等主题进行研讨交流。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张东燕出席大会开幕式。
4月22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国教师》杂志社联合举办的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专家研讨会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理解与使用”。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中国教育学会与凤凰青少教育研究中心共同发起了关于学生阅读素养的调研,调研范围覆盖了28个省市(区),共回收问卷36382份,发布调研报告《中国的孩子都在读什么书》。
4月27-29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2018年年会暨第七届委员会代表大会在江西师范大学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是“新时代中国教育治理”。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张东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综合处副处长张辉武、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项国雄、南昌市教育局局长谢为民、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长马宪平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位教育代表参加会议。
4月,《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第四期是连续出版发行的总第300期。《中国教育学刊》从创刊的第一期(于1980年6月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内部工作通讯出版),到198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出版发行的双月刊,再到如今的大16K、112页月刊,经历了38年的时间。第四期刊发了“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专题”“国家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研究专题”“教育精准扶贫研究专题”。
五月
5月2日,中国教育学会与法政国际教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国际课程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戴家干,法政国际教育董事长王广发代表双方致辞。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国际课程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游森与法政国际教育董事长王广发签署合作协议。
5月3-6日,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在扬州召开“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体育与卫生立项课题评审、中期检查和部分课题结题会议”。
5月4日,江西省教育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南昌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江西省教育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工作,选举产生了省教育学会新一届领导班子,对省教育学会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部署。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堂江,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肖志华出席会议。
5月7日,根据聘期内特约观察员对基础教育领域各方面工作的观察、思考、发声和贡献,确定续聘马云飞、邓伟强、白华、任常泼、许军、孙红强、郑彩华、赵晓刚、贺华义、廉哲学等10人为中国教育学会第三批“特约观察员”。
5月9日,中国教育学会第五次特约观察员线上沙龙举办,沙龙主题为“新高考改革的利弊”。
5月10-11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学术指导,《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主办,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宝安区天骄小学承办的第二届“课堂变革与教学领导力提升”专题培训在天骄小学举行。多位国内教育界专家作精彩报告,近千名全国教育界同行参与培训,培训现场的网络直播平台上观众达6000余人。
5月12-16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四川省优质教育促进会承办、北京成长教育发展基金会和北京景山教育基金会共同支持的全公益项目“乡村教育家成长助推计划”第六次集中培训暨结业典礼在成都举办。来自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西部9省、市、自治区乡村中小学、幼儿园的30位学员参加了培训并顺利结业,项目中的30项专项课题也顺利结题。至此,为期三年的“乡村教育家成长助推计划”项目圆满结束。
5月18-22日,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在四川遂宁召开“十四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研讨会。会议以加强室内体育教学改革为重点,对提高体育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模式、方法进行有益探讨。会议展示了40多节室内体育课,进行了室内体育课理论研讨和教学培训。来自25个城市的小学校长、体育教师代表共计6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5月22—24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管、中国教育学会与卫生分会主办、成都市温江区教育局承办的“2018年(四川•成都)十城市‘深化体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题培训会”在四川举行。全国会员单位学校体育工作负责人、体育教研员、一线体育教师,各中小学校老师代表共计1500余人参加本次培训活动。
5月23日,中国教育学会与海淀区教委签署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管理实验区合作协议。双方希望通过实验区合作,实现民办教育培训行业的规范化,使校外教育真正成为校内教育的有益补充,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有益帮助。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张东燕、海淀区教委主任陆云泉出席了签约仪式。
5月24-25日,由北京教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及《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承办的 “小学实践课程研讨会”在北京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举行!来自各地的语文教育专家、校长、教师们齐聚一堂,以课会友,共同探索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进行语文实践课程与教学变革。
5月27-28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在云南建水举办高中劳动技术、通用技术课程优质课教学观摩培训活动。通过此项学科培训交流活动的开展,总结推广了成功教学经验,进一步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促进高中劳动技术、通用技术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
5月27-30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小幼陶艺教师培训暨优秀陶艺作品观摩展示活动在云南建水举行。共评出优秀奖451名,最佳创意奖23名,最佳工艺奖20名,最佳造型奖21名。
