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学会工作总结
广西教育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围绕自治区关于教育各项决策部署,发挥自身优势,凸显服务效能,积极担当起服务支撑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的教育之责。
一、拓展培训模式,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
近年来,我会主动配合教育行政部门,邀请专家开展座谈会、承接教师培训任务,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2023年我会组织生物、小数、小语、中语、化学、音乐等专委成员到河南、重庆、福建、广东、北京等地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各专委的年度培训及课例展评活动;开展广西小学语文、小学英语、小学数学等学科优质课展示观摩活动,线上线下活动近30次,近20万人次参与培训活动。协助教育厅基教处组织实施全区普通高中新教材培训,覆盖体育与健康、物理等所有高中学段学科,超1800名教研员、骨干教师参与培训。此外,小学语文、体育、物理、现代教育、小学数学、化学等23个专业委员会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内容涵盖教师能力提升、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课堂教学经验交流等,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参加线上培训活动的教师达40多万人次,参加线下培训活动的教师达到1.2万人次。
二、锚定目标任务,助推基础教育发展
我会通过深入研究教育改革重点、适时引入其他地区教改新案例、开展同课异构等举措,不断提升服务基础教育能力。一是开展“送教下乡”活动。2023年组织专家先后赴忻城、靖西、东兴、苍梧等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17所中小学学校开展教学视导、送研送教活动,完成了56节示范课和同课异构课、19场(次)专题讲座、56次研讨活动、58节随堂听课评课等,助力提升教育薄弱地区学校教研教学能力。2024年上半年,开展“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集体教学视导暨送教入校活动,组织专家赴河池市都安县、环江县、忻城县开展3次教学视导、送教入校,共派出专家团队35人,覆盖三学段10个学科,累计在18所学校(小学8所、初中和高中各5所)开展主题讲座17场,进行同课异构6次,送示范课16节,听、评本地教师常态课26节,分学科开展研究探讨,直接惠及师生近5000人。这些活动效果明显,影响力大,广受基层学校教师好评。二是指导开展优质教学资源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们越来越意识到优质教学资源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多年来,我会坚持组织专家指导各专委开展学科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工作,据统计,近两年来,开发了近1700件教学设计、教学论文、录像课及微课等优质教学资源,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区教育教学需求,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优质的资源以及教学范式,为学生准确、高效把握学科结构提供思维方法、科学路径。三是打造教育教学高水平学术创新和学术传播平台。不断提高我会主管主办《基础教育研究》杂志的办刊水平,充分利用《基础教育研究》杂志这一学术传播阵地,积极向学校、教师宣传新教学方法,及时宣传教育改革新动态,刊登基础教育领域的科学论文、探讨基础教育教学规律、评析教育教学政策、传播基础教育教学经验、宣传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成就、开展教育学术讨论、报道学术研究动态、提供国内外基础教育信息,为广大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教学管理者和家长提供服务。2023年每期刊发35篇文章左右,全年累计刊发900篇学术论文,发行量超10万本。
三、实施支边计划,助力提升边境地区教研水平
我会根据边境地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需求,积极配合广西教育研究院实施系列广西边境地区教育质量提升的教研支持计划,包括针对性地选择了道德与法治、语文等4个学科的优秀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在边境地区建设了20个教研员扬帆工作坊;联合玉林师范学院学科专家的力量,构建“省级教研机构+高校”的教研帮扶支持体系等。两年来,组织专家深入边境地区调研,指导建设20个边境教研员扬帆工作坊,组织工作坊团队深入了当地薄弱乡村学校(30多所)进行专题培训和指导,通过课例研修、送教下乡、送培到校等形式开展活动30余场,培训指导边境教师3000多人次。组织8项教学成果持有人及其团队深入边境县区开展成果推广活动近10场,深入20余中小学进行现场指导,受益教师达1000人次,受益学生2000人次。2024年上半年联合玉林师范学院赴边境县(市),围绕新课标背景下学业质量评价与教学变革开展了教学视导和专题指导,一共开展专题讲座6场、9大学科同课异构24节,边境县区参与教师超过1500人次。
四、组织开展科研,推进广西教育发展
学会把开展科研学术活动作为重点工作,一是完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选送和结题工作。2023年共推荐报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80项,获批立项7项,其中包括国家重大课题1项,实现我区承担国家重大课题零的突破;组织结题19项,其中鉴定等级优秀1项,实现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鉴定优秀等级的零的突破。二是完成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立项和结题鉴定工作。2023年共立项各类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998项,通过会议和通讯鉴定方式共受理结题申请896项。三是做好科研培训、指导工作。2023年7-9月组织多场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科研交流指导活动,超过1000余人到现场参加了活动。四是加快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信息化建设。2023年通过官方网站发布通知公告类信息158条,管理细则类信息61条,成果推广类信息38条,网站浏览量已累计达到37.4万余次,通过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信息系统共注册用户账号12968个。
五、开展教育合作,协同联动促发展
一是建立教育合作伙伴关系。我会与西部12省成立了西部基础教育创新发展共同体,与广西教育装备展示体验中心、广西清之睿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广西教育出版传媒集团、中国知网等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为我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二是携手开展公益活动。2023年我会携手北京世纪中星公司、长沙义仓公益推广中心为红军小学周国君207号图书室捐赠1000多册图书,联合中国教育学会开展“春之希望”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家庭教育大讲堂公益活动等。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下步,我会继续在业务主管部门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学会的凝聚力、自我发展能力,坚持“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教育科学决策服务,为教育实践服务,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宗旨,不断提升自身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服务能力,积极为当地基础教育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服务,谱写西部地区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