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思考,凝聚力量,教育大会精神走进教育学会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系统总结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深刻分析了当代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局面、新任务,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深化教育领域改革、释放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指明了方向。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反响热烈。
会员部 卢霄龙
教师是教育的基础,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学校是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最主要平台。二者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二者也是学会会员的主体,是我们主要的服务对象。作为行政部门和基层的桥梁纽带,学会更应在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等方面发挥作用。
实验区与项目办公室 时俊卿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作为人民教师,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为指针,确立高尚的师德与专业理念,时刻铭记教书育人使命,一定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综合部 蔡巍
这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九个坚持”,是对我国现阶段及未来一个时期内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把握,彰显出新时代教育发展“以人为本”的特点。只有坚持立德树人,重视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教育基础、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综合部 许倩倩
发展教育事业,教师是基础和核心。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是当务之急,李克强总理也多次提到过,要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这一惠民政策体现了国家对教师的关怀和对教育的重视,需要及时推进落在实处,提高教师幸福指数,让教师拥有职业幸福感。
学术部 师月月
作为教育人,我们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定位如此之高,如此之重,这让每一个教育人都觉得荣耀万分。但正因如此,亦觉得重负在身。改革之路,任重道远,为了伟大的事业,为了伟大的梦想,我们在继续努力……
信息部 董文萍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非一日之功,也远非一方之功。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倾力而为,不是仅仅依靠政府、教育部门就能取得好效果,也不是仅仅靠某些社会力量就能达到让人民满意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解决目前教育领域的各种矛盾,更需要形成合力,凝聚各方力量,使各方负起应当责任。
信息部 李东岩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在转型社会,着力打造一支在思想上有定力,人格上有魅力,学术上有功力,教学上有活力,实践上有能力,追求言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资队伍是时代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新使命。
分支机构部 李若辰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新时代赋予了教师更重大、更艰巨的责任,教师队伍的建设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学会遵循学术为本、服务立会的办会方针,坚持公益性和群众性组织原则,助推教师职业进步和专业成长,未来将继续为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发展贡献力量。
分支机构部 祁亚伟
“学校者,造就人才之地,治天下之大本也”。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教育的作用是按一定的社会形式,培养一定的人格,为一定的社会服务,故而不论我们身处什么样的位置,广大教育工作者都要以身作则,把培养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之才作为己任,辛勤耕耘。
《未来教育家》编辑部 石家丽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都与教育息息相关。作为中国教育学会的一员,我们要立足工作岗位,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准确把握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强与一线教师的交流,了解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真实需求,紧扣广大教师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呈现更多有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文章给广大教师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