5月28日,科技教育·创享未来——第四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在北京启动。中国教育学会作为指导单位之一,参与了此次活动。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出席创新周启动仪式。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亚太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联合会名誉主席陶西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殷长春,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顾问谈松华,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戴家干,北京开放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褚宏启,以及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董事长刘洋,为未来学校协同创新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
5月,《中国教育学刊》第五期刊发“儿童教育研究专题”。
六月
6月2日,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的相关精神,加强中国教育学会在教育质量监测评价领域的学术建设和影响力,更好地发挥中国教育学会在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引领作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质量监测评价指导委员会”在北京成立,第一届教育质量监测评价指导委员会由张厚粲教授等27人组成。该指导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对中国教育学会开展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项目及相关工作进行专业咨询、政策咨询和论证。
6月4-8日,我会于上海举行了中国教育学会科创教育发展中心揭牌仪式暨首批科创教育教师定向培训,培训为公益性项目,我会常务副会长杨念鲁出席并致辞。本次培训围绕科创教育(STEAM)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校园普及之探究,涉及如何利用有限的条件设计与开发适合学校教学条件的个性化课程,以项目引领的方式为参训教师量身定制出个性化学习菜单。
6月10日上午,中国教育学会在京召开《促进家庭教育的法律制度研究》、《校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研究》两课题开题会,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邓传淮、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游森、张东燕、高书国和课题组专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劳凯声、中国儿童中心书记丛中笑、江苏省妇联副巡视员沈梅、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黄建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康丽颖等参加了开题会。
6月12-15日,由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美术教育编辑部共同主办,福建省教研室承办的“中国教育学会2018年中小学美术课展示与交流活动暨第八届中小学美术课观摩培训活动”在福州举行。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念鲁、福建省教育学会副会长王豫生、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谭钢出席活动。活动为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尤其是课改以来,很好地诠释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带动了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提高,起到很好地引领和推动作用。
6月13日,为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学习党史和党的革命传统,丰富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本领,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用西柏坡精神指导现实工作,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党支部全体党员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接受革命教育洗礼。
6月13日,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与中国垒球协会在石家庄举行以 “快乐垒球 智慧人生”为主题的世界垒球日暨垒球项目宣传推广活动。11个省市的200多名教师和5000名石家庄市中小学生、家长参加了活动。
6月22日,应韩国教育学会邀请,中国教育学会钟秉林出席2018年韩国教育学会学术年会,作了题为“中国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的主旨报告,并参与学术交流活动。
6月,《中国教育学刊》第六期刊发“改革开放40年课程与教材研究专题”。
七月
7月3日,由教育部和中国文联共同实施,委托中国教育学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和教育书画协会联合承办的“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第四期国家级培训在北京正式启动。来自华北、东北地区的300多位书法教师、教研员及相关领导、专家和学者参加了启动仪式。
7月4-10日,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与深圳市得怿咨询顾问有限公司在深圳联合举办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篮球教学技能高级研修班。培训内容涉及篮球攻防策略与原理、执教理念与团队建设、青少年篮球运动发展计划等内容,组织教法与技术示范由美国教练与学生运动员合作完成,学员通过现场听讲、互动提问、训练体验和课后总结的方式完成学习。
7月6日下午,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科创教育师资专题培训活动”在北京举行。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念鲁、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郭涵、中国教育学会青少年创新思维教育研究中心理事长李亦菲等出席开班仪式。
7月9日,由鄂州市教育局主办、中国教育学会承办的2018年鄂州“新高考下的高中教师适应性培训”成功举办,近800名当地高中校长与教师参加培训。
7月9-20日,中国教育学会与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在河北沧州联合举办了第二十一届Happy Move全球青年志愿团—“青少年工学教室及儿童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7月12-13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与商务印书馆共同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教研室承办的“2018阅读行动——为未来而读”研讨会在银川第六中学召开。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张东燕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余名中学语文教师,教研员参加活动。
7月14-18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举办的“第五届专门学校班主任培训班”在贵州举行。本次培训对于促进专门学校班主任明确历史的担当,促进专门学校学生教育转化评估更加科学化,丰富和优化专门学校教育转化手段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7月16-17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北京学汇至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名师成长大讲堂支持的首期“卓越教师成长计划——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主题研修班在江苏无锡举行。本次研修班主题为“班级管理中的创新与实践”,业内著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学校管理者和一线班主任出席活动。
7月19-21日,中国教育学会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领导小组委托,在教育部领导和教师司、基础教育司的指导下,承担了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工作,并于5月至6月完成资格审查,6月26日至7月2日完成网络评审,7月19-21日完成会议评审,顺利完成了评审任务。
7月20-23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论文遴选会议在吉林长春举办。会议遴选出大会报告论文230篇、墙报交流论文638篇,书面交流论文510篇,1378篇论文录入《大会论文集》。
