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工作总结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成立于1959年4月28日,65年来在中国教育学会、黑龙江省教育厅、民政厅和社科联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组织全省基础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发挥教育科研引领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和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坚定政治方向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党支部高度重视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始终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围绕党中央、省教育厅党组中心工作,围绕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工作重心、围绕服务教师、服务基础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素质能力,尤其是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积极发挥党建工作对业务工作的引领作用。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2022年党的二十大召开,2023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学习会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的论述,视察黑龙江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论述;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活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召开等,学会党支部及时学习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强化理论武装和行动落实,创新学习方式,开展调查研究,把学习内容与学会的业务工作中深入结合,找到落实的契合点,坚定政治方向,为教育科研把好意识形态关。


  二、助推高质量发展

  1.依托高校技术团队,提升学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黑龙江省教育学会抓住信息化引领这个关键,依靠高等学校技术优势,以信息系统、数据资源、数据建设为基础,研发适合教育学会实际的科研管理系统,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管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水平,努力推进科研工作信息化,推动教育学会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由单向管理向协同管理转变,由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管理和服务水平有所提高。

  2.依托省社科联,提升学会科研工作层次。在黑龙江省社科联支持下,成立了黑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学术交流基地,为全省基础教育搭建高层次、高规格、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承办由黑龙江省社科联主办的龙江社科论坛“解放思想 振兴发展”系列论坛基础教育专场的三个专题论坛;举办四届“龙江基础教育论坛”和“省教育学会学术年会”;受省社科联委托,参与了两届省社科联教育类学科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评审工作,并成为第二十届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成果受理单位,协助省社科联完成了相关单位的成果申报和初审工作。 

  3.依托市(地)部分县(市、区)教育学会,合力助推我省基础教育教育科研质量提升。为促进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顺利开展,支持和促进区域的教育科研工作,每年以不同的主题召开全省市(地)部分县(市、区)教育学会会长、秘书长工作会议,交流工作,共享经验,加强合作,开发优质资源,助推全省基础教育教育科研质量提升。

  4.积极发挥黑龙江籍中国教育学会理事的作用。2023年9月16日 龙江社科论坛|第三届龙江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理事研讨会成功举办。论坛的主题是: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谋发展、强实践、重行动,建新功,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有效落实。来自黑龙江基础教育各条战线的中国教育学会7位理事在论坛上作主旨发言,论坛受到线下线上近千名参会教育工作者较高评价,受到全省基础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三、坚持服务一线

  1.对新时代教育科研认知的提升。教育科研工作是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工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党和国家加强教育工作的系列部署,省教育厅建设教育强省的系列工作,以及国家先后提出的“破五维”到“CHIAT——GPT”问世的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业标准《学术论文编写规则》的发布等,使教育科研工作进入新的发展赛道。  把教育科研的成果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在实践中开展研究,研究实践中的真实问题,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和国家发展战略,是黑龙江省教育学会教育科研工作的宗旨。

  2.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的教育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工程,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是基础工程的基础。作为面向基础教育的学术性社会团体,为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一是加强培训。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教师的科研能力、信息化能力和基础教育形势任务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选题能力、科研成果撰写能力和信息化应用能力。二是发现典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坚持“聚力聚智创新创优”(双聚双创)原则,调动各方优质资源,汇聚多元教育智慧,对获得教育部精品课程奖的我省奖项、省教学成果奖中基础教育的奖项、在中国教育学会获得立项的我省基础教育课题、在省社科联获奖的基础教育成果,推广典型,打造“双聚双创”平台,丰富龙江基础教育论坛,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实事、做好事。三是推广引领。利用学会网站、学会年会、理事论坛等多种形式,推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学校课程建设、班级管理、教师校长素质能力提升,助力建立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3.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提升教师科研能力。教育科研工作是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的中心工作,在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下开展“双立”“双结”“双评”。“双立”即省级课题立项、中国教育学会课题立项推荐等;“双结”即省级课题结题和本省中国教育学会课题结题等;“双评”即:受省社科联委托,负责省社科联教育学科成果、省社科联的社科科研成果初评和省科研成果评审有关工作。在上述工作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具体指导、严格审核把关,不断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质量。

  4.支持黑龙江省优秀中小学校长开展教育思想研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讲话、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黑龙江时强调的“大力发展基础教育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总体要求,服务“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和龙江全面振兴战略任务,进一步研究和提炼优秀中小学校长办学治校的理念与智慧,发挥其办学示范引领作用,在省教育学会及以上高水平学术会议或论坛上做学术报告、申报中国教育学会或黑龙江省社科联等以上研究课题。有三位校长在今年主题为“聚焦创新素养培育,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龙江社科学术论坛|第四届龙江基础教育论坛暨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第三十九次学术年会”上作了主旨发言,并被推荐申报了今年中国教育学会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