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作者:中国教育学会 来源:中国教育学会


《中国教育年鉴》2023卷

中国教育学会




  〔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  中国教育学会(以下简称“学会”)组织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会长朱之文同志作大会主题报告,阐述党的二十大的历史地位与重大意义,就学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出部署。来自基础教育领域有关专家和教师代表等参加会议,并结合工作实际畅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刻体会。会议通过各分支机构和地方学会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延伸至基础教育战线。学会组织开展专题宣传阐释,学会会长、副会长、学术委员、分支机构负责人在主流媒体发表学习宣传阐释文章30余篇,学会期刊《中国基础教育》《中国教育学刊》和学会微信公众号等设立专题、专栏,形成立体宣传矩阵。


  〔举办2022年度工作会议〕  学会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召开2022年度工作会议暨第八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会长朱之文同志作大会讲话,强调党中央对基础教育的新部署新要求,部署学会年度重点工作。教育部教材局、基础教育司、教育督导局、教师工作司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作专题报告。线上线下共10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教育学会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确定了学会事业发展总体目标,明确了学会“十四五”事业发展总体思路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会工作重点任务。


  〔持续开展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和推广应用〕  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学会成功组织新一轮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筹备工作。持续推进73项优秀教学成果在全国60个示范区、1万余所种子应用学校落地。组织召开线上线下相结合调研研讨推广会20余场,抓实教科研,找准融合点,激发动力源,聚焦创生性,应用校的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教师素养显著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领航计划”培训〕  为帮助广大教师理解新课程,真正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实到育人环节和教学实践中,在教育部支持下,学会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领航计划”培训项目,分别针对骨干教师、校长、教研员和基层教育行政干部四类人员开展研修培训,提升新课程环境下教育教学能力。完成“国培计划”相关工作任务,首批课程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发布。与福建、河南、海南、厦门“三省一市”合作,共组织开展包括集中培训、跟岗研修、跟踪指导在内的培训研修项目18个,初步探索出一条体现学会特色的教师培训新路。“三省一市”高水平领航计划实施产生示范效应,合作已进一步拓展到四川、广西、福州等地。


  〔为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提供专业支撑〕  受教育部委托,学会组织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初核工作。9月教育部正式公布《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本项工作为规范全国性竞赛活动提供了专业支撑,并带动形成健康教育生态。


  〔着力做好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任期结束综合督导专业服务保障〕  受教育部委托,学会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任期结束综合督导工作提供专业服务和保障,协助推进试点工作,设立德育评价、劳动教育评价、教师工作评价、中小学增值性评价等9项课题,组织学会分支机构及有关教育研究机构力量进行系统研究。


  〔举办《中国基础教育》首发式暨加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座谈会〕  为庆祝第38个教师节,喜迎党的二十大,学会举办《中国基础教育》首发式暨加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座谈会。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副部长郑富芝,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朱之文出席首发式。怀进鹏部长正式宣布《中国基础教育》首发并上线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郑富芝副部长对办好《中国基础教育》提出要求和期望。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代表、教育学会代表、校长代表、教师代表以及特邀嘉宾等共40余人参会。座谈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师工作司司长分别就“十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成就”和“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介绍情况;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来自北京、上海、湖南等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代表,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开放大学等高校的代表,围绕座谈会主题分别发言,就加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交流研讨。


  〔组织开展学术研究〕  学会承担“适应教育强国建设要求的基础教育战略方向和重点”等专题调研任务,形成初步成果;组织编著出版《建设教育强国》。围绕家庭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等开展系列研究。组织课题研究,优化课题征集机制,设立专项课题、委托课题、与相关司局联合委托课题,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教育部中心工作。


  〔推动分支机构产出学术成果〕  学会支持分支机构开展品牌活动,分支机构全年共举办各类学术活动77项。学会引导分支机构强化成果产出,2022年各分支机构共产出各类成果1159项,其中,决策咨询报告(含专题调研报告、行业发展报告、政协提案等)50项、学术期刊论文(基本为核心期刊)852项、各类专著、出版物166项、其他91项。如劳动教育分会完成《中小学劳动教育年度发展报告2021》《劳动课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等,服务“五育”并举。家庭教育专委会出版《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2021-2022)》《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解读》,服务家校社协同育人。农村教育分会发布《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20-2022》,服务乡村教育振兴。国际教育分会编辑出版《“一带一路”国家文化教育大系》24卷,服务扩大教育开放。


  〔积极推进地方教育改革实践创新〕  学会充分发挥国家级教育智库的专业服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改革引领能力优势,与地方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共建4个实验区,持续做好咨询服务和专业指导,积极探索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新经验。


  〔加快推进学会数字化战略行动〕  为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深入研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学会工作,学会统筹分类建设课程资源、学术成果、专家、会员四类数据库。应用学会教师网络研修平台,已开发“领航计划”优质视频课程168门、网络研修平台优质视频课程953门。


  〔举办教育数字化战略与教师发展变革论坛〕  为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深入研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全员研训工作,受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委托,学会联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共同举办“教育数字化战略与教师发展变革”在线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培训者协作体2022年年会。会议主题为“教育数字化战略与教师发展变革”。论坛为教师培训者搭建相互学习、交流、研讨的学术平台,共同探索教师培训的系统解决方案以及教师培训者的专业发展路径。


  〔开展以“双减”攻坚系列公益直播活动〕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关于深入推进“双减”的相关要求,5月至12月,学会邀请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以“‘双减’攻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开展系列公益直播活动。


  〔出版《中国家庭教育报告2021——学会居家学习》〕   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指导、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家庭教育报告2021——学会居家学习》于7月正式发行。这是一份反映新时代中国家庭教育实践、政策、理论最新成果的主题式报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第一份中国家庭教育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