7月20-22日,由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市第五中学承办的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人文社会科学研学交流会在北京举行,论文主题涵盖文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等多个人文社科领域,来自全国40余所知名中学的100名中学生带来了自己的研究论文。
7月23日下午,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召开全体大会,教育部人事司一级巡视员廖舒力宣读了教育部党组关于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的任职通知,任命杨银付同志为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秘书长。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朱之文出席会议并讲话。
7月25-31日,由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共同主办,台湾素书楼文教基金会协办的第二十届全国中学生国学夏令营活动在南京师大附中举行。来自23所学校的160多位营员参加了本届夏令营活动。
7月27-28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未来教育家》杂志与南昌市教育局共同主办,南昌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南昌县教育科技体育局承办的2018年“教育创新发展•八一峰会”在南昌举办。本次会议以“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为主题,邀请了全国知名的德育理论专家、实践名师一起,相约南昌,共话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和实施途径。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天顺出席了开幕式并致开幕词。
7月,《中国教育学刊》第七期刊发“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研究专题”。
八月
8月6-17日,中国教育学会与韩国现代汽车集团、东风悦达起亚公司在陕西西安联合举办了第二十一届Happy Move全球青年志愿团“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活动。
8月11-12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国际课程研究与发展中心组织、山东省教育学会承办的“新高考下的学业规划与生涯规划指导能力教师提升培训”在山东泰安举行。来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黑龙江、辽宁、安徽、四川、山东、广东等省市的100多名教师参加培训。
8月17-20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 “人教杯”名著阅读专家研讨暨教学观摩大会在浙江绍兴举行。本届会议的主题是“名著阅读教学专题研讨”,来自全国的近2000名专家、学者、中学语文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参加会议。
8月26-28日,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在天津召开重点课题开题会议。课题负责人到会做开题报告,分别从研究背景、概念界定、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团队、预期研究成果等方面介绍了课题的研究思路与研究进展。
九月
9月7日下午,以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简称董总)署理主席陈友信为团长的代表团访问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特邀嘉宾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以及北京史家小学副校长范汝梅,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接待代表团一行。
9月8日,“四有好老师”奖励计划颁奖典礼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表彰获评“四有好老师”启功教师奖的10位优秀教师和获评“四有好老师”公益行动奖的10个优秀团队。“四有好老师”奖励计划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顾问、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陶西平,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等领导出席大会。
9月10-11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指导,由我会负责出资并协调的2018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奖评审会于山东省青岛市召开。今年评审会以“学校、家庭和社区合作在促进优质教育方面的创新”为主题,由文晖奖评审团主席陶西平主持,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副秘书长游森出席。来自亚太地区各国的教育专家齐聚一堂,在本次评审会上共评选出2个文晖奖获奖单位(分别来自泰国和菲律宾)以及3个荣誉奖获奖单位(分别来自阿富汗、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
9月15-16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和台湾嘉义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在青岛举行。会议围绕“隔代教养”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共谋家庭教育科学发展。来自海峡两岸的7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9月17日下午,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召开全体干部大会,认真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秘书处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作出部署。
9月18日上午,中国教育学会组织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座谈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顾问谈松华,会长钟秉林,常务副会长戴家干,副会长谢维和、李天顺、王欢,学术委员会顾问郭振有、吴国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石中英、张铁道、褚宏启,学术委员马宪平、田京生、莫蕴慧、许家成、吴正宪、陈如平、龚亚夫,以及学会秘书处干部40余人参加座谈。
9月21日,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基厅〔2018〕9号)要求,受教育部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启动有关部门、单位、社会组织申请举办2019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受理和初核工作。
9月27-30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及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的“落实核心素养,提升地理实践力,推进研学旅行暨2018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展示活动”在新疆乌鲁木齐举办,来自全国70多所高校的400余名教师、学生参与了会议。
9月28-30日,中国教育学会“2018年度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系列活动——第三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展示与观摩”在甘肃兰州举办。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高书国、甘肃省教育学会会长李贵富、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陈先云等人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教育专家、教研员和一线教师近五千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9月,《中国教育学刊》第九期刊发“面向2035的教育现代化研究专题”。
十月
