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育学会工作总结
2022年12月,福建省教育学会选举产生了第九届理事会。两年来,在中国教育学会的有力指导下,在福建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福建省教育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学习强会、服务立会、学术兴会、协作促会,团结带领广大会员,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提升引领力、贡献力、影响力、凝聚力,服务福建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两年来,福建省教育学会及分支机构、地方教育学会主办、联办和承办了各种学术活动400多场,线上、线下50万余人次参加,常年活跃会员几千人,造就了一支着力服务国家教育决策、服务基层教师专业发展、热心服务教育学会事业发展的骨干队伍。现总结如下:
一、学习强会,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学会引领力
福建省教育学会树牢学习强会意识,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提升学会引领力。
(一)坚持党建引领,把牢办会方向。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党建工作要求纳入学会章程,加强党对学会的全面领导。福建省教育学会于2023年8月召开全体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陈明庆为书记的新一届支部委员会,建立了党支部有关制度,确保党组织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中枢作用。
(二)加强政治学习,把牢政治立场。组织支部党员、引导学会会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坚持听党话、跟党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三)创新学习方式,引领专业发展。创新学习方式,采用自荐和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遴选交流主题和讲座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等,组织常态化的教育教学专业学习和政策、理论热点研讨;不断强化会员定向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自身专业实践能力和理论研究水平。
二、服务立会,发挥人才优势,提升学会贡献力
福建省教育学会树牢服务立会理念,自觉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加大政策研究力度和实践指导力度,提升服务福建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力。
(一)服务教育决策。立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践,聚焦福建省基础教育领域面临的热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学会领导带队深入开展基层调研,向相关部门提交了“‘多孩女教师’职业发展困境和诉求调查分析报告”“预制菜进中小学亟须规范管理”等资政文章。
(二)服务师生发展。围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业进步的核心诉求,组织有针对性的学术引领活动。如,举办第五届“蔡襄杯”闽台中小学生书法大赛现场决赛;开展以“聚焦学生发展 落实核心素养”为主题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举行2024年福建省小学语文新修订教材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等等。加大对骨干会员等“关键少数”的个性化、针对性培养。
(三)服务基层实践。充分发挥专家名师汇聚的人才优势,开展送教下乡、精准诊断、导师引领等活动。如,与三明市大田七中建立为期3年的对口帮扶关系,为该校制定系统帮扶方案,目前已赴该校开展了6次下沉式对口帮扶培训,捐建了微型物理演示实验室和物理教学创新教具,联系福建新华(发行)集团在大田七中援建一座230平方米的校园书屋。
三、学术兴会,培植特色品牌,提升学会影响力
福建省教育学会注重激发学术研究的力量,培植学会特色品牌,以特色品牌建设促进学术繁荣发展,扩大学会影响力。
(一)以学术为支撑,把好学术研究方向。学术委员会是福建省教育学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75名学术委员,大都是教育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学科领军人才,为学会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撑。召开福建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会议,要求学术委员发扬团结协作、务实创新的学术精神。
(二)以期刊为平台,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为给福建省教师提供一个新的专业发展平台,2022年10月福建省教育学会成功创办了《福建基础教育》。目前,该刊已出版11期,累计刊发文章400余篇,作者层次高、文章质量高、业界反映佳,受到有关领导、专家与一线教师的好评。
(三)以课题为抓手,助推教师专业发展。与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福建省教科所签订了共建“教育学术研究共同体”战略合作协议,提升福建省教育学会课题的业界认可度。面向一线教师组织开展中国教育学会和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研究共同体”专项课题申报立项工作。
(四)以论坛为载体,深化教育热点研究。各分支机构、各设区市教育学会举办年会及论坛活动,福建省教育学会每年举办一次学术年会暨高端论坛。2023年11月举办福建省教育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福建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2024年11月举办2024年学术年会暨福建省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论坛,均得到中国教育学会和福建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中国教育学会朱之文会长和福建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叶燊莅会指导并作重要讲话,分别有1000多名代表参加。
(五)以评奖为导向,培育优质教育成果。为促进全省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与创新,做好重大成果的遴选、培育、提炼等工作,组织开展福建省基础教育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遴选教学成果类、论文类和论著类优秀成果,2023年、2004年共评出148项教学成果类、论文类和论著类优秀成果。
四、协作促会,深化协同合作,提升学会凝聚力
福建省教育学会与多方联合开展协同合作,形成了上下联动、多方支持、广泛参与的协同发展格局,增强学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协作力。
(一)强化内部分工协作。2022年12月换届以来,新一届理事会加强学会内部建设,确保学会有制度、有分工、有经费、有场所,成立了学术部、期刊部、分会部、科研部、培训部、外联部等职能部门,在工作上既分工又合作。
(二)建立会长联系制度。健全完善学会的组织架构,建立会长联系制度,加强省教育学会和各分支机构、设区市教育学会的联系及工作指导。指导泉州市等4个市教育学会完成换届选举工作,福州市成立了教育学会。全省各设区市教育学会全部完成了成立和换届,教育学会会员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会员基础得到夯实,为未来学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人力基础。
(三)推进分支机构建设。研究出台了《福建省教育学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福建省教育学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分支机构建设激发分支机构活力的意见》《福建省教育学会分支机构年度考核办法(试行)》。依托会领导定点联系机制,密切与分支机构的沟通。新成立了教育教材建设委员会、美育专业委员会、青年教师发展委员会,现有26个分支机构。
(四)加强学会战线联系。陈明庆会长在中国教育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向上,积极争取、承接全国性的学术活动落地福建,向下,主动配合、支持地方教育学会、各分支机构开展各项活动。
(五)探索开放办会模式。坚持开放办会,积极争取社会资源,拓宽办会渠道。与福建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致力于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搭建“新华名师荟”教育服务公益平台,合作举办教育学术论坛和相关学术交流、开展教育文化社会服务和教育课题研究等活动。
(六)构筑活动宣介阵地。2023年4月,创办并开通了“福建省教育学会”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教育改革发展规划与政策、新闻动态与学术信息、学术成果、教学成果、办学成果等,建好、用好、管好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度日益得到提升,成为学习交流、展示风采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