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辽宁省教育学会工作总结




  2023年9月,辽宁省教育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七届理事会。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国教育学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民政厅的悉心指导下,新一届理事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时代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秉承“学术立会、服务强会”的办会宗旨,认真履职,主动作为,聚焦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建设高水平省级综合型教育智库,全力服务教育行政决策与管理、助力基层学校改革创新与发展,在支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学术活动品牌上有新突破、新贡献,形成学会的政治引领力、学术贡献力、群众组织力、文化传播力、成果影响力显著提升的新局面。


  一、全面加强党对学会工作的领导,准确把握新时代学会建设的正确方向

  从2023年换届以来,第七届理事会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力,凝心铸魂,以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为核心,不断加强学会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一是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筑牢理想信念之基。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及其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在东北、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二是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和党日学习制度,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实现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三是积极开展党建专题研讨活动。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战略部署,组织开展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系列研讨活动;围绕“教育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主题,组织全体党员上专题党课,开展“弘扬干字精神,争当攻坚先锋”“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主题活动。围绕“服务保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主题,引导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建言献策助发展。


  二、积极参与教育行政部门决策咨询,为推动我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智库作用

  辽宁省教育学会不断强化学术社团的职能作用,注重自身教育专业研究和人才优势,着眼大局,积极开展教育政策研究,参与各级政府教育决策咨询,为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服务,助推辽宁教育改革发展。一是积极参与我省基础教育领域重大政策文件研制。辽宁省教育学会不断强化教育政策研究工作,在省教育厅相关处室的领导下,参与《辽宁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辽宁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自评指导手册》等重大政策文件的研制、起草和论证工作,完成《我省基础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变化趋势与资源配置优化分析报告》《2024年辽宁省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评估报告》《辽宁省教育领域重点指标分析报告》等为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及相关部门提供的研究报告或政策建议近20余项。二是主动开展基础教育领域热点难点问题研究。紧紧围绕基础教育改革热点难点问题,深入中小学校开展教育调研,完成了《辽宁省中考改革风险评估报告》《辽宁省基础教育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辽宁省县域普通高中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等30余项专题研究报告,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咨询建议。三是积极参加全省基础教育重点工作。积极参加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开展的全省基础教育领域的重点工作,在全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和优质均衡发展调研指导、全省特色普通高中验收评估、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组织、五星级幼儿园评估检查、省示范高中复检、省政协人大提案问题回应等重点工作中,提供了人员和智力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积极承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的重大项目。辽宁省教育学会利用组织优势、平台优势、专家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扩展教育服务职能,积极承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的重大项目,做好服务工作。受省教育厅的委托,组织开展省重大攻关项目《“十五五”时期辽宁省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研究》和《辽宁省基础教育课程实施水平监测指标体系研究》等工作,受地方教育局委托,为《沈抚示范区教育改革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康平县创建沈阳市幸福教育示范区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研制工作提供专业支持和服务,特别是在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评审和全省各市基础教育课题研究指导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坚持不懈提升学术活动品质,积极打造有影响力的学会科普品牌

  辽宁省教育学会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学会工作思路,以创建学术品牌为突破口,以学术交流为平台,通过学术研讨、专题报告、热点对话、经验交流、成果推广等多样化的学术活动,提升活动品质,积极打造学会繁荣普及教育科学、推动群众性教育学术交流、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等学术品牌。一是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辽宁省教育学会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基础论坛——增值评价的区域探索与实践创新分论坛”、“第四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重点实验项目阶段成果‘数字变革驱动学校智慧发展’展示现场会”“全国愉快教育研讨会暨辽宁省沈阳铁路第五小学‘减负提质’40年教育改革成果展现场会”等全国性学术会议,每场会议既有高水平学术报告,也有实践经验分享,来自全国的理论与实践专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学术交流,第二届中国基础论坛线下和线上100多万人参加会议,“第四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全国线上线下1万多人参加会议,每场会议均受到参会代表们的一致好评,全国的教育同仁互学同研,互促共进,较好地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二是打造“名校名师进农村”科普活动品牌。从2011年开始,辽宁省教育学会利用自身平台优势,组织名校名师到全省相对薄弱的农村县区开展送教下乡活动,目前已经连续14年,为农村教师提供优质课观摩、学术讲座、研讨互动、教育科研方法培训等,积极宣传教育改革的新观点和新经验,提升广大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满足农村教师的发展需求,助推教育科学知识的普及。三是创新服务乡村振兴科普活动品牌。2024年,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有效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印发的《产粮大县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方案》和我省全面振兴乡村教育的规划要求,聚焦产粮大县公共服务短板弱项,以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面向省内39个产粮大县组织开展了送教活动。2024年4月至11月,省学会19个专委会组织并发挥23个省级学科教研核心团队和各学科名优骨干教师作用,提前调研、定点送教,采取课堂教学观摩、课例分析点评、经验交流、专家讲座、现场改课、现场互动答疑等多种形式送教至我省39个产粮大县,不完全统计送课超123节,讲座97场,内容涵盖新课标解读、新教材使用、起始年级的衔接等,有理论、有实践,更有我省各学科教学研究成果的广泛应用。参训教师包括各地区教研员、骨干教师及起始年级使用新教材的教师,不完全统计参会超10810人次。活动促进了学校教师理念转变的同时,也为教师们搭设了交流展示的平台,开启了收获与成长、积淀与反思、突破与创新的共研共创之旅,为有效破解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热点、难点和堵点问题带去思考与实践,为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贡献力量。活动的成功开展受到了辽宁日报、辽宁党建网、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报道,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广受好评。

  一年来,辽宁省教育学会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有效整合学会各种资源,带领广大会员和教育工作者,着力服务教育决策,着力服务校长和教师专业发展,着力落实好教育厅委托和部署的有关工作,着力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创新科研管理机制,创新科研指导和培训方式,积极开展群众性教育学术和教育科普活动,不断提高学会的学术凝聚力和影响力,努力开创了新时代教育学会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