10月,中国教育学会委托传统文化教育分会研制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指导标准》完成起草工作,并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征集收到来自全国不同省份的数百位学者、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家长等发来的意见,分会根据不同意见汇集整理,并对标准草稿做出新一轮修订。
10月11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卓晴君,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代表等20余人参加座谈并发言。
10月11- 12日,全国“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第三期研修活动在甘肃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创生‘学法三结合’的课堂”,来自全国30个省、市、区的950名教师参加了研修活动。
10月12-14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和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十七次学术年会,年会主题为“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探索”。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游森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青年教育专家、学者、中小学优秀教师、出版社编辑等20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10月13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名师成长大讲堂支持的第二期“卓越教师成长计划——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线下培训”活动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名学校管理者和一线班主任参加会议,共同探寻新时期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新路径。本次培训旨在聚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从专业提升、心理建设、职业规划等方面,进一步引领班主任更好成长,以切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0月13-14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18家校合作经验交流会议在扬州举行,会议主题为“深耕——家校合作走进新时代”,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千余为代表参加会议。
10月14-19日,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张东燕受邀赴古巴哈瓦那出席“2018年古巴科学管理及大学创新与社会生产环境的关联海外研修班”并为学员授课。该研修班由古巴国家和政府干部高等学院承办,主要围绕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教育支撑、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与价值、中国高校的社会科研创新和产业培育、中国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高等学校与地方合作机制、绿色大学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中国教育的行业组织及其作用、中国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和能力建设和等方面内容展开。此外,张东燕还出席了与古巴高等教育部的座谈会并调研哈瓦那大学。
10月15-16日,“2018年两岸学前教育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会议主题是“科创背景下的学前教育实践”。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和华东师范大学共同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洪秀柱,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顾问、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出席大会并讲话。300多位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的学前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行政人员及全国各地幼儿教育机构负责人以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10月16-18日,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委会第四次学术年会暨全国第25届班集体建设研讨会在沈阳举行,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家、中小学校长、学校德育工作负责人以及班主任代表500余人参加会议。
10月17-19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贵州省教科所承办的2018年历史年会在贵阳举办,来自全国各地历史骨干教师、历史名师工作室教学名师共1800余人参加年会。
10月17-19日,由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重庆市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重庆市第八中学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学语文暨语文新时代会议在重庆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语文教学名师1000余人参加会议。
10月19-21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工读分会主办、太原市明德学校承办的“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2018年年会暨太原市明德学校教育成果展示现场研讨会”在于山西太原举行。
10月19-21日,在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期间,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专门举办“提高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师科研能力及论文写作水平培训班”。来自中小学、高校的体育教师、科研人员共计350余人参加培训。
10月20-21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未来教育家》杂志、江西省教育学会、南昌市教育局、中国知网共同承办的第五届“未来教育家成长论坛”暨“教育家成长联盟”全国四次会议在江西南昌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教育砥柱:成长和发展中的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念鲁致开幕词,江西省南昌市政府副市长龙国英致欢迎词,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总督学曹伴好出席会议并讲话。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组长任友群与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王强分别作主旨报告。21日,江西省南昌市教育局局长谢为民、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分别作主题报告。为期两天的论坛,共计六十余位专家分别通过主旨报告、特别访谈、主题分论坛、叙事板块、校际沙龙、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分享他们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10月20-21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在浙江举行,本届会议主题是“新时代 新作为 学校体育与健康中国建设”。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家干、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监事长孙维杰、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理事长杨贵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鸿江、教育部体卫艺司原巡视员廖文科、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伟健,以及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科研人员和教师代表共计1200余人参加会议。
