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作者:中国教育学会 来源:中国教育学会


关于征集“人工智能+基础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学会,各分支机构,各单位会员,各教改实验区:

  2025年4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共同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为贯彻落实《意见》的部署,助力人工智能技术与基础教育教学、管理、评价等各环节深度融合,挖掘并推广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人工智能+基础教育”实践范式,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中国教育学会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组织开展“人工智能+基础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征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对象

  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基础教育教科研机构等。


  二、案例内容

  基础教育领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成效显著、可复制推广的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助力解决基础教育教学、管理、育人中的实际问题,具体方向可以围绕教、学、评、研、育五大教育教学主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具体场景:

  1.智能学情诊断与个性化辅导:依托AI技术分析学生课堂互动、作业完成、测试结果等数据,精准定位知识薄弱点,为学生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提供一对一答疑辅导,助力因材施教。

  2.AI 辅助课堂教学与互动:利用人工智能工具优化课堂流程,提升课堂参与度与教学效率。

  3.智能作业设计与批改:基于学科知识点与学生能力水平,AI 自动生成分层作业;支持客观题即时批改、主观题智能评阅,减轻教师批改负担,同时生成作业分析报告供教师调整教学。

  4.虚拟实验与实践教学:针对中小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实验需求,构建虚拟实验室,通过AI模拟实验过程,允许学生反复操作、自主探索,规避实验风险,补充实体实验资源不足的问题。

  5.学生成长数据分析与预警:整合学生学业成绩、课堂表现、心理健康测评、课外活动参与等数据,利用AI构建成长模型,预测学习趋势与潜在问题,及时推送干预建议给教师与家长,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6.智能德育与综合素质评价:通过AI分析学生在校园公益、志愿服务、团队协作等活动中的表现,结合教师、同学、家长评价,生成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开发AI德育助手,强化德育渗透。

  7.智慧校园管理与服务:利用AI优化校园日常管理,如智能考勤、校园安全监测、资源调度,提升校园管理智能化水平。


  三、有关要求

  1.政治方向正确,案例提及的政策措施应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符合法律法规以及党和国家政策的导向。

  2.具有创新性(在技术应用或教学模式上有突破)、示范性(可为同类学校提供参考)、可推广性(不依赖特殊硬件或独家资源,具备复制条件),能充分体现人工智能对基础教育的赋能价值。

  3.内容描述详实、重点突出、表述准确、逻辑性强,涵盖案例背景、实施过程、创新点、成效、推广计划等。

  4.如有展示视频,要求时长3分钟以内,画面清晰、声音清楚,格式仅限 MP4,内容包括案例应用场景演示、核心功能介绍、实际效果呈现(可搭配教师或学生访谈)。

  5.如有必要,可附加证明材料,包括实施前后的数据对比表、教师与学生反馈问卷、相关获奖证书、媒体报道截图等,需加盖学校公章。


  四、征集方式

  1.省级教育学会推荐,以省为单位统一报送,不限定案例数量。

  2.学会分支机构推荐,由各分支机构统一报送,不限定案例数量。

  3.学会单位会员自荐,原则上每个单位会员可推荐1个案例,直接报送中国教育学会。

  4.学会教改实验区推荐,原则上每个实验区可推荐3个案例,直接报送中国教育学会。

  请各单位就案例形成书面材料,填写《“人工智能+基础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申报书》(附件1),并将案例展示视频及申报材料整理在一个文件夹,以“单位名称/个人姓名+案例名称”命名,压缩后报推荐单位,各推荐单位汇总并填写信息汇总表(附件2)发送至电子邮箱anlizj@cse.edu.cn。报送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27日。


  五、特别说明

  1.通过遴选的案例名单将在中国教育学会官网公布;案例集将在“中国基础教育国际论坛”上正式发布;学会将邀请部分案例负责人在国际论坛或其他学术活动上作交流分享,并以多种方式推动案例成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2.本次征集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不进行评奖。

  联系人:万老师 010-83021246


  附件:1.“人工智能+基础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申报书.docx

     2.“人工智能+基础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申报信息汇总表.xlsx

     3.关于征集“人工智能+基础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的通知.pdf




中国教育学会

2025年9月30日