10月22-24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第八届亚洲蒙台梭利会议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国内外数百位蒙台梭利教育行业的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士针对蒙台梭利教育实践的新动向、新发展,为促进亚洲国家及地区间蒙台梭利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探索教学品质的提升、国际化教育人才的培养及教育资源的拓展展开讨论。
10月22-26日,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第四届全国学校体卫器材装备展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创新体育器材现场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天津举行。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高校、中小学教师共800余人参加活动。
10月24日,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举办第2届“奥森·五公里健步走”活动,近50名职工参加了活动。
10月26-27日,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首届全国课堂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市八一学校举行,大会主题是“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方式变革”。历时一天半会议通过说课展示、专家评述、同行研讨、专家沙龙、专题报告等形式结合,形成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跨学科、跨区域的大教研活动,探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变革。来自中国教育学会、海淀区教育系统两委一室的领导和专家,以及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教师研修机构的教研员和培训者、中小学校长及一线教师共计2000余人参加会议。
10月26-28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的“比较教育第十九届学术年会”在陕西举行。本届年会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比较教育新使命”为主题,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命题,讨论了“一带一路”与教育对外开放、全球教育治理与中国作为、国际教育援助与全球共同利益、跨境教育与人员流动,以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政策与实践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来自东北、西北、西南、华南、华东、华北、华中等七大区域98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期刊、出版机构的600多名专家学者及学生参加了会议。
10月27-28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苏州市教育局承办的2018家庭教育学术年会在苏州举行,会议主题为“新时代•新家风”,大会通过知名专家的前沿分享,普及家庭教育新知识,分享家庭教育新经验。
10月31日至11月2日,中国教育学会高中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在安徽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会代表、教研员和省市级骨干教师近1500人参加会议。
10月,《中国教育学刊》第十期刊发“顾明远教育思想研究专题”“基础教育改革开放40年专题”。
十一月
11月3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业委员会主办、潍坊市教育局承办、北京市国展兴泰教育科技研究院协办的“2018年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山东潍坊召开。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院长于京天出席会议并讲话。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中国教科院副院长曾天山和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研究部主任安雪慧等专家领导分别作专题报告。
11月3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的500余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加年会。
11月4-7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九届小学英语观摩培训活动在厦门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英语教师近4000人参加培训活动。
11月6-9日,“中国教育学会2018年度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培训)系列活动·中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究与优质课展示”活动在广州举办。来自全国各省小学科学教师和教研员,我会常务理事、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会员代表共计1400多人参加活动。
11月7-9日,“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在广西桂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80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11月15-16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华南师范大学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学会、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承办,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等协办的第五届中国小学校长大会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近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及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代表,围绕“新时代——小学教育的创新与展望”的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11月15-16日,由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北京四中网校共同主办的“走进名校,聚焦课堂”系列活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探索开放日活动在天津举行。来自广东、海南、江苏等省市的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参加会议。
11月16日,根据《中小学校管理评价办法》要求,受督导局委托,我会在成都部分区县启动实施试测工作,得到了成华区、高新区、青白江区等相关单位的支持,为2019年数据的正式采集积累经验。
11月18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十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信息技术教育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共计800余人参加会议。
11月19-21日,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建立健全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研究》中期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的各地的课题学校领导、相关人员近150人参加会议。
11月23-24日,“第十五届中国师范大学联席会”和2018年“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培训者联盟”年会同时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代表共计500余人参加会议,围绕“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造就新时代大国良师”这一主题,共商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提升教师培训能力。
11月23-25日,由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农学院联合举办的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术论坛在贵州都匀举行。来自全国64个高等院校的从事生物学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教师和研究生397人参加会议。
11月26-27日,我会副秘书长张东燕带队,学术委员李方、田京生等专家前往长春净月高新技术开发区教育改革实验区开展中期视导工作。深入了解了实验区工作进展,为实验区下阶段工作开展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十二月
12月1-2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贵阳市教育局承办的“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一次学术年会”在贵阳举行。本次学术年会的主题是“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的挑战、机遇与使命”。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朱之文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周家贵等出席开幕式。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书记(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顾问、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围绕年会主题作主旨报告。会议还举办了1场教育沙龙、11场分论坛和12场微论坛共24场平行论坛,百余位教育专家围绕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与教师队伍建设、乡村学校改进与教育质量提升和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上海经验等多个话题进行深入研讨。此外,会议还举办了2018年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交流展示,颁发了2018年度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奖。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校长、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近2000人参加会议。
12月1日上午,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一次学术年会上,举行了2018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奖颁奖仪式。来自阿富汗的“阿富汗女童寄宿学校创新模式”项目、孟加拉国的“UNIQUE非正规初等教育混合班教学模式:学校、家庭和社区合作促进优质教育发展的创新”项目、斯里兰卡的“开放学校”项目成为2018年文晖奖荣誉奖得主。来自菲律宾的“通过田间学校将有机农业融入基础教育”项目、泰国的“泰缅边境湄宏顺府地区弱势青年多元文化融合教育”项目成为2018年文晖奖获得者。
12月1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举办的肯德基三人篮球班级活动年终总结展示大会在福州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沈阳、大连、苏州等14个城市的教育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参加大会。
12月1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教育学会2018年度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培训)系列活动”在广西桂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019名代表参加活动。
12月3-8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歌唱艺术》编辑部、华东师范大学承办的“‘珠江·恺撒堡钢琴’第五届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来自全国近百所高校的530余位师生参加活动。
12月4-7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一届高中英语观摩培训活动在厦门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200名高中英语一线教师、名师工作室成员参加活动。
12月8-10日,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在重庆綦江召开“第四届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中小学校长研讨会”,来自各省市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的部分校长,教育学会、教研室、教科院 (所) 的相关人员300余人参加会议。
12月8-14日,“成都高新区中小学名师高级研修活动”在江苏南京开班。中国教育学会《未来教育家》编辑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邀请了南京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和江苏省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导师)介绍、分享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发展经验;全国教育名师和名家分享成长故事;全国知名教育专家主持导师论坛;学习考察南京市和南通市知名特色学校共5所。
12月13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学会承办、北京市教育学会支持的“中国教育学会会员服务万里行活动之研学旅行课程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张东燕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省市的4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共同研讨研学旅行课程建设,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
12月14-15日,由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成都第七中学承办的“走进名校,聚焦课堂”系列活动──课程观转型与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
12月20-21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新闻宣传分会在江苏南京举行中国教育政务新媒体年会(2019)。年会主题为“星火如何燎原——新时代教育政务新媒体发展之路”,来自120多家单位的150余位代表参会,及各省级教育部门、教育部直属高校宣传部门负责同志,部分专家学者,教育自媒体代表以及媒体记者等参加年会。
12月21-29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承办的“中国教育学会2018年度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培训)系列活动暨第八届中小学优秀音乐课展示与培训活动”在东莞举行。
12月25-29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与厦门市人民政府、台湾省教育会主办的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百名中小学校长论坛在台湾举行,我会杨银付秘书长应邀出席并在闭幕式上总结发言。本次论坛主题为“心理健康教育”,共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高职组,分别进行两岸教育专家专题报告、分组研讨会、成果报告会等内容,切实为海峡两岸教育交流与发展搭建起一座桥梁。
12月27-29日,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18综合学术年会在哈尔滨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200余位教师参加会议。
12月,《中国教育学刊》第十二期刊发 “基础教育改革开放40年”多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